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昭君怨
              (宋)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栏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伺处是京华?暮云遮。
              【注】①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②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1)“昭君怨”是这首诗歌的    
              A.宫调        B.词牌          C.曲牌        D.题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春来雪尽、佳节花期,烘托愉悦之情。
              B.上阕“倚栏干”自然过渡到下阕,天衣无缝。
              C.结尾化用李白诗句寄托客居之思,不露痕迹。
              D.全词表现词人内心愁苦,却不着一“愁”字。
              (3)赏析这首词曲折有致的构思特点。
            •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早行
              (宋)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本诗颔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    的特征。
              (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锦里:成都地名。航:小船。
              (1)诗歌的颔联营造了    的氛围,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    的人(至少写出两点)。
              (2)这首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试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 4.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我国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比”手法。诗中的“舅姑”和“齐纨”分别指什么?请具体说明。
              ①舅姑:    
              ②齐纨:    
              (2)针对朱庆馀诗中期待和不安的心情,张籍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 5.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其后问题。
              王昭君
              [唐]白居易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知宫里时。
              王昭君
              [清]刘献庭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
              【注释】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
              B.白诗写汉皇一直想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昭君容颜是否依旧。
              C.刘诗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
              D.刘诗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
              E.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并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
              ②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意”的。
            • 6. 时读下面龚自珍的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
              少年击剑更吹箭,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料想。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
              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
              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况味。
              D.这两首诗既豪宕激越,又沉郁悲慨,都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炽热的情感。
              ②两首诗都运用了“剑”“箫”的意象,这两个意象也被认为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结合这两个意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形象?
            •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无名氏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车驾言迈”属古体诗。
              B.“所遇”二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
              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命也应该尽早打算。
              D.“奄忽”二句所表达的主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致。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 8.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此词作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是作者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②萧瑟处:指遇雨的地方。
              (1)“定风波”是这首词的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虽然只写了生活中遇雨的一件小事,却表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令人回味。
              B.序文中说,同行的人在雨中很狼狈,只有作者气定神闲,泰然处之,反映出他不同常人的胸襟气度。
              C.“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句子尤其精彩,不但写出了面前的风雨,也暗示了人生的“风雨”。
              D.这首词上下片分工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兼议论,体现出词人清晰的思维脉络。
              (3)结合苏轼的身世和本词的写作背景,品析词中画线句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填空题目
              夜到渔家
              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1)这首诗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渔民生活的一个侧面,刻画了一幅    的图景。
              (2)“春风动草衣”句写得尤为传神,是因为    
            • 10.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翠微:指齐山上的翠微亭。②“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留,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③牛山:“(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1)诗中的:“佳节”指“    ”节。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
              B.“菊花”用典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
              C.“落晖”即是夕阳西下,喻人生迟暮之境。
              D.诗中的用典既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又丰富了诗的内涵。
              (3)评论家认为此诗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文本,加以简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