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战略家斯特劳斯•海普宣称:“为了美国的利益,最好能适应这样一种世界秩序,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势力中心,由这个中心来控制平衡和稳定,而这个控制权最好在美国手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之后是美国军事战略最多变的时期。因为美国受到了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出于争夺世界势力范围的考虑,美国军方围绕其全球战略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
              --陈海宏《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材料二   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美国要用外交和军事上的努力来使这些边缘地区的国家服从其控制。这些边缘地区主要是:西欧、近东、东南亚和远东各国。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毫不掩饰地说:“谁要能占有边缘地区,谁就能统治欧亚,谁要能统治欧亚,谁就能支配世界的命运。”
              --[苏]沙夫罗夫《局部战争今昔》
                  材料三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但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
              --唐岚 俞晓秋《“美国新世纪计划”介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目的及战略定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的最高战略能否实现?并说明原因。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第55页
              材料二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 3. “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精彩”与“无奈”并存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哪些意图?为此,美国对欧洲采取了什么重要的经济举措?
                 材料二  雅尔塔体制既是大国对战后世界所做的安排,是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如美苏势力范围划分)、政治体制(如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体制(WB、IMF、GATT)的总称,那么,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应该是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即使苏联解体了,雅尔塔体制仍然在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秩序。
                                                                                                              (据杨和平《雅尔塔体制瓦解质疑》)
              (2)雅尔塔体制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近年我国学术界对雅尔塔体制主要有“已经瓦解”、“依然存在”两种观点,你倾向于哪一种?试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试从如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4. 材料一  俄国人将正式加入国际组织,他们认为在那里有扩张苏联势力或削弱别国权  力的机会。莫斯科对待联合国,并不把它看作是根据各国共同利益和目的而建立的持久稳  定的世界组织,而是把它看作有利于苏联追求上述目标的一个舞台。只要苏联人认为联合  国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会留在联合国内。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
              电报第511号(节录)(1946年2月22日)
              材料二  1953年,马歇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位评奖委员说,这是诺贝尔和平奖第  一次被授予一位职业军人,这样做,不是奖励他的军事功绩,而是奖励他为和平事业所做的  工作。他在演讲中说:“对于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军人,有相当多的议论。这些议论显  然很能影响其他人,但对我则恐怕就没有什么影响,经常摆在我面前的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战  争费用的分类账目,支撑它的则是墓碑。这一切激励着我去寻找某种途径或方法,以避免另  一场战争灾难。”
              --李辉《封面中国》(1)根据材料一,指出乔治•凯南对苏联加入联合国动机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后初期联合国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马歇尔“为和平事业所做的工作”。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册第55页
              【材料二】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第一个决定性行动”。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当代大国角力下的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二战后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史实,分析美国是否能够实现其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重大史实,说明中国是怎样成为“在世界 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