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是在不同地点的四幅对联,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来堂上琴书润             花满阶前几席香

              ②莲座涌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   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

              ③式廓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   蔚成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

              ④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     嘉树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

              A.①园林 ②桥梁 ③寺庙 ④宅第           
              B.①园林 ②寺庙 ③桥梁 ④宅第
              C.①宅第 ②园林 ③寺庙 ④园林           
              D.①宅第 ②寺庙 ③桥梁 ④园林
            • 2.

              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月照花林皆似霰                                      
              B.但见长江送流水
              C.泪眼问花花不语                                      
              D.可怜楼上月徘徊
            • 3.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

              B.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D.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 5.
              指出下列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蛇,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
              B.我在水族馆里看到蓑鲉,竖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蓑鲉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
              C.鳞环叠合在一起,振动起来就像响板——这是一种罪恶的音乐,因为它常常是发出攻击的前奏。
              D.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
            • 6.


              俞曲园

              陶文瑜

               “花落春仍在”,这一句话对于俞樾意义非常,如果要说明俞樾或者我们必须从俞樾一生的千言万语中选出一句话来,自然就是“花落春仍在”。

               道光三十年,在京城科举复试的试卷上,有一道名为“淡烟疏雨落满天”的诗题,这是一幕笼罩着丝丝愁怨,显露了淡淡寂寞的景致;众多的考生借着这样的景致,抒发了“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情感,而俞樾意气风发写下了这一句“花落春仍在”。

               这一句话说得很有气概,也十分精神。我听说的一则民间传说,说唐伯虎一副穷书生的样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将那儿趾高气扬的文人墨客损了一番,最后大家知道了这个人原来是唐伯虎,便在他离开之前说了一句“虎去山还在”,唐伯虎不假思索地回答:“山在虎还来。”“山在虎还来”和“花落春仍在”似乎是异曲同工。

               我们不能说清楚,俞樾在写“花落春仍在”时的所思所想,我们只知道,俞樾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绝对和曲园的故事无关,因为俞樾建造曲园,已经是写下了“花落春仍在”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这一届科举,礼部的主考官是曾国藩,当时清廷刚刚和太平天国打完仗,正在恢复损伤的元气,而清王朝自康、乾的兴盛顺流而下,已经开始走向山雨欲来。在曾国藩眼里,“花落春仍在”成了弘扬主旋律的力作,因此他点了俞樾为部试的第一名。第二年有授予翰林院编修。之后,新登基的咸丰皇帝,对俞樾的才识比较欣赏,委派俞樾到河南出任提督学政。

               这是一项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工作,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呢?俞樾动了一番脑子以后,将《四书》《五经》中的句子拆开了再拼成一道考题,别出心裁是为了能够考察到考生灵活掌握的应变能力,结果不少考生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和俞樾罢官还乡“永不叙用”。

               “试题割裂经义”存的是“图谋不轨”的心思。这样向朝廷举报的,是御史曹登庸。这是一条死罪。为俞樾说情的还是曾国藩。

               历史一向同情和袒护落难的才子书生,并对曹登庸之流给予义正辞严的脸色。但反过来想一想,《四书》《五经》是范文,更是当时朝代的纲领和宪法,俞樾犯的是“大逆不道”的罪过,曹登庸不举报,别人也会举报,纵然没有人举报或者朝廷网开一面,俞樾最公式的前程,无非是从才华横溢一腔抱负的书生,成长为空怀壮志碌碌无为的官吏。

               这个转折就是“花落”,“花落”也是一种宿命。

               从京城到苏州千里迢迢,决定俞樾走上这条道路的,是与他一同金榜题名的李鸿章,江苏巡抚李鸿章,聘请俞樾担任苏州紫阳书院的讲习。而俞樾走进苏州的这一刻,也就决定了自己生命中的春天依旧灿烂并且更显辉煌。

               “门秀三千士,门高四百洲。”这是评说俞樾的一副对联,三千士说明桃李满天下,三千士包括了陆润、章太炎和吴昌硕。

               苏州人称呼俞樾为俞曲园,建造曲园,是俞樾来到苏州十六年以后的事情,这时候的俞樾已是知名学者和国学大师,方有能力在马医科购得五亩田,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小园子。而在此之前,这么一位有名的导师和学科带头人,竟居无定所,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知识分子相对还是比较清贫的。而同为曾国藩门下的李鸿章已是声名显赫的达官贵人了,因此民间有“李少荃拼命做官,俞曲园拼命著书”的说法。

               曲园是一座书斋园林,书斋园林的特点是园以人传,而一亭一廊,一水一石更像是线装书的字里行间。

               曲园之中,俞樾讲学和会客的厅堂名为“春在堂”,依旧是“花落春仍在”的情绪,但这时俞樾已经明白了对他来说,人生的春天不是仕途功名,而是笔墨纸砚。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半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安安稳稳,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俞樾写自己的句子,现在刻成抱柱对,挂在“春在堂”上了。


              (1) 解释下列词语。


              景致:                                                                      

              义正辞严:                                                                     

              大逆不道:                                                                   


              (2) 指出下面句子所包含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清王朝自康、乾的兴盛顺流而下,已经开始走向山雨欲来。 

               答:                                                                      


              (3) 俞樾命名“曲园”厅堂作“春在堂”时,依旧是“花落春仍在”的情节。试分别说明此句中“花落”“春仍在”的含义。


               答:                                                                      


              (4) 曾国藩是与俞樾一生关系密切的人物。试概括曾国藩两次出手的情况和原因。


               答:                                                                      

                                                                                           


              (5) 文中画线的“生命中的春天”“人生的春天”各比喻什么?(不超过10个字)结合全文,试说明俞樾所作“春在堂”的一副抱对从哪两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一生?(不超过40字)


               答:(1)                                                                    

                      (2)                                                                        


              (6)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为这篇散文的线索,“花落春仍在”在文中多次出现,起了很好的照应作用,使全文脉络十分清晰。   

              B.俞樾在试卷上写下了“花落春仍在”这一诗句,喻指大清王朝元气大伤,但仍气数未尽,故得曾国藩赏识。   

              C.“山在虎还来”和“花落春仍在”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都表现出有才能的读书人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情绪。   

              D.俞樾对科举试题的改革,目的是为国选才,可是,连这样改良主义的行为,清朝统治集团也难以认同。   

              E.将李鸿章与俞曲园作比较,目的是批判李鸿章的为官之道,弘扬俞曲园的治学精神。 


            • 7.

              下列各句从修辞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 8.

              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手法?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2)他们是带工老板的机器。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A.(1)比喻(2)比喻(3)借代
              B.(1)借代(2)借代(3)双关

              C.(1)借代(2)比喻(3)通感
              D.(1)比喻(2)借代(3)借代
            • 9.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 10.

              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
              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C.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
              D.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