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 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
                 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台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阴佑之。 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时明堂覃恩,宗尹请举行讨论之事,上手札云:“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大夫。”始,宗尹建此议,秦桧力赞之,及见上意坚,反挤宗尹。上亦恶其与辛道宗兄弟往来,遂罢。沈与求奏其罪状,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及为政多私,屡为议者所诋云。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传》)【注】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②覃恩:广施恩泽。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B.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C.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D.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进”指旧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他不满而立之年就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多次贬黜。
              B.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D.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②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
            • 2.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①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①赐:子贡名。
              (1)根据对话的内容,请简要概括孔子观点。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的“贫富观”的理解。
            • 3.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属本州岛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东李广、渤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 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天保元年,本州岛复召举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高悬王爵,唯能是与。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七年,诏令校定□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向之故事,见存府合,即欲刊定,必藉众本。邢子才、魏收等并不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
              (节选自《北齐节•樊逊传》)(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同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计掾”是古代州郡的计吏。
              B.“”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C.“”是给呈帝的奏承,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楚表文草稿。
              D.古代制作竹简,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这个程序叫“杀青”,也叫“汗青”。选文中“杀青”指书籍定稿。
              (3)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逊有责任心,读书勤勉,他不想安逸地受人照顾,愿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在母亲开导下,他又全力研读典籍,并常在墙上题字以自勉。
              B.樊逊颇有文才,能把握时机,在担任临漳小史时,他钦佩县令为官清廉,就作了十首《清德颂》,受到县令的赏识,被提拔为主簿。
              C.樊逊善于策对,治国有见地,他认为国家应该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埋没人才;他认为王者之道应以礼乐为先,后用刑罚,恩威并施。
              D.樊逊能以史为鉴,处事有方,他在主持校定群书时,借鉴汉代刘向的做法,搜集种不同版本的书籍对照校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②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也。景仁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谧见而以女妻之。初为刘毅后军
                  参军,高祖太尉行参军。 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景仁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叉,深达理体,识者知其有当世之志也,高祖甚知之。少帝即位,入补侍中,累辞让,寻领射声.太祖即位,委遇弥厚。时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并时为侍中,俱居门下,同升之美,近代莫及。丁母忧,葬竞,起为领军将军,固辞。上使纲纪③代拜,遣中书舍人周赳舆载还府。九年,服阕,迁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代为领军,与景仁素善,皆被遇于高祖,俱以宰相许之。湛尚居外任,会华、昙首相系亡,景仁引湛还朝,共参政事。湛既入,以景仁住遇本不逾己,而一旦居前,意甚愤愤。知太祖信仗景仁,不可移夺,乃深结司徒彭城王艾康,欲倚宰相之重以倾之。寻复以仆射领吏部,护军如故,湛愈忿怒。义康纳湛言,毁景仁于太祖,太祖遇之益隆,景仁对亲旧叹日:“引之今入,入便噬人。”乃称疾解职,表疏累上,不见许,使停家养病。湛议遣人若劫盗者于外杀之,以为太祖虽知,当有以,终不能伤至亲之爱。上微闻乏,迁景仁于西掖门外晋鄙阳主第,以为护军府,密迩宫禁,故其计不行。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收湛之日,景仁使拂拭衣冠,寝疾既久,左右皆不晓其意。其夜,上出华林固延贤堂召景仁,犹称脚疾,小床舆以就坐,诛讨处分,一皆委之。代叉康为扬州刺史,仆射领吏部如故。遣使者授印绶,主簿代拜,拜毕,便觉疾转笃。太祖谓不利在州司,使还住仆射下省,为州凡月余卒时年五十一,日文成公。
              (节选自《宋书•殷景仁传》)【注】①高祖:南朝宋武话刘褡。下文的“少帝”“太祖”分别指刘裕的儿子刘义符、刘义隆。②射声:古代官名。③纲纪州郡中主簿之类的官员。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B.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C.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D.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古时官员遇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孝三年。
              B.宰相初为古代高级官员的泛称,后成为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C.表是占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如晋武帝时,李密给皇帝上了《陈情表》。
              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景仁少年时代就有成就一番大事的气度,司徒王谧见到殷景仁后非常赏识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B.殷景仁有才学但不写文章,聪敏而又善于思考,口中不谈义理,却能深入领悟义理的本质,高祖非常了解他。
              C.殷景仁引荐刘湛回朝任职,刘湛却嫉妒殷景仁的地位在自己之上而以怨报德,竟然勾结盗贼想要杀害殷景仁。
              D.皇上得知刘湛等人的企图后,就把殷景仁转移到东晋都阳公主居住过的府第里保护起来,刘湛等人的计谋没有得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
              ②义康纳湛言,毁景仁于太祖,太祖遇之益隆。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秦王属:叮嘱,告诫
              B.诽谤者族:灭族
              C.沛公又不受让:推让,谦让
              D.方士,旦日合战飨:犒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今君亡赵走燕
              B.唯恐沛公不秦王何以伐
              C.稍征关中兵自益敛赀财送其行
              D.以文谕项羽人之力而敝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笼络人心,重视以“柔”的政策得民心。比如召集年老有德望及豪杰之人,宣传他的政策,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
              B.刘邦知人善任广纳贤才,樊哙、张良就是他身边两个很得力的人,他们曾劝谏刘邦还军霸上,拒守函谷关,并在鸿门宴上合力帮刘邦安全脱身。
              C.《史记》多处写到鸿门宴,《项羽本纪》最详,《高祖本纪》则写得相当简略。这正体现了司马迁行文详略结合,疏密相间富于变化的笔法。
              D.《高祖本纪》是以刻画刘邦这一人物形象为主,司马迁保留了“归,立诛曹无伤”这一细节,就很好地体现了刘邦处事果断的特点。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②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6.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①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②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③坐死。由是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曰:“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太和五年,复上疏,“每四节之会,块然④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九,有删改))
              【注】①太祖,即曹操。②文帝,即曹丕。③公车司马令一职始于秦,简称公车令,掌宫南阙门(司马门)及夜间巡视。块然,孤独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善属:撰写,写作
              B.宫人左右,并为之说:同“悦”,高兴
              C.太祖大怒,公车令坐:犯……罪
              D.植与诸侯并就:前往,回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A.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B.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C.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D.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植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显现才华,而且性情随和,对所驾的车马以及平日着装也不刻意追求华丽,加之反应敏捷,深受曹操宠爱。
              B.曹植曾得到曹操的器重和勉励,同时因为出众的才华,以及身边又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辅佐,好几次差一点被曹操立为嗣子。
              C.曹植率性而为,举止旷达,不知砥砺言行,曾因醉酒而没有能接受曹操让他救曹仁 的命令,曹植虽然后来后悔了,但还是没有能够出征。
              D.曹植受到冷落和排挤后,常常自怨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几次上书,希望朝廷给自己机会,终无果,郁郁寡欢中抱病而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②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八世祖允良生期岁,淳化间盗起,举家歼焉,惟一姑未笄,以瓮覆之,得免。子才少从其父客陈咸,咸张乐大宴,子才闭户读书若不闻见者,见者咸异之。嘉定十六年举进士。时丁大全与宋臣表里浊乱朝政,子才累疏辞归。初,子才在太平建李白祠,自为记曰:“白之斥,实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报脱靴之憾也。力士方贵倨,岂甘以奴隶自处者。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其后分提禁旅,蹀血宫廷,虽天子且不得奴隶之矣。”又写力士脱靴之状,为之赞而刻诸石。属有拓本遗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诉于帝,乃与大全合谋,嗾御史交章诬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馈遗过客为入己,降两官,犹未已。帝疑之,密以椠问安吉守吴子明,子明奏曰:“臣尝至子才家,四壁萧然,人咸知其清贫,陛下毋信谗言。”帝语经筵官曰:“牟子才之事,吴子明乃谓无之,何也?”众莫敢对,戴庆炣曰:“臣忆子才尝缴子明之兄子聪。”帝曰:“然。”事遂解。盖公论所在,虽仇雠不可废也。未几,大全败,宋臣斥,诬劾子才者悉窜岭海外,乃复子才官职,提举玉隆万寿宫。帝即欲召子才。会似道入相,素惮子才,仅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上意不可夺,遂以礼部侍郎召,屡辞,不许。 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帝乃供职;子才至北关,请内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说,慰谕久之。 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
              (节选自《宋史•牟子才传》)(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B.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C.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D.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B.“”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
              C.“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象拓下来的纸本。
              D.“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牟子才少年时苦学上进。他随父亲寄人篱下,闭门读书,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B.牟子才敢于为国得罪宦官。他借为李白作记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不满,以致后来他从外地召回皇宫时,宦官董宋臣从旁阻挠。
              C.牟子才屡遭权臣忌恨。丁大全、贾似道都曾唆使御史对他诽谤诬陷,罪名分别是侵吞公款和暗结叛党,但均未能完全得逞。
              D.牟子才深得皇帝信任。他被人中伤,皇帝暗中写信给吴子明询问真实情况;度宗做太子时,就对他很尊敬,即位后给予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②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十八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②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 9. 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①内集:_____________
              ②俄而:_____________
              ③骤:_______________
              ④差: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私作群鹤舞于空中
                撒盐空中差可
              B.日中不至,则无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
              C.下车引,元方入门不顾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D.以虫蚁
                人谋而不忠乎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兄予胡儿”与“兄女”的回答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日:‘何为者也?’对日:‘齐人也。’王日:‘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有改动)  
                     注释:①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②为:于,在。  ③坐:因犯……罪。 ④ 蜀:何,什么。
              ⑤避席:离开座位。  ⑥枳:zhǐ,也就是枸橘,果实酸苦。枳和橘是不同种的,古人不明白,因而有橘转化为枳的说法。  ⑦熙:通“嬉”,戏弄。  ⑧取病:自招 耻辱,自讨没趣。病,辱。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辱(     )  缚(    )  酣(    )  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   
                    (1)晏子将使。(     )   
                    (2)今方来,吾辱之,何以也?(     )   
                    (3)晏子,楚王晏子酒。(     )(     )  
                    (4)齐人善盗乎?(     )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  
                   (1)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   
                                                                                                                                                             
                   (2)晏子避席而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这则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