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在(  )
              A.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
              B.近代化史观下中国社会日益进步
              C.整体史观下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
            • 2. 与如图所示地图所示时期相对应的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洲相对孤立局面
              B.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现
            • 3. 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  )
              A.古欧洲内需
              B.中国的强盛
              C.中间商牟利
              D.张骞通西域
            • 4. 图表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  )
              年代明洪武26年
              公元1393年
              明万历28年
              公元1600年
              清康熙39年
              公元1700年
              清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
              清道光30年
              公元1850年
              人口数量0.7亿1.97亿1.50亿3.13亿4.30亿
              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
              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 5. 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夫民者,为君者有之,为臣者助君理之”
              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D.“初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 6. 为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中国新闻媒体组成“丝绸之路复兴之旅”考察团从西安出发沿如下路线抵达罗马。

              如图中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合申遗的最大现实价值是(  )
              A.促进丝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
              B.加强丝路沿线各国友好交流
              C.保护多样独特的古代亚欧文化
              D.张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 7.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④中国出现了新式的洋行、工厂和船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战国后期,法家思想成为秦王赢政治国的指导思想。下列主张,符合其治国理念的是(  )
              ①“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②“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③“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④“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 9.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根据这一原理,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0.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
              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道家 ②儒家 ③墨家 ④法家
              B.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C.①墨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儒家
              D.①法家 ②墨家 ③儒家 ④道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