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诗词曲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是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魏古诗、乐府诗等,其特点是不讲究对仗、平仄,用韵自由,《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古体诗
              B.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绝句从形式上看是四句,分五言、七言两种;律诗从形式上看是八句,但还有一种排律
              C.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按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中调、小令,按段数不同又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其中双调词最为常见,以两宋成就最高
              D.曲又称“词余”“曲子词”,盛行于元末明初,包括杂剧和散曲,《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品,“六月雪”成为冤狱冤案冤情的代名词
            • 2. 下列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它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温柔敦厚”等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B.南朝人萧统编订的《古诗十九首》,大多采集自民间创作,因此作者姓名不可考.后人把它们奉为无言抒情诗的典范,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
              C.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大多情怀慷慨、爽朗刚健,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创作成就最大的是建安七子
              D.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宋人别出蹊径,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追求平淡的诗歌发展方向
            • 3. 下列人物描写片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描写的是哪个人物?
                  ①“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作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②他却带少年喜事得来的脚疯痛,回到了家乡,把所积蓄的一点钱,买了一条六桨白木船,租给一个穷船主,代人装货在茶峒与辰州之间来往.
                  ③“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④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
                   ②     ③     ④    
            •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故有“诗三百”之称;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诗六义”;“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是民歌,是《诗经》中最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部分
              B.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担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写的一篇序
              C.巴金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家>是巴金的代表作,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线,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形象
              D.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总角”指代少年时代;《兰亭集序》中的“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赤壁赋》“七月既望”中“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望”则指农历每月十五
            • 5. 下列表述正确的-项是(  )
              A.《祝福》中“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句,运用倒装句式,突出了祥林嫂没有讨到一点东西的悲惨遭遇,表现了鲁镇人们的冷漠无情
              B.老舍,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样子》等.他曾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C.《红楼梦》第五回隐喻含蓄地将人物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其中《枉凝眉》一 曲,就是专门咏叹贾宝玉和薛宝钗爱情悲剧的
              D.“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已的弟弟为“舍弟”.“令”是敬辞,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 6. 下列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年,岁在
              .(永和是年号,癸丑是干支,年号和干支均为中 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B.十五弹箜篌,十六诵
              .(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值一般经书.)
              C.壬戌之秋,七月
              .(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D.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王某记.(临川,王安石的字,《临川先生文 集》即以字命名文集的.)
            • 7. 请问下列语言出自哪位人物之口?在横线上填出人物的名字.
              A.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红楼梦》)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红楼梦》)
              C.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待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边城》)
              D.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和谐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哈姆莱特》)
              A.       B.       C.       D.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诗圣”杜甫写了大量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而“诗仙”李白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B.“杂剧”是元代流行的戏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清时的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
              C.法国的巴尔扎克创作了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其中有《欧也妮•葛朗台》等;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是位诗人,他推动了十四行诗的发展
              D.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开启了现代主义的先河,他的作品《应和》被称作“象征派的宪章”;而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重要诗作有《当你老了》
            •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都出自《呐喊》
              B.《雷雨》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经典和里程碑.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反映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C.《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
              D.《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著名悲剧之一.剧情讲的是英国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英国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
            • 10. 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对《红楼梦》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得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
              黛玉由落花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词》,令人想到一个高洁多情而又孤独绝望的闺中少女形象.宝玉听了,不觉为之痴倒
              B.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忽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他此时又带了七八分醉,又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胧着双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刘姥姥因为喝多了酒,吃了油腻食物,大泻一阵后,晕乎乎地走到宝玉的卧房,看到精美的床帐,便歪身睡倒,酒气臭气熏了一屋.幸亏袭人发现,及时收拾妥当,才没被宝玉知道
              C.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可从此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
              D.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众人都道:“有理.”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
              凤姐答应来宁府协助办理丧事,心中早就清楚宁府管理不善的病症,因此来到宁府便因人治事,因事治人,对症下药.众家人奴仆无不小心谨慎,认真办事,对凤姐也无不怨声载道.
              E.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娟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
              这段文字选了第九十七回,说的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命紫鹃找出旧日题诗的绢子,撕扯不动,就撂在火盆上烧了.紫鹃悲愤交加,却见不到贾母、宝玉等人的踪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