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1)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
              (3)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
            •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 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丞相,写作此诗时正值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之际。
              (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在全诗中的作用。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②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③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
              (1)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
              (2)试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 4. 古代诗歌阅读
              悲陈陶①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②。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②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1)本诗以一“悲”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请结合这首诗谈谈杜甫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
            • 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②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1)本诗题咏台城,也有凭吊六朝古迹之意,诗中“六朝如梦鸟空啼”一句含义隽永,此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妙?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 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
              (1)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请从“净”“染”中任选一词,作简要赏析。
              (2)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要赏析。
              (3)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1)诗歌的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行路难》多是古人感慨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作,此篇中诗人感慨“行路难”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
            • 8.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②洛中:指古都洛阳。
              (1)刘诗中“山形依旧枕寒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2)请概括第二首诗中颔联的内容。
              (3)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临江仙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②一蓝:形容江水的清澈。③兰桡:兰舟。④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1)“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2)“遥闻妃瑟泠泠”句中的“遥闻”该如何理解?
              (3)请简要赏析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咄咄:《世说新语•黜免》中记载殷浩被废后,“终日恒书空作字”,有人偷偷观察,发现写的是“咄咄怪事”四字。
              (1)本词上阕是如何写景的?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2)本词下阕抒怀顿挫有致,试梳理作者的情感层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