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1)材料一中的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此事的目的何在?
              (2)根据地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4)依据材料二,简要说说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作用?
              (5)根据材料三,说说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 2. 鲁迅说,汉朝实行对外开放,国力很强大。下列为西汉对外开放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卫青
              B.董仲舒
              C.张骞
              D.班超
            • 3.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如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     ,这条路线的起点是    ,最远可到达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 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3)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何意义?
            • 4. 阅读下列材料:
              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回答:
              (1)在历史上,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哪座城市?终点通往哪里?
              (2)汉武帝之后,商人为了出海贸易,还开辟了一条海上的交通要道,这条海上的交通要道被称为什么?
              (3)结合知识,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5. 中国古代的“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末到战国时期,下层平民中大量受过教育的“士”或进入诸侯大夫的机构,或独立于社会,形成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阶层,从孔子起到秦代干政的韩非、李斯是一类,自庄子起到秦末的鸡冠子(注:道家代表,终身不仕)又是一类,如果说春秋早期和中期,这批文化知识的拥有者大多还只能做卿大夫的家臣,像孔子的弟子,那么,战国时期则相当多的“士”就十分风光……常常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于“思想”便出现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独立人格在传统知识分子身上极为匮乏,相反地倒表现出另一种人格形象:依附人格。即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在宗法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中,儒家学说、科举制度和宗法纲常这三张大网将知识分子的身心紧紧笼罩起来,使之成为黏附于官僚政治的人格工具。--许纪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士”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关系如何?当时“思想”出现“独立的发展空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古代知识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因素。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 7.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
              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
              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
              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 8. 《韩非子》:“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材料观点(  )
              ①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         ②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
              ③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         ④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众所周知,“轴心时代”的观念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期间世界各地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比方说在中国出现了老子、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在印度出现了释加牟尼。后来在希腊就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的大思想家。
              这些文化传统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人类文化主要的财富,而且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而且都是大体上同时发展起来的。雅斯贝尔斯还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他讲“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个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这个论断在历史上已经有多次可以得到证明了。
              因此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2000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我们能不能这样看,21世纪或者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是对2000多年前“轴心时代”的新的飞跃?……可以说,人类文化正在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
              --摘编自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
                  材料二  当下世界、洲界、国界似乎模糊起来,但不同文明间的分歧乃至争斗,又普遍存在,有时还以一场激烈的形态展开(如在巴以之间).可见,文化的两个向度--全球化和多元化同时存在。……总之,与全球化相应的,即有文化的统一走势,又有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彼此纷争。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类文化在“轴心时代”和“新的轴心时代”的发展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汤一介所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个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的认识。(要求:以“认识”为中心;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