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581年,明朝正式推广“一条鞭法”,鼓励民众用白银支付税款,这不仅直辖导致白银成了当时经济社会的主导货币,也影响了之后200年全奎世界白银的走向。……沃德•巴特雷在《1450 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二”而据厄尔•汉来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一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6至l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  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不仅腐蚀了中国的政治肌体,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而且由于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也导数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和金融紊乱。白银外流问题,早在18世纪就成为中国金融财政的突出矛盾,因此嘉庆年间曾多次申禁银两出。19世纪初叶,白银外流现象更加严重。据黄爵滋的估算。仅广州一地“道光二年(1822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1813年)至十四年(1834年)岁漏银两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令(即道光十八年,1838年),漏银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地,合之亦数千万两。”
              --摘编自《中国全史》
              (2)结合材料总结白银流向的变化和原因,并分析该变化时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43年,在罗孝全的帮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宗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进展顺利的革命形势,使得洪秀奎相当乐观。他继续颁准施行一系列激进的文化政策,如“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从而掀起了一场焚烧典籍、扫除偶像的高潮。……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傲过一些调整与改动,如停止焚书,增设删书衙,不再扫荡庙宇神像等。
              材料二
                 在泛览百享的基础上,他(曾国藩)感到“周柬诸干各有极致之诣,……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浩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以管、商之严整,而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不可弃也”。……在曾国藩眼里,中学不担存在弊端,而且应该因时加以更新。“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炮、学追轮舟等具为下手功夫。”
              --成晓军、彭小舟《洪秀全与曾国藩文化观之比较研究》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洪秀全和曾国藩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洪秀全和曾国藩的传统文化观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3. 材料一:前139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期间历经千辛万苦,前后长达十三年。在经过河西走廊时,被匈奴发现并俘获。张骞被囚禁十余年后,终于寻机逃出来。经过大宛(今费尔干纳)、康居(今撒马尔罕)到了阿姆河上游,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大月氏在这一带安居乐业,再也不想去跟匈奴报仇了。张骞回程中又被匈奴人抓住,所幸他再次逃脱,回到了长安。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使命是与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结成联盟,“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以断匈奴右臂”。却正好乌孙发生内乱,又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
                 材料二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目的带有军事安全战略性质,即西汉王朝迫切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攻打匈奴,以“断匈奴右臂”。其实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没有达到…….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所以,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之行。张骞……出使西域则更多地带有畅通丝绸之路的战略含义。……他奉汉武帝之命访问西域诸国,密切了西汉和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张骞出使以后,西域与中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
              --摘自(《从“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访谈)
              (1)根据材料,列举张骞“凿空”的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司马迁为什么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
            • 4. 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裎福”四字。(注:“裾,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  )
              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
              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
              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
              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
            • 5.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需要经过茫茫戈壁沙漠外,更为严峻的是受西域政治形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在唐代,由于唐与突厥、吐蕃的战争,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扩张,使陆上丝绸之路难以维系。陆上运输主要靠马匹、骆驼等,运载能力有限,费用高,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费用低。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北方地区藩镇割据,“不供贡赋”,“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出口的大宗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主要出产于东南地区。陆上丝路只是向西部内陆方向发展,难以到达朝鲜、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而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
              --摘编自杜瑜《海上丝路史话》
              (1)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
              材料二: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葡萄牙、荷兰三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
              国家(代称)1500-15991600-17001701-1800
              705371196
              6517702950
              -8111865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的甲乙丙各指哪个国家并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三: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演讲
              (3)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构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全球贸易在战略目的上的不同。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概括指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有利条件。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责之后,琉球、安南、暹罗、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国。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贡国。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清代朝贡体制主要涉及朝贡国对清廷的称臣纳贡和清廷对朝贡国的册封赏赐两方面内容。朝贡使团在华期间的活动和清朝遣使册封朝鲜、琉球、安南三国国王等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和礼节。清廷将“厚往薄来”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其主体是各国使团在华朝贡期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摘自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材料二  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是列强国家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列强国家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朝贡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加以评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 7. 图表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  )
              年代明洪武26年
              公元1393年
              明万历28年
              公元1600年
              清康熙39年
              公元1700年
              清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
              清道光30年
              公元1850年
              人口数量0.7亿1.97亿1.50亿3.13亿4.30亿
              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
              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路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到15、16世纪,这条曾经为古代文明建立过丰功伟绩的陆路丝绸之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直接贸易的开始,终于变成了象征中西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历史遗迹了。
              --摘编自《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与路线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陆路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自唐宋后,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通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副产品更是经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其中,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建丝绸之路”有何积极意义?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特点?
            • 9. 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行的动力,近现代社会是工业化的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试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材料之外的其他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爆发。(任答两点即可)
              材料二 ①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②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③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改变了近代国人的生活面貌……除传统社会的农民、地主等阶级之外,在城市中产生了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如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他们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又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
              (2)请结合史实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简述洋务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

              --据张世贤《西方经济思想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描述曲线A代表的经济理论影响力的演变历程。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一带一路”绘就发展新蓝图,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4)材料四三幅图是“一带一路发展新蓝图”的绘就过程,请描述这一过程。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创新与工业化的认识。
            • 10. 租界建立之初华洋分处。上海的租界出现华洋杂处局面开始于(  )
              A.《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B.小刀会义军占领县城
              C.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D.工部局建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