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粉墨王侯”谭鑫培
                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一大流派谭派,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
                在谭鑫培之前,尽管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但草创时期的京剧杂有汉(腔)、京(腔)、秦(腔)、昆(曲)、梆(子腔)的特点.至谭氏时代,他以天纵之资,“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序),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
                谭鑫培对京剧的众多行当都有重要影响,尤以对老生行的影响最大.谭氏以前,老生行由“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创立了一种兼济壮美(气势)、优美(韵味)的整体性风格.程、余时代,正值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对慷慨悲壮、充满阳刚之气的唱腔高度认同.因而这一时期的老生唱腔,古朴简练,圆洪庄重,平正无巧,拉长声,翻高唱,放悲音,直腔直调,激越饱满.应该说,程、余、张完成了京剧唱腔的第一次创制,但总体上仍不出以气势取胜的范围.随着京剧自身的演进和成熟,当时已经出现壮美(气势)和优美(韵味)分流演进的趋势.谭鑫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集长庚、二奎、九龄等人之长,广泛地从小生腔、青衣腔、大鼓腔、皮影腔中吸收营养,进行旋律、节奏的巧妙变化,使京剧从“老三杰”诸腔杂陈的阶段,走向音韵声腔统一、“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时期,迈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一步,“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皮黄以来,谭氏一人而已”(陈彦衡<旧剧丛谈》),实在不为过誉.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考察,谭是继程长庚之后奠定京剧国剧地位的关键人物.程长庚之前或同时期的北京舞台,既不乏一些名伶名角,同时也是一个诸腔杂陈、多派竞争的时代,京剧还没有定型,尚有徽派、汉派、京派之分;同时昆曲、梆子等剧种也常和京剧同台争胜,还不能说程长庚身后的京剧就已经具备了他派艺术无可比拟的宗主地位.但历史的偶然性赋予了京剧一种历史的机缘:在程长庚身后又出现了一位能将徽、汉、京融于一体的后继者谭鑫培.谭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上至太后、皇帝、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各个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清末的北京街头,到处是对谭派唱腔的众口模仿:“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此后的百年光景,京剧迎来了一个高度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新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谭鑫培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将社会加于艺人身上的“下贱”意识大大扫除,有力推进了京剧艺术的职业化.在谭氏之前,艺人社会地位很低,艺人群体对自身社会地位也缺乏基本的认同.如享有盛名20年的郭宝臣终身不灌唱片、不教徒弟、不留影像,自谓“不愿自误误人”.即使是有“伶圣”之称的程长庚晚年也要让长子出京“寄籍正定,事耕读”,反映出其内心也不以演艺为高尚行业.但谭鑫培却从不把自己当“戏子”,即便是在王公大臣面前也不卑不亢,不以执业梨园为贱,还开创了世家梨园的传统.“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这是百年前一代文坛骁将梁启超对谭鑫培的赞誉.伴随着百年来京剧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伶界大王”谭鑫培之名,不仅没有消散于历史尘埃之中,反而熠熠生辉,至今回响不绝.
              【相关链接】
                ①谭鑫培早年曾演武生,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手矫健稳练,所以无论演靠把戏、箭衣戏或折子戏,都能做到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炼…所演各剧,在剧词和表演艺术上多有加工改革之处.又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他面形清癯,因此不常演王帽戏;演《定军山》的黄忠,不戴帅盔而戴扎巾,都是为了掩其所短而发挥其所长. 
                                                                                       (百度百科)
              ②谭鑫培是我国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其创始的谭派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京剧艺术流派.他亲手培育了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三位京剧大师.此外,他还主演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里面表演了自己的京剧拿手片段. 
                                                                                  (《北京青年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简要概括了谭鑫培对京剧做出的巨大贡献--开创流派、使剧种成熟,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B.谭鑫培以天纵之资,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从而完成了京剧的创立.
              C.在“气势”“韵味”两种风格流派分流演进的过程中,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
              D.文章结尾引用了梁启超先生对谭鑫培的赞誉,梁先生的话不仅赞扬了谭鑫培在京剧界声名远扬、影响深远,而且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E.文中大量使用了京剧专业术语,这不仅是行文的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传主在京剧方面的建树),而且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文章多次提到程长庚,这对写谭鑫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谭鑫培在奠定国剧地位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请简要回答.
              (4)你认为谭鑫培能够超越前人,在京剧艺术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张岱年:士林楷模
                  ①在《张岱年自传》前,他亲笔题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言有物而心有恒.”这完全可以作为张岱年一生的写照了.以下一些小事可以使我们对张岱年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1982年,张岱年与他的一个学生、清华大学的刘鄂培教授有过一次谈心.刘教授回顾往事时,说到自己在前半生的历次运动和改造中饱受磨锉,如今已经像河床中的鹅卵石一样,没有了棱角.而且还感叹道,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的.为了能够不随波逐流又不丧失良心,刘教授说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像铜钱一样,内方外圆.张岱年听了这番话,沉默良久,提起笔来写下了“直道而行”四个字.刘鄂培教授看过这四个字,深感惭愧,他说:“岱年师与我有相同的坎坷遭遇,他的胸襟如此广阔,精神境界如此高尚.这四个字体现出他的刚正性格,亦即岱年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③张岱年为人谦虚谨慎.即使是对于《中国哲学大纲》这样一部得到学界公认的名著,他也总是会自觉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几次修订,每次书写序言,都会明确地指出书中的缺陷.你可以感觉到他的这种谦虚决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完全发自其内心的.
                  ④张岱年生活非常简朴,在衣食住行上从不讲究.他几次迁居,住房都很狭窄,而且房中几乎都堆满了书籍.每次有客人去拜访,走进他的书斋,几乎找不到地方可以坐下.以至于大陆以外的学者像台湾的陈鼓应等拜访张岱年时,对如此大师竟居于这样的陋室,深为惊讶,后来甚至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可据说张岱年对此从不抱怨,好像挺满足,也很习惯的样子.
                  ⑤张岱年的穿着也是极为朴素,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大学问家,好像只是一位平凡的老者,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他的一个学生曾忆道:“有一次我到他家去看望他,在路上碰到了张先生,张先生正好从小商店里买好了馒头之类的食品拎在手里走回家,张先生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一位誉满海内外的大学者做着普通老百姓最平凡的事情,我想张先生这样恐怕在国内外学术界是少见的.”
                  ⑥张岱年对于中国哲学史料的熟悉,凡是熟悉他的人都赞不绝口.他的一个弟子曾回忆: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十分熟谙,每提及历史上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材料,都能够做到背诵,从先秦到近代,先生如数家珍,使听课者感到先生对祖国优秀的哲学文化遗产充满了感情!每当张先生开始背诵时,教室里便鸦雀无声;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出一片轻轻的唏嘘声”.
                  ⑦张岱年为人诚恳,对后学的培养和鼓励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张岱年作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向他求教、请他审阅文章或者求他为自己的著作作序的人不计其数.他对此从不会拒绝,对于求教的稿子总是会认真修改,这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工作,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可见对于后学一片爱护、提携之心.张岱年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时候,吸引了很多学者和学生来听课.中国人民大学有位教师叫姜法曾,很认真地听张岱年的课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后来姜法曾把听课笔记做了细致的整理,张岱年后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便是以这个笔记为基础完成的.不幸的是,这位姜老师因为劳累过度,英年早逝,后来张岱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时候,就把大部分稿酬送给了姜老师的遗属,其余部分则购书送给每一个听这门课的学生,他自己则分文不取.
                  ⑧季羡林与张岱年在清华时是校友,工作后又在北大是同事.两人友谊深厚,相互了解也深.季羡林曾在为刘鄂培的《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作的“序”中说,自己“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并称赞张岱年“他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决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为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相关链接】
                  张岱年(1909-2004年),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文化理论家.为中国现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哲学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国学网)
                  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影响及于国外,对于世界文化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选自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岱年先生在《张岱年自传》前亲笔题写的评价自己一生的几句话,表现了他自强不息、好学深思的为学与为人的品格.
              B.台湾学者陈鼓应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一事,突现了作为一代著名学者的张岱年先生生活上的简朴.
              C.“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出一片轻轻的唏嘘声”,这里的“唏嘘声”表现了听课者对张岱年先生非凡的记忆力的赞叹.
              D.张岱年先生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文化对外国文化有吸收也有巨大贡献,但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E.季羡林在为刘鄂培的文章作的“序”中,既赞赏刘鄂培对张岱年为人的“心仪”,也从其他方面对张岱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文章的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选择“一些小事”来写哲学界的泰斗张岱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张岱年被称为“士林楷模”,他的为人处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
                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
                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
              “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
                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相关联接:
              (1)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
              (2)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迹近“汉奸”“卖国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面对新中国“苏联式”的学科建制和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学保留法律系,且只讲授苏联社会主义法学的现实,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
              B、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学观念是以孟德斯鸠理论为基础,由杰斐逊等人在实践中完善的.曾在美国留学的梅汝璈曾执着坚持这些法学信念.
              C、以季羡林等人的遭遇为参考,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但是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这使他遭受了精神的孤寂.
              D、梅汝璈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梅汝璈的观点和作品被误解和曲解.
              E、在长达两年半、人类司法史上规模罕见的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孤军奋战,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分别处以相应的惩罚.
              (2)作为一位法官,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的题目“孤寂的大法袍”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窗昏晓送流年
              --追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童庆炳先生
                  2015年6月14日,北京的天空澄碧如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离去了.先他而去的妻子曾恬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自己的老伴儿:“他一直是个‘努力型’的人…他在10年前  就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画了蓝图:写哪几本学术书,写哪几本小说,上午工作几个小时,下午工作几个小时,写的书名叫什么…也说退休后要加强锻炼,一周多爬一次香山,等等.他说,人如果有工作做,又有能力做,是福气;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能有创造性地做,那就是人生的大享受,是大福气.”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创始人黄药眠先生去世,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危难之中,童先生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与程正民老师一起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使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谷,并跻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
                  与他一起奋斗的学生们都记得被称为“四大战役”的学术创新活动:1986年到1992年,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西比较文论研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卷,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中西比较诗学著作;1990年到1994年,完成国家社科“85规划”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心理美学丛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1993年到1994年,撰写出版具有开拓性的“文体学丛书”和“文艺新视角丛书”;1990年到1997年,编写出观念更新的《文学理论教程》等教材,至今仍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
              “团队学术成就的取得,靠的正是坚硬如钢的顽强意志、毅力.北师大文艺学学科正是先后凭借黄药眠先生和童庆炳先生两代统帅的统领,建设起了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时为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的王一川说.
                  童先生在学术上通达开明,善于包容不同的见解,是学界素来称道的.他常常告诉学生,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没有什么可怕的,千万不要视若洪水猛兽,关键是开放而有自己的主见,容纳新知而又有消化之功.
              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童庆炳曾诚恳地指出,现在的文学理论界有种风气,认为西方的理论一定比中国的高明,因此不加辨别地搬用、套用西方理论,直接造成很多文章内容空洞,下定义者和推论者多,分析现实、讲道理者少,这不可取.西方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与我们有很大差异,我们可以有所借鉴,但绝不能照搬照抄.
                  作为作家型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出版过两部长篇小说《生活之帆》和《淡紫色的霞光》.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联合开设了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童庆炳不仅担任了总导师,还为学生开设了“创作美学”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得益于童先生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也是他将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
                  在中国当代文坛,作家通常不把文学理论家当回事,理论家一般也对作家不服气.但在童先生看来,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是认知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是理性的、逻辑的,后者是审美的、直感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它们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彼此向更高水平发展.越是名作家的创作就越需要严格的批评,因为他们的作品影响很大,读者对他们期待很高.所以评论家不仅对艺术负有责任,而且对社会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评论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学理念、生活信念和社会理想.
                  多年之后,人们还不时回忆:他学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流畅而不急切,精细而不烦琐,理性而不艰涩,论点阐释必结合实例分析,追根溯源之后又有理论提升.虽然是理论课,他却有许多贴近生活的比喻,他的声音回旋于静空,在学生们的心里形成共振.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是启功先生赠给童庆炳先生的墨宝.窗外绿树成荫,窗内书香迎面.想必,童先生是欢喜的.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依然会延续这样的日子.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靳晓燕)
              相关链接:
                  ①童庆炳,1936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童庆炳是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莫言、刘震云、余华、迟子建等知名作家都曾是他担任总导师的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的学生,其中莫言、刘震云等在当时就已成名,其他的大多数则在学习期间起步,在毕业后才逐渐成为“大腕”作家.
                  ②童庆炳确认了文学的审美品质,把文学创作看作一种以审美活动为核心的精神活动后,还从社会现实、心理美学、社会学、文体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诸视角,在与古今中西各种文学理论的对话和沟通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着自己以“审美特征”为中心的文学思想,而创建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艺学理论体系.
                                                         (吴子林《童庆炳与中国审美论文艺学的创构》)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童庆炳及其学术团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的一系列著作,具体而充分地表现了他们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
              B.童庆炳认为西方的文学理论并不比中国的高明,他对当时的文学理论界照抄照搬西方理论的风气提出了批评,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对其适当借鉴.
              C.文章引述童庆炳的妻子曾恬对丈夫的描写和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王一川对童庆炳的评价,侧面表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和学术贡献,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
              D.针对当时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互相轻视的现象,童庆炳认为,评论家对艺术和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家应该比作家具备更高的素质.
              E.“一窗昏晓送流年”是对童庆炳学者生活的诗意描述,但其中也流露出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一代学术泰斗离世的深深惋惜之情.
              (2)童庆炳为把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建设成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童庆炳“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对他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童庆炳在文艺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瘼.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蛮貊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己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抵制之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
              (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寂静钱钟书
                                                         周灿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圆日墓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悉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于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海.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升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息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2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声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列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
              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2)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3)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深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 7. (乙)实用类文本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一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裁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2)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柽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农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 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子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会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則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丁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來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釆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冋答.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些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面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试想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个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任何与评价.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大人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报警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然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军的飞机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次日清晨,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将会在次日,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务必严加戒备.”果然不出所料,23日开始,日军连续空袭仰光,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
                  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同年12月,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
                  抗战八年,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建立了身后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陈纳德受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说的,“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
                  陈纳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中文大字.(摘编自赵家业《陈纳德》)
              相关链接
              ①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他斩钉截铁地说:“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百度百科)
              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体现,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的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
              ③1990年,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    
              A.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
              B.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三十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陈纳德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
              C.陈纳德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抗战立下赫赫战功,自己也从一名退役上尉成为闻名全球的“飞虎将军”.
              D.作为一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陈纳德曾经登上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
              E.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作出杰出的贡献,因此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
              (2)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3)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为什么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