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地震

                     地震是自然中对人类____   最大的          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7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1989年7月11 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到震前两三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13.6厘米。此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zhào)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1.根据第一自然段中文字的意思,将“危害灾难灾害”三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2.把第二自然段中画线部分的长句子,改成意思与原句相同的两个短句。   
                   (1)                                     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提供了有利条件。 
              3.从全文内容看,第四自然段中划线词“先兆”的意思是   
              [     ]

                   A.地震前出现在震区的异常情况。   
                   B.地震前震区地热温度升高。   
                   C.地震前震区地理位置移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