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浣 溪 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易安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B、“浣溪沙”是词牌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可以看做是这首词的小序。
              C、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D、“唱黄鸡”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感叹世事匆促、人生易老。苏轼反用其意。
              (2)这首词体现了作者 ______ 、 ______ 的性格。
            • 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西子”指的是 ______ 。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第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第二句描写了西湖雨后的山色。
              C、第三句运用比喻手法写西湖之美。    D、诗歌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 3.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澹澹”的意思是 ______
              (2)本诗共七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 4.
              古诗阅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钟神秀 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一、二句用“岱宗夫”把泰山比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B.三、四句写近观泰山神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
              C.五、六句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最后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意愿。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请写出“明月别枝惊鹊”句中“惊”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 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
                 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台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阴佑之。 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时明堂覃恩,宗尹请举行讨论之事,上手札云:“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大夫。”始,宗尹建此议,秦桧力赞之,及见上意坚,反挤宗尹。上亦恶其与辛道宗兄弟往来,遂罢。沈与求奏其罪状,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及为政多私,屡为议者所诋云。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传》)【注】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②覃恩:广施恩泽。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B.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C.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D.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进”指旧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他不满而立之年就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多次贬黜。
              B.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D.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②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
            • 7.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①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①赐:子贡名。
              (1)根据对话的内容,请简要概括孔子观点。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的“贫富观”的理解。
            • 8.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属本州岛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东李广、渤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 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天保元年,本州岛复召举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高悬王爵,唯能是与。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七年,诏令校定□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向之故事,见存府合,即欲刊定,必藉众本。邢子才、魏收等并不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
              (节选自《北齐节•樊逊传》)(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同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计掾”是古代州郡的计吏。
              B.“”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C.“”是给呈帝的奏承,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楚表文草稿。
              D.古代制作竹简,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这个程序叫“杀青”,也叫“汗青”。选文中“杀青”指书籍定稿。
              (3)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逊有责任心,读书勤勉,他不想安逸地受人照顾,愿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在母亲开导下,他又全力研读典籍,并常在墙上题字以自勉。
              B.樊逊颇有文才,能把握时机,在担任临漳小史时,他钦佩县令为官清廉,就作了十首《清德颂》,受到县令的赏识,被提拔为主簿。
              C.樊逊善于策对,治国有见地,他认为国家应该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埋没人才;他认为王者之道应以礼乐为先,后用刑罚,恩威并施。
              D.樊逊能以史为鉴,处事有方,他在主持校定群书时,借鉴汉代刘向的做法,搜集种不同版本的书籍对照校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②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也。景仁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谧见而以女妻之。初为刘毅后军
                  参军,高祖太尉行参军。 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景仁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叉,深达理体,识者知其有当世之志也,高祖甚知之。少帝即位,入补侍中,累辞让,寻领射声.太祖即位,委遇弥厚。时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并时为侍中,俱居门下,同升之美,近代莫及。丁母忧,葬竞,起为领军将军,固辞。上使纲纪③代拜,遣中书舍人周赳舆载还府。九年,服阕,迁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代为领军,与景仁素善,皆被遇于高祖,俱以宰相许之。湛尚居外任,会华、昙首相系亡,景仁引湛还朝,共参政事。湛既入,以景仁住遇本不逾己,而一旦居前,意甚愤愤。知太祖信仗景仁,不可移夺,乃深结司徒彭城王艾康,欲倚宰相之重以倾之。寻复以仆射领吏部,护军如故,湛愈忿怒。义康纳湛言,毁景仁于太祖,太祖遇之益隆,景仁对亲旧叹日:“引之今入,入便噬人。”乃称疾解职,表疏累上,不见许,使停家养病。湛议遣人若劫盗者于外杀之,以为太祖虽知,当有以,终不能伤至亲之爱。上微闻乏,迁景仁于西掖门外晋鄙阳主第,以为护军府,密迩宫禁,故其计不行。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收湛之日,景仁使拂拭衣冠,寝疾既久,左右皆不晓其意。其夜,上出华林固延贤堂召景仁,犹称脚疾,小床舆以就坐,诛讨处分,一皆委之。代叉康为扬州刺史,仆射领吏部如故。遣使者授印绶,主簿代拜,拜毕,便觉疾转笃。太祖谓不利在州司,使还住仆射下省,为州凡月余卒时年五十一,日文成公。
              (节选自《宋书•殷景仁传》)【注】①高祖:南朝宋武话刘褡。下文的“少帝”“太祖”分别指刘裕的儿子刘义符、刘义隆。②射声:古代官名。③纲纪州郡中主簿之类的官员。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B.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C.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D.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古时官员遇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孝三年。
              B.宰相初为古代高级官员的泛称,后成为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C.表是占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如晋武帝时,李密给皇帝上了《陈情表》。
              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景仁少年时代就有成就一番大事的气度,司徒王谧见到殷景仁后非常赏识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B.殷景仁有才学但不写文章,聪敏而又善于思考,口中不谈义理,却能深入领悟义理的本质,高祖非常了解他。
              C.殷景仁引荐刘湛回朝任职,刘湛却嫉妒殷景仁的地位在自己之上而以怨报德,竟然勾结盗贼想要杀害殷景仁。
              D.皇上得知刘湛等人的企图后,就把殷景仁转移到东晋都阳公主居住过的府第里保护起来,刘湛等人的计谋没有得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
              ②义康纳湛言,毁景仁于太祖,太祖遇之益隆。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秦王属:叮嘱,告诫
              B.诽谤者族:灭族
              C.沛公又不受让:推让,谦让
              D.方士,旦日合战飨:犒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今君亡赵走燕
              B.唯恐沛公不秦王何以伐
              C.稍征关中兵自益敛赀财送其行
              D.以文谕项羽人之力而敝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笼络人心,重视以“柔”的政策得民心。比如召集年老有德望及豪杰之人,宣传他的政策,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
              B.刘邦知人善任广纳贤才,樊哙、张良就是他身边两个很得力的人,他们曾劝谏刘邦还军霸上,拒守函谷关,并在鸿门宴上合力帮刘邦安全脱身。
              C.《史记》多处写到鸿门宴,《项羽本纪》最详,《高祖本纪》则写得相当简略。这正体现了司马迁行文详略结合,疏密相间富于变化的笔法。
              D.《高祖本纪》是以刻画刘邦这一人物形象为主,司马迁保留了“归,立诛曹无伤”这一细节,就很好地体现了刘邦处事果断的特点。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②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