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是近代中国的三部法律文件。

              法律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部法律文献中任选两部对此观点进行论证。
            •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
              A.王位世袭制确立    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皇帝制度确立      中华民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
              C.秦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放战争的胜利
              D.秦的统一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 3. 某校历史爱好者协会决定分小组研究“湖南人与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湖南籍的历史人物分组如下:
              第一小组:曾国藩(湖南娄底人)、左宗棠(湖南湘阴人)
              第二小组:谭嗣同(湖南浏阳人)
              第三小组:黄兴(湖南长沙人)
              第四小组:毛泽东(湖南湘潭人)、刘少奇(湖南宁乡人)、彭德怀(湖南湘潭人)、贺龙(湖南桑植人)、罗荣桓(湖南衡阳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第一小组的历史人物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第二小组的历史人物参与了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3)第三小组的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这场革命爆发的重大背景是什么?
              (4)1921年至1949年,以第四小组的毛泽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了一场革命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请你写出这场革命的名称和成功的标志。
            • 4. 追史寻踪
              追寻历史的脚步,探索历史的进程,领悟历史蕴含的哲理。
              【文献综述】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
              材料二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1)材料一中提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举两例)
              【歌中寻史】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 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只为日月清明 阳光灿烂/只为乾坤朗朗 国泰民安你可记得春天的故事/你可记得新时代的画卷/你可听到和谐的歌声/你可听到科学发展的呼唤/继往开来 勇往直前/旗帜更鲜艳/只为天蓝水碧 风清云淡/只为风调雨顺 百姓梦圆
              (3)材料中“南湖的红船”喻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遵义的霞光”所喻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4)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族开始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而春天的故事开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这两个“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5)从以上材料分析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 5.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三: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的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但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材料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五:周恩来: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1)材料一中,“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是什么?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材料二中,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导致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孙中山将它阐发为什么?在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斗争是什么?
              (5)这里的两个“天安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 6. 民族兴旺、国家富强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中国人民正昂首迈步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分析材料并完成问题。
              【抗争与探索篇】
              材料一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史册。”
              --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
              【求实与创新篇】
              材料二  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胡锦涛所作《十八大报告》(3)以下关键词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请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A.井冈会师    B.长征壮歌   C.南湖红船    D.抗日烽烟   E.八一枪声   F.建国大业   G. 和平崛起
              (4)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形成的思想理论有哪些?
              【感悟与启发】
              (5)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进中国人的不懈探索与努力对你有何启示?
            • 7. 人文主义思想是世界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4)材料四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在政治经济两方面为老百姓带来了哪些“福祉”?
            • 8. 历史教育是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成就及其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烙上其特有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开始,历史教育之内容与价值观问题日益与王朝“正统”(改朝换代的合理性)、道德观念相呼应。
              --郑流爱《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源流与传统》(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教育目的。
              【材料二】1912年颁布的《共和国教科书》如其编辑主旨所述,“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之人格;注重表章中华固有之国粹特色,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注重国体政体及一切政法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注重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
              --王应宪《制造国民:近代修身教科书的政治诉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和国教科书》编写的背景和目的
              【材料三】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普通高中历史标准》(3)列举1840-1949年间反映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民主、富强而不断努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列举三项即可)
              【材料四】台湾高亚伟教授在《历史教育的立场问题》提出:本国史的教学应采取中华民族的立场……但是,陈光棣教授认为对历史的最低要求是忠实、可靠,这就不能有所谓“立场”,因为有立场就不能公正和客观。
              问题: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赞同谁的观点?阐明你的理由。
            • 9.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中国形象”的词语。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形象”有不同的含义。
              启蒙时代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2)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先后设计了各种救国方案。请列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个典型事例。
              近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58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 0-19 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⑤敌对时期(194 9-19 72)
              (3)简要分析材料中的第④个阶段形成的政治原因。(3分)

              (4)上图反映了少数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误判,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到中国经济的牵制。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 10.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是会主义。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