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四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材料一中的“军事失败”指哪一历史事件?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孙中山为谋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基础的重大会议名称?
              (5)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答出一点即可)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 3.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属于什么文件的内容?
              (2)2016年是这个文件颁布多少周年?
              (3)在这个文件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写到: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二   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地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保祖国,就是保家乡!
              (1)材料一中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如今人们纪念英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在“民族魂”网站上,就设计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主题(FLASH)片。请你也参与,为该网站选择一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五十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材料三中的歌词出自什么历史事件?请写出该事件的起止时间。
            • 5.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依次列举出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所做的努力?
              (3)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4)从中国近代百余年的革命史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 6. 阅读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回答: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
              (2)公元“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 
              (3)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纪念革命先烈及继承革命事业?
            • 7. 《曾侯致英夷威妥玛》
              1866年,时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威妥玛向清政府呈递《新议略论》,指出中外能否长保和好,全看中国能否“内改政治,外笃友谊”。据考证,《曾侯致英夷威妥玛》(注:曾侯即曾国藩)虽系时人伪托而成,但得到较多士大夫呼应。以下为信件的部分内容:
              且足下亦知中外人情有同有不同乎?论通商,中国帝王崇本抑末,贵农贱商。货贾关津之征,所以惩其黩货无厌,而使之重去乡也。通海通番,曩(以往)有例禁。今越数万里重洋,往来贸易,外朝之人,乐至中国,中国之人,不愿至外朝。此情所不同,中外绝异,非可强而致也。至商贾营什一之利,权子母盈余,以畜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歧而视也。自西国与吾国通商,凡可以攘吾之利源、夺吾之利权者,悉载条约,惟恐不尽。西国得矣,中土之人,何所赖乎?……
              然吾中国,从未有不能自主者矣。……仁如尧舜,民之主也;暴如桀纣,民之主也。君臣之际,名分甚严,恩礼甚重。名分严,故君为主;恩礼重,故世戴一主。如使西国民为主、又民共为主的之政行于中国,此大乱之道也。……
              然且谓之不能,……是利有中国之不能自主也,盍亦思中国之不能自主之大不利于西国乎?今者通商、传教之事孰许之?我皇上许之,海内人心固有所不欲也。虽不欲,而上有天子,又有天子命使,与西国使臣共主条约,普天率土,莫敢不遵。此中国能自主之明教大验也。假令天子一诏曰:今日两国条约所载,有不便于尔民者,余一人不能自主,惟尔百性任自为之。……及是时,天下英雄尘蔽而起,既念所主,为患更属西国。
              问题:
              (1)作者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写了这封信?
              (2)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3)你如何看待这封信件?
            • 8. 条约与外交
              国家间签订的条约是了解国际关系的重要窗口。试以“条约与外交”为主题,叙述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个百年外交地位的变化。
            • 9. 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中国被全球化击败,却也从全球化中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据材料概括指出早期全球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市场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塑造者,逐渐走向了全球化舞台的中央,……今年,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这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版的全球化方略:一带一路》
              (3)据材料指出当前中国应对全球化的角色变化及方略,并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分析其合理性。
            • 10. 公元13世纪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后商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欧洲和美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摘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
              阶段时期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
              雏形
              出现
              新航路开辟到18世纪中期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
              初步
              形成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晚期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最终
              形成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
              当今
              全球 化
              二战后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
              --根据《百度百科•世界市场》整理而成
              (1)结合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理由。
              (2)与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形成过程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具有哪些新特征?与表中之前的三个阶段相比,最后阶段有哪些显著变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