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3年1月,美国总统亚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1883年公务员法》,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制度的诞生。公务员通过考试选用人数增长统计袁:
              年份1883年1896年1907年1918年
              考试雇佣(万人)1.48.723.531.6
              公务员总人数(万人)13.320.536.845.2
              1920年,颁布第一个《公务员退休法》.1923年,颁布第一个联邦政府《公务员职位分类法》.并于1922年、1926年、1930年和1956年进行多次补充修改。
              --摘编自吴志华著《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转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
              《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锉叙(审查考核).1933年颁布《公务员退休法》,1947年《公务员退休法》提高了公务员退休薪资待遇。.1935年《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突出党性”。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出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美国1883年至20世纪20年代公务员制度与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请对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公务员制度作出评价。
            • 2. 近来,海洋权益之争不断升温,海岛既是海洋权益的基点,同时也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是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他发现,人类在海上的机动性超过了陆地.他在研究了英帝国长期称霸世界的历史后,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提出了“海洋中心”说.马汉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夏威夷群岛和巴拿马地峡;海军威力=力量+位置,海军必须以“集中”为战略法则,同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马汉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在美国再版了30多次,并在全世界广泛流传.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是海权论的鼻祖.他的突出贡献尤其在于对海权这一概念的创建和廓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体现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对当时的世界和后世历史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60百科词条
              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马汉关于海权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4. 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4年,英善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片关税平等。法国拿破化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地、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签订一项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据人民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西欧国家将本国经济纳入国际市场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52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简称国家计委,下设重工业计划局、燃料工业局、第一机械计划局、第二机械计划局、成本物价局等17个办事机构。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其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畳发改委。
              (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国家计委成立的背景。分析并举例说明“计划”二字从国家机构名称中消失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作用。
            • 5. 以下最能反映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图表是(  )
              A.
              B.
              C.
              D.
            • 6. 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总叙”部分是: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7. 纳赛尔(1952-1970年任埃及总统)曾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民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我们生活在-个新的世界里。”由此可见(  )
              A.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迅速发展
              B.二战后埃及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C.大众传媒深刻影响政治民主化进程
              D.民族独立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 8. 人口迁徙是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阅读表一,对该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
              美国1821-19323420万
              亚洲俄国地区1800-19391200万
              阿根廷1856-1934640万
              加拿大1821-1934520万
              A.欧洲移民可能利用的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飞机和汽车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殴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在今天,科学革命在先,然后导致技术革命,最后出现产业革命。--钱学森《九十年代科技发展与中国现代》材料二:欧洲部分国家工业化水平(以英国1900年水平为100)
              年代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俄国意大利
              186060-7516-300-50-50-50-5
              191391-11546-6076-9031-4516-3016-30
              --(美)唐纳德•卡根《西方的遗产》材料三:1870年后,工业化的德国从欧洲崛起成为欧洲经济与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到1914年,全世界的电力有关的产业有一半来自德国,德国钢产量几乎是英国钢产量的两倍。德国超过英国,成为欧洲工业的核心地区。……一些国家衰落和一些国家强大,这些因素都成为世界不稳定的根源。--摘自(英)理查德•奥弗里《泰晤士世界历史》等(1)概括材料一中钱学森的主要观点-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与1860年相比,1913年欧洲部分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4年间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 10. 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与生活
              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材料二 科技与扩张
              “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神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科技与全球化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造整块整块大陆”这一论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体现。
              (3)材料三中反映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