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幸、左宗裳领导的自《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 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教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晴其祸 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 民报 >发刊詞>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现作为现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现的破产》材料四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廣,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椐。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第一个和第二个救国救民族方案的内容与目的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材料一中的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
              (4)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框内)
              材料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成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摘编自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引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材料三:同盟会最早会员之一的吴玉章回忆道:“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摘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材料四: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是哪个朝代?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意义何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词中“旧邦新造”的含义是什么?为巩固其成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献?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世界上的哪-历史大事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决定“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走这条道路是要建立怎样的社会制度?
              (4)简要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
            •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8年)几乎在这个宣言发表的同时,欧洲好几个国家都爆发了革命。
              材料二  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也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却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载体不是数量较少的工人,而是农村的广大贫苦农民。
              --以上二则材料皆选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材料三  实际上,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夺取政权,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及其发表的重要意义。
              (2)毛泽东所选择的“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他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布尔什维克成功夺取政权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4.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井冈山以其“又红又绿”成为闻名天下的红色旅游胜地。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材料三  有的学者指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其本质特征的哲学,这种实践性就决定了它的创新性,因为实践最重要的品格就是不停顿地探索、创新,它绝不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丰子义:《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四幅图片,反映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对比中国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特点是什么?原因何在?
              (3)综合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你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认识?
            • 5.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早期是社会主义运动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是这期间的重大事件,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值得总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的法国,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工人只有2.9人。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注:公社委员大多为小资产阶级的布朗基主义者和蒲鲁东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大约250万工人从事大规模的制造业和采矿业……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困苦,对拥有土地的贵族,对沙皇政权,怨恨重重,因此,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材料四   (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的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终于在1920年代末控制了前沙皇俄国大部分地区。--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
              (2)据材料三,分析俄国革命有哪些有利条件。结合材料四,分析这些条件决定了俄国走上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四中的夺权运动是指什么事件?夺权运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6. 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2)图二与图一又是什么关系?
              (3)图三和图四分别反映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对此你有何认识。
              (4)如果我们对上面四幅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课题研究,请你为该课题命名,并简要说明理由。
            • 7. 某纲领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纲领”指什么?它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分别是什么?
            • 8. 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遯免的政治活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大 相径庭。阅读才来哦,完成下列要求。
              糊邮的革命大
              材料一  把皇帝从他的宝座上踢下来,建立一个没有皇帝的共和国,对于深受制度统治的人民,曾经是多么令人兴高采烈的事件。
              --《新华月报》1961年第11期
              材料二  资本主义之为-世界系统已过了时,它已不能实践其主要的使命;增加人的能力与人的财富,人类不能停止于已经达到的水平,只有生产力的增加和健全的、计划的即社会主义组织生产和分配,才能保障人类-全人类-体面的生活标准,同时赋予他们驾取自己的经济活动的宝贵自由。
              -托洛茨基:1932年11月27日对哥本哈根社会民主党学生之演讲
              材料三

              (l)依据材料一回答,“令人兴高采烈的事件”是指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该事件与中国进代化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本主义之为一世界系统已过了时”的标志是什么?并分析得出该观点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与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革命”有何本质不同。
            • 9. 阅读下列材料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请回答:
              (1)“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什么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和20世纪初的俄国实践这一理论的具体事例是什么?各自的结果怎样?
              (3)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
            • 10. 政治变革、制度创新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为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总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创新、成熟与完善”的主要表现及其作用。
                  材料二: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选举人应集合于各人本州投票选举二人,获得选举票最多数者即为大总统……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哪部法律文件的内容?该法律文件所体现的新原则有哪些?
                  材料三: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美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设想。
              (3)材料三中所说的“新的社会制度”,最早在哪个国家建立起来?发生在该国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其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