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历史的眼光看,洋务运动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尽管如此,同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德意志统的作用与其说是针对以往的政治分裂,毋宁说是锻造一个经济上统一的民族市场,国家对经济的“保护“或干预非常突出,同时德意志民族精神在新的经济层面上得到激励与发扬。统一后的德国,在19世纪后半期的30年内完成了工业革命。将一个农业占优势的落后国家转变我哦哦一个现代高效的工业国家。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结含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同光中兴标志着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的理解。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中德两国经济发展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 2. 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使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西方国家在追求民主的思想斗争中,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到议会改革运动,无不显示出其强烈的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思想主旋律。而近代中国则走了一条与之明显不同的路。自1840年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诸多仁人志士在积极寻求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同时,学习西学,引进民主政治思想,演绎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悲壮乐章。
              (1)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了哪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条件。
              (3)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相关重大事件和学习内容分别是什么?这个过程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公杀武庚,灭奄国,开始大封建。据说,周公姬诵建立七十一国,其中兄弟十五人,同姓四十人,周子孙不是发狂生病,都有封做诸侯的权利。
                 (秦朝)从李斯议,改封建诸侯为郡县。全国分36郡,郡各辖县若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调动,防止割据互斗。郡县制确比诸侯制优良,所以成为历代不变的定制。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秦朝这一制度。
                  材料二  从1860年到1894年,慈禧当政中,国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折。也就是1884年有个中法战争,中国是不败而败,打胜了却签约。这三十四年在中国历史上叫做同光中兴,就是同治争光绪年间的中兴大业。湖南的曾国藩,安徽的李鸿章都是中兴大臣。这三十四年,就是中国在传统的、纯粹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构起了一个具有工业基础,拥有现代军事,一个接近现代的国家。原来的中国是没有工业的,但是这些年当中,构建起了初步的工业基础,而且是重工业的基础。这是了不得的贡献。
              --摘编自马勇著《甲午战争十二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光中兴的原因和表现,并结合国内外背景简要评价同光中兴。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表示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务都由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派人参加中央政府。1979年1月,邓小平在美国国会演讲时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摘自岳麓版高中课标教材《历史》必修一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领导人重视台湾问题?后来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取得了什么成效?
            • 4. 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认为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据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影响》)
              (1)材料一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据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2)根据材料二,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外贸政策及其严重后果。
                  材料三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半,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据1882年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
              (3)根据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什么问题?对此李鸿章提出了怎样的解决之道?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即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据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4)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0字左右)
            • 5. 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机构变化情况一览表。
              时  间事     件
              1861年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设立农工商总局
              1903年增设“商部”并制定各项商律
              1909年各省的代议机构--咨议局成立
              与以上行政机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
              A.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新政--预备立宪
              B.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新政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年战争--新政--预备立宪
              D.第二次鸦片战争--维新变法--辛丑条约---新政
            • 6.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安徽和安徽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与安徽有关的近代化事件有(  )
              ①安庆内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
              ②以民主和科学为指导的新文化运动
              ③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  
              ④“大包干”为农村改革揭开了序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7. 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姓名籍贯曾任官职《汉书》文摘
              息夫躬河内河阳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汉书•息夫躬传》“少为博士弟子,受《春秋》,通览记书”
              倪宽千乘御史大夫《汉书•倪宽传》“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
              终军济南谏大夫《汉书•终军传》“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朱云杜陵令《汉书•朱云传》“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后为博士”
              材料二  1200-1500年间的大学可以说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师生享有特殊权利和豁免待遇,即教学权、学位考试权和授予权,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其教学须照固定的规程进行,各科教学都须按照教会审定的课本进行。1500-1650年间,在世俗政权领导之下,实现新教教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理想,各地争分夺秒地建设新的教育机构。在1650-1800年间,教育急剧地世俗化和现代化。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已成为人所公认的原则,旧日根据标准教材照本宣科的方法已被学术报告所代替,教授要讲述具有创见性的科研成果,就非如此不可。
              --(德)F•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
                  材料三  两湖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就两湖书院改建,设学科八门,其中中西公共学四门,即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术,延聘本国教习讲授。西学四门,即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军事学,延聘东西洋各国教习讲授。学生入学后,先补习普通中学课程一年,再习专门(注:八门中选学一门)之学三年,然后派往东西洋游历一年,以广见闻。
              --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列举的这些人在哪所学府接受了最高教育?它在人才培养上体现了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德国教育不断进行着哪些变革?概述促进这些变革的社会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两湖大学堂培养人才有哪些举措?顺应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 8. 有学者认为:1840年-1895年,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以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这里所说的“中国近代观念”的代表人物有(  )
              ①林则徐         ②洪秀全           ③张之洞          ④严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百年前,因为海洋,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
              --《大国崛起》解说词
              (1)15至20世纪,人类通过海洋“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市场)”的重要事件及其意义如何?
              材料二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就控制了全世界。
              --17世纪西方政治家英国的雷莱爵士
              (2)以15至18世纪的史实,说明英国如何通过控制海洋,因而控制全世界的。
              材料三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摘自《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四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沈阳)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撒”。
              --摘自《清史稿》
              (3)依据材料三,吴元炳提出这一奏议根源在哪?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4)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竟惨败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
              (5)以上材料给你的启示如何?
            • 10. 历史事实的阐释--“西化”与“东化”
              材料一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 ,都要拿。
              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我们知道,……在明末清初以前确实有过东学西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东学西渐 ”。
              ----以上材料均摘自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问题:
              (1)联系材料一,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联系材料二,如何理解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
              (3)从“东化”到“西化”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