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句子,判断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举例说明  打比方  数字说明  对比说明
              1.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  )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3.人们借用媒人的称呼,把能够传递信息的工具叫媒体。(  )
              4.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
            • 2. 请选择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1.仅仅30年前,长江中的门鳍豚还有1000多头。(  )
              2.白鳍豚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珍稀动物,它的大脑同猩猩一样发达,极有灵性。(  )
              3.要对白鳍豚进行人工繁育,至少需要捕获20头。而1992年就斥资兴建的洪湖新螺和石首天鹅洲两个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至今依然空空如也。(  )(  )
            • 3.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列数据  ②作比较  ③打比方  ④举例子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
              3.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
              4.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建造移民基地。(  )
            • 4. 写出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太阳离我们有1.5亿千米远。(  )
              2.太阳实际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3.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 5.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2.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
              3.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4.有人借用媒人的称呼,把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媒体。(  )
              5.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
            • 6.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竹楼由20根至24根柱子支撑”。运用了列举数字的说明方法。    (     ) 
              2.“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3.“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让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 
              4.居住的环境对客家、傣族的建筑风格没有多大影响。    (     )

            • 7.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序号。
                  ①举例说明    ②数字说明    ③比较说明    ④比方说明
              1.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    )
              2.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
              3.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
            • 8.

              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美国宇航局将于2007年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的、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落器降落火 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控制机器 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落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火星的泥土中。     
                     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二十多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     
                     这种拟南芥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它们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     
                     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 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     
                     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 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   1.到火星上去种草,为什么这是“令人激动”的,又是“令人生疑”的?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回答。
                                                                                                                                                                           
                                                                                                                                                                           
                                                                                                                                                                           
              2.第4自然段中所说的“这种拟南芥”具有哪些特点?
                                                                                                                                                                               
              3.在火星上种拟南芥的全过程,都是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的。根据文章内容,请分项概括出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哪几项具体工作。
                                                                                                                                                                           
                                                                                                                                                                           
              4. 如果拟南芥在火星上能够存活,到那时,火星的前景竟是怎样的?
                                                                                                                                                                           
                                                                                                                                                                           
              5.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一一指出,并将句子写下来。
                                                                                                                                                                           
                                                                                                                                                                           
                                                                                                                                                                            
            • 9.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           ) 
              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       ) 
              3.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       )(       )
            • 10. 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2)祠里有一百多块碑,刻有从春秋到清代2500年间跟苏州市厉史有关的5940幅人物画像。(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