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九日水阁
              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这首诗作于宋英宗平治二年(1065年)秋,诗人时任右仆射。
              (1)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一联内涵丰富,说说你的理解。
              (3)古人评价这首诗“咸得于自然”,试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赏析。
            • 2. 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
              汪  莘
              《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①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②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文的“有虞”也同此意。③陈隋:南朝陈、隋朝。
              (1)本词上片对月的描写和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
              相似”句对月的描写相比,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2)有人说下片“忆在无怀天上……万古没成亏”几句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①注:本诗写于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1)请分析首联中“惊”字的作用。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请结合后两联简要分析。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玉楼春•题上林后亭
              欧阳修
              风迟日媚烟光好。绿树依依芳意早。年华容易即凋零,春色只宜长恨少。
              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萼小。樽前贪爱物华新,不道物新人渐老。
              (1)简要赏析“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萼小”对春景的描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和概括。
            • 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①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后人常借指歌女。
              (1)词的上阕作者主要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晚春景象的?请简要分析。
              (2)文末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1)此词体现了苏东坡怎样的人生态度?
              (2)本词在表达上有多种特色,试着分点赏析。
            • 7.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听说古时月
              汪莘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①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
              ②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文的“有虞”也同此意。
              (1)本词上阕对月的认识和苏轼的《赤壁赋》中“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句对月的认识有何不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慨?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拟秋怀诗
              清•蒋士铨
              文字何以寿?身后无虚名。
              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
              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
              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
              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
              入隐出以显,卓荦为光明。
              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
              【注释】①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②卓荦:卓越,突出。
              (1)下列各项与本诗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典论•论文》)
              B.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杜甫《偶题》)
              C.夫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臣仆。(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
              D.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其二》)
              (2)阅读下面赏析《拟秋怀诗》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首诗虚词的运用能于虚处传神。“确”“当”“苟非……谁复”“庶几”等词,曲尽其妙地表现出作者的口吻、神情,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诗作的思想内涵。这段文字对《拟秋怀诗》中虚词表达效果的分析略显空泛,请任选一个虚词,对其“于虚处传神”的特点加以具体赏析。
              (3)《拟秋怀诗》中除“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这一观点外,还有哪一主张对你有所启发,请结合你的阅读或写作体验加以阐释。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泾   溪
              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①乐天:指自居易,字乐天。②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③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1)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做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