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义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余云岫(1879-1954)于1908年入大阪医科大。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汉医遭到废止,日本医学得到全新发展,给了余云岫强烈的刺激和启示。他把在日本学到的西洋医学和早年学到的中医两相对比,后者无疑相形见拙。由此他发出了“长习新医,服膺名理(即近代科学)”的感叹。1917年,余云岫著《灵素商兑》,全面批判和否定中医理论,要求“坚决消灭中医”,但也承认很多中医的药方医案还是宝贵的,其所谓“废医存药”的观点,几乎被认为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道路。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余云岫对中医药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余云岫对中医药态度的原因。
            • 2. 下列各项所倡导的道德观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潮流的是(  )
              A.“中国言义,虚文而已.西洋言利,却自有义在.…鹜其实则两全.”(《郭嵩焘日记》)
              B.“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曾国藩《讨粤匪檄》)
              C.“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严复《天演论》)
              D.“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陈独秀《答淮山逸民》)
            • 3.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根据这一原理,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4.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京举行,公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2005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据了解,海内外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1300多座。)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
              材料四   图片一和图片二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历史地位。
              (2)以西汉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请结合材料三,对材料四中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