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荷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选自《2012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3)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1)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2)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3)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8〕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1)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2)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3)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4)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想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2)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嘶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1)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
              (3)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光,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 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一株草,还有这充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⑪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满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节)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2)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    
              (3)文章第⑪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 7. 塔上的树
              易云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壮硕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是有阵阵凉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乌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鸟亦有情,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个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
              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着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下身退下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 ①    (扎、长、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 ②    (连、缠、拧)在一起.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 ③    (挂、沾、滴)在上面,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万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
              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用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垒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僵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了.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正是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依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他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略有删节.
              (1)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    
              (3)请为第六自然段空缺处分别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
              (4)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5)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你出新的题目.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叙写了作者探访路上的树的所见所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含了一定的哲理.
               B.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用“这幅山水泼墨“比喻塔和树构成的风景.
               C.第5自然段中“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表明人类屡屡冒犯自然,揭示了要保护生态平衡的文章主旨.
               D.本文从视觉、听觉角度,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富于灵性的鸟雀,表现了作者它们的理解和尊重.
               E.本文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描绘了“世外桃源”一般的详细生活和自然风光,语言平实简明.
            • 8.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俊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而且看上去好像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依然完好无损.那么猜想他们去年果然是为之下了工夫的,从设计到施工,从材料到工艺,细致周到不遗余力.因此你不论是饶有兴味驻足端详,还是换个角度短暂一瞥,就一只鸟巢而言,及其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那只去年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是要检查它们一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地震、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和修筑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是在第三棵水杉,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屑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那只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像到那卧室小居里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的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么.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1)“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3)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
              (4)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 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
              ②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3)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4)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云南看云 沈从文
              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了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的来欣赏它的美丽了. 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它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  而在这美丽天空下,人事方面,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其余平常小职员、小市民的脑子,成天打算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那个真正的多数人,还似乎毫无意义可言的.
              近两个月来本市连续的警报,城中二十万市民,无一不早早的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个颈脖昂酸,无一人不看到过几片天空飘动的浮云,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得失的忧心罢了.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给我们云南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观众人数多,批评好,正说明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我意思是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象是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应当怎么办?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脑子都不用,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做讲演的、写不高明讽刺文的、习理工的,玩玩文学充文化人的….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我们如真能够象卢先生那么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的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我以为这才像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正因为这个民族是在求发展,求生存,战争已经三年,战争虽败北,虽死亡万千人民,牺牲无数财富,可并不气馁,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壮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像人一点!我们责任那么重,那么困难,所以不特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作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份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所以我觉得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
              1940年
              (选自《沈从文随笔 生之记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改)
              (1)“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句中“俨然”的含义是    ; 就文章结构而言,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作者希望“我们”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目的是什么?答:    
              (3)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答:    
              (4)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答:    
              (5)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