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免受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1.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饱学”的意思,并写出两个含有“饱”字的成语。
              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对后两种方法的态度却只字未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言而无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 ______”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象弟子们再来原地相聚的情景,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有哪些变化?  
                     (    )一(    )一(    )

            • 2.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志向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就是发现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精神昂扬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自由奔放、激情四射,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仰望,能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敏锐,  由此获得感动,从而与崇高无限契合。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突然体会到一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一种难以言表的壮丽和博大,他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地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力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⑤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崇高,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⑥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犹如万支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饱满,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了我的眼睛!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⑦又一次,我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  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奔泻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⑧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1.文中多次写到“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者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分别指出俄罗斯老画家和哲学大师康德仰望天空时的感受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⑦自然段说:“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⑧自然段说,当我们仰望“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这些事物时,内心会涌起“波澜”和“涟漪”。请选择一个,描写该事物并表达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摆渡


                     有四个人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    
                     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    
                     有钱人给了点钱,上了船。    
                     大力士举举拳头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的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    
                     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个歌儿给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    
                     作家就唱了一个。    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的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的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    
                     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饿又冷,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买米做晚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作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的好听,你把你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    
                      作家过了河,心里哈哈笑。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到了第二天,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位有权的人走掉,没有人摆渡了,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自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待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   
                      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1.有钱人、大力士和有权人,他们各自认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2.“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你认为有钱人、大力士、有权人和作家给摆渡者的东西,哪一样最宝贵?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人类的老师  


                     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二三十年以后,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现机翼( yì)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lǜè)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 jiàn)。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jīng),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流线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设计船体时模仿鲸的形体,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填空。     
                      科学家研究了____                 ,发明了飞机,又从蜻蜓的翅膀末端的一些厚斑点中得到启示,防止了                    ;科学家还根据                     来设计船体,_____                     。   
              2.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生物真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啊!”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5.
              鹰背上的小鸟  

                      当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几只鸟在进行一场比赛,看谁飞得最高。鹰觉得它肯定能飞得最高,于是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还高高地飞在天上。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的背上趴着一只很小的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我(    )喜欢这个故事,(    )它像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但我们能飞多高呢?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我想,在我生活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就像那只鹰,是他们帮助我能飞得更高。    
                      当我才10岁的时候,我有一个疯狂的梦想,想到非洲去。所有的人都笑话我,只有母亲支持我。因为在那时,我们家连一辆自行车都买不起,而非洲是几千英里以外的遥远的地方,谁能想得到我们会有钱到非洲去呢?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母亲说:“珍,(    )你真的想做到这一点的话,(    )得努力工作,将来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愿望。”我没有走正规的方式从中学到大学,毕业后再去非洲。我当时用了五个月时间到餐馆去打工,攒够能去非洲的船票的钱。然后,在23岁那年,我告别家人,从此踏上了一条神奇的去非洲探险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1)当我10岁的时候,我有一个疯狂的梦想。(          )  
              (2)赵丽是个多多艺的学生。(         )
              3.缩写句子。 
                   23岁的我踏上了一条神奇的探险的道路。
                                                                                                                   
              4.填空。   
                  (1)小鸟飞得比老鹰高,是因为                                             。   
                  (2)在生活中,“我”能飞得更高,是因为____                           。后来,“我”能去非洲探险,是因为____                                       。
              5.这篇短文表达的中心是 
              [     ]

                  A.说明只要小鸟趴在老鹰的背上,它就能比老鹰飞得更高。   
                  B.说明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飞得更高”,除自己努力外,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C.说明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D.短文写出“我”就像鹰背上的小鸟,靠母亲的支持才会“飞得更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