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南面称孤,约共攻秦?此孰与身伏斧锧,妻子为戮,袍泽为屠乎?”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再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使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徭使屯戍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今秦军降,诸侯吏卒多奴虏使之。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诈吾属降,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议,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B.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C.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D.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面:古代天子、诸侯都南面听政,所以用南面表示称王。称孤:古代帝王自称“寡人”或“孤”。
              B.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后“袍泽”引申为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C.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出自前633年,晋文公设置“中军”“上军”和“下军”三军。
              D.徭使:被派徭役去驻守边疆。屯戍:做为军人戍守边境的同时,按例应为百姓耕作,也称“屯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赵国大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却被杀害的前车之鉴和赵高可能谋害章邯的现实情况来劝降章邯,加重了章邯的犹豫和疑惧。
              B.赵高心怀鬼胎,担心秦国兵败,自己会被二世追责,恰章邯早有反意,所以准备用章邯来做替罪羊,解脱自己的困境。
              C.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且慑于楚军强大的军力,屡败之后,恰好项羽也主动派人劝降,因而最终率军归降楚军。
              D.跟随章邯投降项羽的秦兵多被诸侯联军慢待羞辱,心中不服,所以密谋举事,被项羽将领发觉,项羽担心兵变,坑杀了这些降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
              ②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 2. 阅读《苏武传》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yǔ)发,以状语(yù)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现作“医”).凿地为坎,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xì)张胜。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状语武复加
              B.一人夜亡背以出血
              C.犯乃死臣恐欺于王而负赵
              D.凿地于人为
              (2)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发动政变,想要营救苏武
              B.苏武两次要自杀都是怕自己有辱使命辜负了国家
              C.苏武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受到了单于的敬重
              D.卫律抢救苏武是想让他像自己那样归顺匈奴。
            •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二十四节气,包含了人们对四季变化转换规律的总结,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B.埃及文化部的颁奖词说:“刘震云以深邃的思想和幽默的方式,呈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被人们忽略的灵魂对话,为表彰其作品的独创性及在埃及和阿拉伯语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特授此奖.”
              C.我不懂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只觉得活活看见了书里的众生---那位暗夜里抱着死孩的寡妇单四嫂子,那群中宵划船去看社戏的孩子…我确信书中那个“我”就是鲁迅.
              D.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4)出生在英国沃里克斯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院”学习.
              B.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会笑,海会哭,所以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
              C.孔子说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的和谐,“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论语•雍也》).
              D.《三国演义》不同于正史,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下层民众是息息相通的.在他笔下,刘备曾经“贩履织席为业,”诸葛亮也曾被人讥讽为“村夫”,这些描写都使历史上风云人物更接近普通人.
            • 5.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B.饶宗颐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他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被誉为“东洲鸿儒”.
              C.他说:“我们应该了解高中生接受文明礼仪教育遵守礼仪规范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D.人们不会忘记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食指、北岛、舒婷…等朦胧诗人的名字将永远被镌刻在新中国的诗歌史上.
            • 6.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说“明月”曾经是李白的乡愁,那么千年之后,什么是余光中的乡愁呢?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这几个意象载体就贯穿了人的一生.
              B.诗人宋之问曾写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对桂花的香味可以说是一语道尽.
              C.台湾宜兰盛产一种口味很重的乌龙茶,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东方美人(又名白毫乌龙、香槟乌龙).
              D.我们读完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的《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乐府诗集》?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太少了.
            •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在1913年主编“晨报”副刊时,李大钊就在创刊号上选刊了“铁肩担道义”一句作为本期警语.
              B.王羲之是人们公认的“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是划时代的.
              C.《红楼梦》中,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咬舌子”,林黛玉是个“小心眼”,晴雯爱“使性子”等…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D.“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房法寿,小名乌头,清河绎幕人也。幼 ,少好射猎,轻率勇果,结群小而为劫盗。从叔元庆、范镇等坐法寿被州郡切责,时月相继,宗族甚患之。弱冠,州迎主簿。后以母老,不复应州郡之命。常盗杀猪牛,以共其母。招集壮士,常有百数。
                  母亡岁余,遇沈文秀、崔道固起兵应刘子勋。明僧暠、刘乘民起兵应刘彧,攻讨文秀。法寿亦与清河太守王玄邈起兵西屯,合讨道固。玄邈以法寿为司马 ,累破道固军,甚为历城所惮。加法寿绥边将军、魏郡太守。子勋死,道固、文秀悉复归彧,乃罢兵。道固虑其扇乱百姓,遂切遣之。而法寿外托装办而内不欲行。
                   会弟 崇吉在升城,为慕容白曜所破,母妻没于白曜军。崇吉奔还旧宅。法寿与崇吉年志粗相谐协,而亲则从祖兄弟也。崇吉以母妻见获,托法寿为计。法寿既不欲南行恨道固逼切又矜崇吉情理时道固以兼治中房灵宾督清河广川郡事戍盘阳法寿遂与崇吉潜谋袭灵宾克之仍归款于白曜以赎母妻白曜遣将军长孙观等自大山南入马耳关,军入城,诏以法寿为平远将军,与韩骐驎对为冀州刺史,督上租粮。         以法寿从父弟灵民为清河太守,思顺为济南太守,灵悦为平原太守,伯怜为广川太守,叔玉为高阳太守,叔玉兄伯玉为河间太守,伯玉从父弟思安为乐陵太守,思安弟幼安为高密太守,以安初附。
                  及历城、梁邹降,法寿、崇吉等与崔道固、刘休宾俱至京师。以法寿为上客,崇吉为次客,崔刘为下客。法寿供给,亚于安都①等。以功赐爵壮武侯,加平远将军,给以田宅、奴婢。性好酒,爱施,亲旧宾客率同饥饱,坎壈常不丰足。毕众敬等皆尚其通爱。太和中卒。赠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敬侯。
              (节选自《魏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房法寿》,有删改)     【注】①安都:薛安都,字休达,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法寿既不欲南行/恨道固逼切/又矜崇吉情理/时道固以兼治中/房灵宾督清河广川郡事/戍盘阳/法寿遂与崇吉潜/谋袭灵宾/克之/仍归款于白曜以赎母妻/
              B.法寿既不欲南行/恨道固逼切/又矜崇吉情理/时道固以兼治中房灵宾督清河广川郡事/戍盘阳/法寿遂与崇吉潜谋袭灵宾/克之/仍归款于白曜以赎母妻/
              C.法寿既不欲/南行恨道固逼切/又矜崇吉情理/时道固以兼治中/房灵宾督清河广川郡事/戍盘阳/法寿遂与崇吉潜谋袭灵宾/克之/仍归款于白曜以赎母妻/
              D.法寿既不欲/南行恨道固逼切/又矜崇吉情理/时道固以兼治中房灵宾督清河广川郡事/戍盘阳/法寿遂与崇吉潜/谋袭灵宾/克之/仍归款于白曜以赎母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文中指前者。与此相对的“独”指年老无子女的人。
              B.司马,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后来也指遭到贬谪及闲散官员。
              C.从,表示堂房亲属,是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文中的“从弟”指的便是堂弟。
              D.谥,指帝王或高官死后朝廷评给的称号,普通的士大夫死后不具备拥有谥号的权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法寿年少时做事轻率,却非常有胆量。他喜好射猎,还曾经纠集一些不良少年为非作歹。
              B.房法寿孝敬母亲。他不惜违法偷盗猪羊来侍奉母亲,并愿意为母亲辞去州府委任的官差。
              C.房法寿指挥作战有力,其家族受到朝廷重用。他的军队震慑敌军,家族有多人担任太守。
              D.房法寿生性豪爽,在朝中受到无人能比的优待。他与人同甘共苦,大家都同他友好往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叔元庆、范镇等坐法寿被州郡切责,时月相继,宗族甚患之。
              ②道固虑其扇乱百姓,遂切遣之。而法寿外托装办而内不欲行。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
                  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①得罪,滉势振朝廷。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②‚李万荣病且死,诏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③从之,即日上道。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及郊,惟恭始出迎谒。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
              [注]①排笮:排挤。 ②宣武:今开封。此时李万荣担任宣武节度使。 ③驺傔: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尔反用是望我邪
              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C.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初设翰林院,作为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非中央机关。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
              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召见群臣时,都面向南而坐,因此南面指帝王之位。后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C.宰相指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中宰是辅助、相是主宰的意思。
              D.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礼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董晋跟随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时,回纥依仗功劳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李涵很害怕,而董晋驳斥了回纥,让回纥人理屈词穷。
              B.董晋处事得法,于国有功。德宗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李怀光没有帮助谋反的朱泚;邓惟恭图谋造反,董晋发觉后,杀了其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城。
              C.董晋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德宗时,韩滉权倾朝野,董晋没有因他权势大而畏惧,而是在他面前陈述右丞相元琇没有罪过;也是在董晋的主动揭发下另一位宰相窦参被罢免。
              D.董晋胆大沉稳,细心善察。董晋接受宣武节度副大使任命后,没有召集军队,只带领侍从差役赴任。到达宣武军后,他以静制动,当他察觉邓惟恭勾结他人图谋作乱时,制服了邓惟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
              ②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
            • 10. 古代诗文阅读。
              宝 界 山 居 记
              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极水之。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②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③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而不能自引决于开元、天宝之际以濡羯胡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恨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注译】①卑稚:矮小。②漭淼澒洞(hòng tó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③壒:灰尘。④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⑤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能自引决于开元、天宝之际以濡羯胡之腥膻引决:自杀
              B.不足以极水之趣:兴趣
              C.一失足遂不可浣:洗
              D.令人千载有遗恨:遗憾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群峰出于波涛之间百数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山多湖之水足以贮之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C.今仲山父子嘉遁明时会稽山阴之兰亭
              D.无非仙灵所栖息山间之明月,耳得而为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太湖的独特之美主要是为了衬托宝界山的美,为下文写王氏父子作铺垫。
              B.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交代宝界山的地理位置、王仲山父子的概况及作者写记缘由。
              C.第③段写王维并说明“士大夫一失足遂不可浣”,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失节之士的批判。
              D.“何可及哉!何可及哉!”作者用反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王氏父子退隐有道的赞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
              ②以此知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有遗恨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