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以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道家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B.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宋江起义、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黄盖等。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心灵的纯净。
            • 2.
              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乞骸骨意为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B.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对方母亲称令堂.
              C.“举孝廉”中的“举”,“辟公府”中的“辟”,“公车特征”中的“征”是汉代的选官制度,即“征辟制”.而“拜” “转”“出”则都表示官职的提升.
              D.“小子”在古代为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 3.
              下列有关所学文本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词人和他的战友们,这是一群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B.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江河、北岛、顾城、舒婷等人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C.在论证观点时,《劝学》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师说》则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D.荀子认为学习的人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世称靖节先生.几次入仕,深感官场污浊,终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
              B.荀子,名况,春秋末期思想家,他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性善”的思想,著有《荀子》一书.
              C.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著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名篇.
              D.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著有《变形记》一书.
            • 5.
              指出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劝学》是《荀子》里的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是说,陶渊明问赴徭役的人路有多远,表现了他急切回家的心情.
              C.《原毁》是唐代散文家兼诗人韩愈针对当时毁弃人才的现象而写的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意在揭示原来的毁谤.
              D.《逍遥游》里提到宋荣子、列子是为了衬出庄子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 6.
              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词是唐朝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朝进入了词的全盛时期.词按照长短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还可以称为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
              B.荀子,春秋时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人性本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劝学》就是一篇勉励人们学习的佳作.
              C.《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等口号.
            • 7.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生活在朋党斗争十分激烈的唐中叶后期,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四十六岁死于郑州。
              B.李商隐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优秀的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C.《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其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高昂,给人迷惘的感觉。
              D.《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从对偶上看,这首诗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
            • 8.
              下列句子中所含的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元嘉,宋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年号一旦确立一般不轻易更改,历代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B.“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指兄弟,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词。古代时如果一家中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往往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
              C.“扪参历井仰胁息”:参、井,均为星宿名。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与地上的州城相对应,称为分野。
              D.“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
            • 9.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字子长,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B.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文学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主要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或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情调感伤,著有《珠玉词》.
              D.《老人与海》的故事和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渔夫桑地亚哥是小说浓墨重彩塑造的经典“硬汉”形象,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象征;而“大海”、“鲨鱼”则象征着神秘的命运与不可知的世界.
            • 10.
              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B.“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论语》《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C.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墨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在中国曾经辉煌。
              D.商鞅讲“法”,申不害讲“术”,慎到讲“势”,韩非子把法治、术治、势治融为一体,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