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仁义、法治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 2. 2015年1月《人民论坛》提出“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当代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文化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道德经》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
              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墨子》
              (l)依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当时的思想家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倡导“和”?在实现“和”的途径方面有哪些不同?
              材料二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聆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贵虚,陈骄贵齐,阳生贵己,孙殡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承相吕不韦集合而成)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
              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
              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 )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彼当;恒古恒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扎》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赞《藏书卷》
              材料五  然秦后两千年来,其政体为君主专制,养成大多奴颜脾膝之国民。子弟受大家族之庇荫,依赖父母,久成习惯。学术上既受文字束缚之苦,又标“受用”“默识”之旨,故缺少伦理学之训练,而理智极不发达。此乃吾族之受病处。
              --张君劝《明日之中国文化》
              (3 )据材料四,指出李赞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材料五认为儒家思想的缺陷是什么?
            •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该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4.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下列言论中属于他的是(  )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D.“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 5. 18世纪西方流行的一句话“The lazy government is the best government”(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所体现的治国理念是(  )
              A.以德治国
              B.无为而治
              C.依法治国
              D.民主自治
            • 6.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
              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
              C.法制建设
              D.礼乐秩序
            • 7.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中说:“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 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C.“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D.“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 8. “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应是(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
            • 9. 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作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应该(  )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家争鸣
              C.百花齐放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10. 战国时期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超然出世”,但到了自东汉以后,道家 的仙人不仅享受家庭生活,而且还将家人及财产带到天堂,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儒家思想在中国地位稳固
              B.道家思想在两汉受到冲击
              C.道教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逐渐世俗化
              D.两汉稳定的社会秩序下民众眷恋现实生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