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案子是这样的: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而误伤乙。按当时法律,杀人者死,甲殴父当枭首。董仲舒认为按照春秋“原心”(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甲的本意是保护自己父亲,既属于正当防卫,又本意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父亲,故只能属于误伤,而不能算犯罪。由于这种司法原则合乎以血缘、伦理、宗法、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需要,因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摘编自马勇《董仲舒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西塞罗(公元前106年一前43年)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积极从事政治活动,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散文家。他生活的时期,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西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摘编自西塞罗《论法律》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分别说明两人对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
            • 2.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儒家精神比较温和,可说是反对贵族的右派;墨家较激烈,可说是左派。……惟从另一面看,右派皆积极而向前,因其比较温和,得保持乐观故。而左派常偏于消极与倒转,因其比较激烈,易限于悲观故。”以下派别中属于作者所指的“左派”的是(  )
              A.法家
              B.道家
              C.阴阳家
              D.纵横家
            • 3. 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礼乐典制
              D.以民为本
            • 4. 韩非子在《韩非子》中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表明韩非子(  )
              A.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
              B.具有民本思想
              C.反对儒家的道德教化主张
              D.强调忠君思想
            • 5. 下列观点言论不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B.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C.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 6.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
              A.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B.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C.以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将法律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 7. 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统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排列应是(  )
              A.道法墨儒
              B.道法儒墨
              C.法儒道墨
              D.儒道墨法
            • 8. 《列子•黄帝》记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寤,悟然自得。”材料中黄帝所悟出的治国之道是(  )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民
              C.非攻尚贤
              D.以法治国
            • 9. 有人在评价诸子百家某一学派时说:“事事那样想得开那样机智和通透,几乎可以通向宇宙笼罩四极,那种极度的出世,也真的有些可怕。我们感觉不到……感情--也许它是更内在的、变形的?”这里评价的学派应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 10. “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这一评价是针对(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