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案子是这样的: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而误伤乙。按当时法律,杀人者死,甲殴父当枭首。董仲舒认为按照春秋“原心”(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甲的本意是保护自己父亲,既属于正当防卫,又本意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父亲,故只能属于误伤,而不能算犯罪。由于这种司法原则合乎以血缘、伦理、宗法、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需要,因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摘编自马勇《董仲舒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西塞罗(公元前106年一前43年)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积极从事政治活动,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散文家。他生活的时期,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西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摘编自西塞罗《论法律》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分别说明两人对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
            • 2. 材料一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意识到人口增殖快于财货增加会导致“人民众而财货寡”,希望通过“务法”、“务农”使“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认为:“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故人人贫困才会加倍努力,而“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
              材料二  马尔萨斯(1766-1834)认为人口增加导致贫困,故应减少人口,理由是人口增加的速度快于生活资料增加的速度,则“次一等的打算自然就该使人口去适应生活资料了”。马氏强调,私有制以及个人负担养育子女的责任是控制人口的最有效制度,认为公有制会导致普遍贫困,贫困救济则会创造更多的贫困人口。
              --改编自魏忠《韩非与马尔萨斯人口思想之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韩非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韩非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上述不同的相似社会背景是什么?
            • 3. 2015年1月《人民论坛》提出“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当代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文化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道德经》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
              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墨子》
              (l)依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当时的思想家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倡导“和”?在实现“和”的途径方面有哪些不同?
              材料二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聆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贵虚,陈骄贵齐,阳生贵己,孙殡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承相吕不韦集合而成)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
              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
              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 )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彼当;恒古恒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扎》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赞《藏书卷》
              材料五  然秦后两千年来,其政体为君主专制,养成大多奴颜脾膝之国民。子弟受大家族之庇荫,依赖父母,久成习惯。学术上既受文字束缚之苦,又标“受用”“默识”之旨,故缺少伦理学之训练,而理智极不发达。此乃吾族之受病处。
              --张君劝《明日之中国文化》
              (3 )据材料四,指出李赞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材料五认为儒家思想的缺陷是什么?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竹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帝圃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  
              一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
              材料二 如图所示
              我是这样一遍遍问自己下决心的: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1936年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
              一一摘自《张学良口述》
              (2)概括材料二中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
              材料三1 992年1月至2月,年过八旬的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在中国经济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很多人也都从中嗅出了巨大的机会。这期间大批主流社会精英下海创业,开创了现代企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新篇章。
              一一摘自余广珠《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下海潮》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下海潮”出现的有利条件。辩证分析“下海潮’’与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 5. “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12月19日在京揭晓。“法”字当选中国国内字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学派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基本主张。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指出“妥协”在调和当时美国国内矛盾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60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郭庆珠《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奉尧舜诸人,欲使社会返于黄金时代:道家主张破坏文化制度,成为无为之世,皆不适宜于时代之需要。墨家刻苦太甚,理想高而难行。后起之法家,则根据剧变之社会趋势,树立理想;更据现实,谋求社会之改革。自诸家势力消长而论,道家不谈政治,其徒渐少。墨家学说不合于强国之兼并政策,其徒为主义奋斗而死者亦众,渐不能与儒家抗衡。儒家常为统治者辩护,法家更积极主张扩张君权,二家易与国君接近。
              --摘编自陈恭禄《中国通史》
              材料二在不同的希腊哲学家派别中,无论是苏格拉底或是他的后继者们,除了关心道德以外,都对人类的理智,例如知识论感兴趣。而同一时期大多数中国的哲学流派的思索,都集中于人类事务的社会政治层面上,其哲学趣味主要集中于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动物的人。这种哲学趣味绝对是“人文主义”的,其实应该说是“社会”的,因为其强调社会多于个人。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家学派主张建立的理想社会模式,并分析影响其“势力消长”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先暂和希腊先哲思想的异同。
            • 7.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要求加快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请列举中国古代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材料一  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时间法律名称
              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
              1876年《河流防污法》
              1926年《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1956年《大气清洁法》
              1963年《水资源法》
              1973年《水法》
              1974年《污染控制法》
              --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2)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列举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材料二2002年全球碳排放量示意图

              --引自M-F.杜兰等编《全球化地图》(3)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评析该观点。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
              --《韩非子》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关于选拔官吏的观点。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角度分析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所谓的行省,就是“行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本来,“省”的称谓是宫禁的意思,当年设置三省,本是君权集中的体现,但是隋唐以后,省的设置脱离了原本宫廷附属机关的本意,变成纯粹的行政机构。到了金元,又进一步演变成了地方建制的代称。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根据材料,概括“省”演变的过程。
            • 9. 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环境史观认为,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对环境的简单适应和利用时代。第二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征服时代。第三阶段: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时代。请回答:
              (1)在古代社会,人类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以维系自身的生存。
              参考: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从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家畜饲养
              (2)列举中国古代论述人与自然关系(天人)问题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参考:老子:“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天行有常”董仲舒:“天人感应”
              (3)1952年伦敦大雾,造成2万多人死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集体反思。许多人认为这场灾祸源于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但也有学者尖锐指出,这是“上帝对欧洲的惩罚”,灾祸源于14一16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西方有必要来一场真正意义的文化革命。你认同上面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本小题lO分;认同第一种观点并言之成理者,得6分;认同第    二种观点并言之成理者,得lO分;只选一种)
              参考:灾祸源于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废气污水噪声、乱开采;“上帝对欧洲的惩罚”,灾祸源于14一16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西方有必要来一场真正意义的文化革命: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近代科技革命反对神权统治去思考
              (4)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工业化取得最大成就的时期,也是环境公害最严重的时期,而现今的美国却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时代。为什么美国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
              参考: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环境公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现今的美国却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源掠夺性开采并把利润高、污染重企业迁到发展中国家,甚至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等。
            • 10. 在古代中国和希腊,道德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誉(赞扬)所罪,毁(谴责)所赏,虽尧(上古贤君)不治。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均摘自《韩非子》
              (1)韩非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有些人便据此认为,他完全否认道德的作用。通过材料一的阅读,你认为这些人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材料二 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
              (2)比较材料一、二,二者治国理念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材料三 苏格拉底主张法律是人类幸福的标准,……道德规范的混乱,是由于在知识上没有确定是非善恶的标准所致。他认为,国家的法律就是体现是非善恶标准的,所以遵守法律。是一种美德的要求。
              --张宏生、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
              (3)概括材料三中苏格拉底的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上述思想形成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答,你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当如何运用或处理史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