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注】①一向:一晌,片刻,一会儿。
              (1)这首诗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简析。
              (2)请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九日水阁
              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这首诗作于宋英宗平治二年(1065年)秋,诗人时任右仆射。
              (1)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一联内涵丰富,说说你的理解。
              (3)古人评价这首诗“咸得于自然”,试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赏析。
            • 3. 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
              汪  莘
              《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①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②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文的“有虞”也同此意。③陈隋:南朝陈、隋朝。
              (1)本词上片对月的描写和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
              相似”句对月的描写相比,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2)有人说下片“忆在无怀天上……万古没成亏”几句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在抒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时,诗人的情感富有变化而有层次。请结合本诗的具体词语对此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在所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 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①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后人常借指歌女。
              (1)词的上阕作者主要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晚春景象的?请简要分析。
              (2)文末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1)此词体现了苏东坡怎样的人生态度?
              (2)本词在表达上有多种特色,试着分点赏析。
            • 7.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听说古时月
              汪莘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①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
              ②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文的“有虞”也同此意。
              (1)本词上阕对月的认识和苏轼的《赤壁赋》中“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句对月的认识有何不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慨?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
              (宋)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结合词的上片,简要概括词中“吟啸者”的形象特点。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9.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
              ①夭夭:木少盛貌。②于归:指姑娘出嫁。③蕡:音(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
              (1)《诗经》普遍使用赋比兴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2)这首诗表达了先秦时期人们“美的观念”,请简析一下这种“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
            • 10.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黄河
              明末清初•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注】①作者曾遭诬陷入狱。②翻,反而。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这首绝句模仿黄河边淘金者的口吻。
              (1)两首诗都写了黄河险峻的特点,各有何用意?
              (2)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风格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诗体现的不同诗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