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容闳:睁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
              李响
                  1828年11月,容闳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南屏小村,与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领的澳门一水之隔,相距不到4英里。当时,容闳的哥哥进了私塾走“正途”,家里实在没钱再供容闳,只好送7岁的他去学杂费全免的澳门洋学堂。容闳上的是教会学校,1840年,容闳还因鸦片战争爆发一度辍学。
                  18岁那年,教会学校的布朗校长因身体原因要回美国,临行前他在班上说,想带走几名学生赴美深造,如果有愿意的就站起来。当时是1846年,美国立国仅仅70年,如此年轻的异邦,远在大洋彼岸,十几岁的孩子哪敢未经父母同意去“送死”?良久的沉默之后,容闳站了起来。他想亲眼看看书本上那个精彩的新世界。
                  1850年,容闳在美国慈善组织资助下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他是耶鲁大学乃至所有美国大学里第一个中国毕业生,其画像至今悬挂在耶鲁校园中。近代史学者雷颐评价,如果说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精英”阶层“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那么容闳这个农家穷小子,就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草根”。
                  1855年,容闳学成回国。在香港,容闳结识了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但不久容闳发现太平天国远不是自己想象的理想国,他大失所望,落魄离开。
                 1863年秋,容闳到安庆拜见了曾国藩。此次相见,曾国藩断言:“以汝目光威棱,望而知为有胆识之人”。容闳早年立志要促成的官派留学生计划,现在终于有了位高权重者支持。于是,他向曾国藩陈述他的计划,果然获得首肯。曾国藩与李鸿章几次联名上奏同治皇帝,1872年春得到批复后,任命容闳为出洋副委员,主抓幼童选派和监督事务。
                  1872至1875年间,一共有四批共120名幼童出洋。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回国安排工作,现在看来简直是做梦也难得的美事,但当时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洋鬼子的“野蛮番邦”,并且一去就是15年。容闳就从自己的老家香山和周边村县入手,挨家挨户动员。报名的幼童几乎没有一个是世家权贵之弟,大多出身寒微,也许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豁得出去”。
                  幼童一到美国就如鱼得水,以惊人的速度克服语言障碍,成为各校中最优秀的学生。容闳采用了前卫的管理方式,让幼童两人一组分散居住在志愿报名的当地家庭,使孩子们感受到家庭温暖,并且更加迅速地融入美国社会。
                  然而,中美之间巨大的文明落差必然导致孩子们做出“大逆不道”之举,他们脱了长袍马褂穿西装,胆子大的还剪了辫子,跟主人去教堂受洗信“异教”,见了清廷留学生长官不行三跪九叩之礼。朝中保守派听说幼童在美被容闳纵容得“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纷纷主张撤回留学生。
                  第一批幼童眼看就要大学毕业,现在撤回功亏一篑。几尽绝望的容闳在美国文化界、政界奔走求助。母校耶鲁大学的校长波特亲自起草信件致清政府总理衙门;容闳的一位牧师朋友谒见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格兰特立即修书给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本心并不想断送留学项目,但保守派的强势意见使他左右为难。恰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 1881年6月,奕列举留学生四大罪状,上奏光绪撤回学生。当年8月,近百名“幼童”洒泪登船。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获得耶鲁学位,其余皆半途而废。
                  这些留学生回国初期因“奇装异服”、“不识礼仪”,饱受排挤和谴责,被随意发配到与所学专业根本不搭边的行业。所幸他们在外收获真才实学,且互相照应提携,若干年后,他们成长为转型中国的中坚力量。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开国总理唐绍仪,交通总长梁敦彦,外交家欧阳庚,还有多名加入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殉国。容闳送出去的学生,归来后无论才干、见识、人品,都堪称一世俊杰。
              (选自《文史参考》2012年第7期,有删改)(1)联系全文,分点概述容闳在官派幼童留洋项目中做了哪些努力。
              (2)作者详细记述官派幼童留洋项目的始末,这样写对表现传主有什么作用?
              (3)容闳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他的经历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近的一天
              马尔克斯
                  星期一清早,天气暖和,无雨。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六点钟就敞开了诊所的门。他是一位没有营业执照的牙科医生,每天总起得很早。他从玻璃橱里取出一只还在石膏模子上装着的假牙,又把一束工具放在桌上,像展览似的由大到小摆好。他上穿一件花衬衫,颈部扣着一只金扣儿;下穿一条长裤,裤腰扎一根松紧带儿。他腰板硬实,身材细瘦,目光不轻易东张西望,像个聋子似的。
                  把所用的东西准备好后,他把磨床拉向弹簧椅。坐下来磨假牙。他好像没有考虑他在做的事情,手脚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着,即使不使用磨床也一刻不停地蹬着踏板。
                  八点过后,他停了一会儿,从窗口望了望天空,看见两只兀鹰在邻居家的屋顶上沉静地晒太阳。他一面想着午饭前可能又要下雨,一面又继续干他的活计。他的十一岁的儿子的反常的叫声把他从专心致志的神态中惊醒:
              “爸爸!”
              “干吗?”
              “镇长问你能不能给他拔个牙?”
              “告诉他,我不在。”
                   他正在磨一只金牙,把牙拿到眼前,眯着眼睛察看着。他儿子的声音又从小小的接待室里传来。
              “他说你在家,他听见你说话了。”
                   牙科医生继续察看着那颗金牙,直到把活儿做完,把牙放在桌上后才说:
              “好多了。”
                  他又踏动了磨床。接着从一个小纸盒里取出一个安着几颗牙齿的牙桥,开始磨金套。那纸盒里盛着等着他做的活儿。
              “爸爸!”
              “什么事?”
                  他的神情依然如故。
              “他说你要是不给他拔牙,他就让你吃子弹。”
                  他停下蹬踏板的脚,①把磨床从椅子前推开,把桌子下面的抽屉拉出来,驳壳枪就放在抽屉里
              “哼!”他说,“让他进来对我开枪好了。”
                  ②他转了一下椅子,让自己面对大门,一只手按着抽屉沿儿
                  镇长出现在门口。
                  镇长已经把左脸刮光,右脸却有五天未刮了,看去又肿又疼。牙科医生从他那双黯淡无光的眼睛里看出,他准有许多个夜晚疼得不曾合眼了。他用手指把抽屉关上,温和地说:
              “请坐吧。”
              “早晨好!”镇长说。
              “早晨好。”牙科医生说。
                 当用具在沸水里消毒的时候,镇长把脑袋靠在了椅枕垫上,觉得好多了。他闻到一股冰冷的气息。这是一间简陋的诊室:一把旧木椅,一台脚踏磨床和一个装着圆形的瓷把手的玻璃橱。椅子对面的窗上挂着一幅一人高的布窗帘。当听到牙科医生走到他身边的时候,镇长脚后跟蹬地,张开了嘴。
                 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把他的脸扳向亮处。察看过损坏的臼齿后,用手谨慎地按了按下颌。
              “你不能打麻药了。”
              “为什么?”
              “因为牙床化脓了。”
                 镇长望了望他的眼睛。
              “好吧。”他说,露出一丝苦笑。牙科医生没有说话。他把煮用具的浅口锅端到手术台上,用凉了的镊子把用具夹出来,动作还是不慌不忙。然后用脚尖把痰盂挪过来,又在脸盆里洗了手。做这一切时,他一眼也不看坐在椅子上的镇长。但是镇长却紧紧地用眼睛盯着他。
                  那是一颗下牙床上的智齿。牙科医生叉开双腿,用热乎乎的拔牙钳夹住臼齿。镇长双手抓着椅子的扶手,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脚上,觉得腰部一阵透心凉,但是他没有叹气。牙科医生只是扭动着手腕。他没有怨恨,更准确地说,他是怀着一种酸楚的心情说:
              “中尉,你在这儿杀了二十个人了。”
                  镇长感到下牙骨上发出一阵咯吱声,他的双眼顿时涌满了泪水。但是直到确知牙齿拔下来他才舒了一口气。这时,他透过朦胧泪眼看见了拔下来的牙。在痛苦之中,他觉得那颗牙齿是那么古怪,他怎么也不理解那五个夜晚会使他受到那般折磨。他把身子俯向痰盂,嘴里喘着粗气,身上渗出了汗水。他解开了军衣扣,又伸手到裤兜里摸手帕。牙科医生递给他一块干净布。
              “擦擦眼泪吧。”他说。
                  镇长擦了擦眼。他的痛苦减轻了。牙科医生洗手的时候,他看见了残破的天花板和一个落满灰尘、挂着蜘蛛卵和死昆虫的蜘蛛网。牙科医生一面擦手一面走回来。
              “你要记住,”他说,“回去要用盐水漱口。”
                  镇长站起来,没精打采地行了个军礼,大步向门口走去,军服的扣子也没扣。
              “给我记上账吧。”他说。
              “给你还是给镇公所?”
                 镇长没有看他,关上门,在铁栅栏外面说:
              “都一样!”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300篇》,有删改)【注】①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百年孤独》.其作品以描写混战动荡条件下的平民生活见长。
              (1)结合上下文,简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牙医怎样的心理状态?
              ①把磨床从椅子前推开,把桌子下面的抽屉拉出来,驳壳枪就放在抽屉里。
              ②他转了一下椅子,让自己面对大门,一只手按着抽屉沿儿。
              (2)小说在叙述中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认识及理由。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顶着橡树的牛犊    索尔仁尼琴一生跌宕起伏,因对斯大林的不敬而劳改8年,因处女作获赫鲁晓夫批示发表而声名鹊起,又因诺贝尔文学奖流亡国外20年,晚年回国后还因对叶利钦批判和对普京的赞誉而饱受非议。无论被推崇还是被鞭笞,他永远只为“正义”说话,挥舞着“战笔”,为国家的前途开出“良方”。
                  1965年,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发表给他带来巨大声誉。这部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小说引起重视,主要在于索尔仁尼琴提出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人对人的不人道、人类心灵中的邪恶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主题。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小说遭到公开批判。1967年,索尔仁尼琴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的和秘密的检查制度”,而苏联作家协会通过了谴责他是苏联作家叛徒的决议。1968年写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个政治犯特别收容所的长篇小说《第一国》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症楼》,均未获准出版。无奈之下在法国发表,两部作品一问世,立刻获得了国际性声誉。1969年他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这引起国际上一些著名作家的抗议。
                  随着作品在欧洲的出版,索尔仁尼琴在世界文坛的声誉日隆。1970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代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受到苏联当局的警告:出去后就别想再回国。没有选择主动流亡的索尔仁尼琴致信斯德哥尔摩,出于个人原因放弃诺贝尔奖。1973年,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在巴黎出版,集中体现了索尔仁尼琴反对强权和暴力、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思想,继承了雨果和托尔斯泰的人文传统,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4年后,作为国际知名人士的索尔仁尼琴还是被迫出走他乡,从联邦德国,瑞士一直流亡到美国。
                  美国当局以为他不喜欢极权主义,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可以利用他的影响力,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揶揄苏联。1974年2月的美国《时代》周刊上,索尔仁尼琴被拍成了卡什镜头下的海明威一样。线条坚毅而粗犷,面部稀疏的白色胡渣和沧桑的皱纹,像一只老狮子,副标题是“从艺术家到流亡者”。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但他们惊恐地发现,索尔仁尼琴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他始终是一个异见者。在一次受邀出席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他在演讲中不认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有着普世价值,称美国陷入了庸俗的物质消费主义,这样的言论让邀请者很尴尬。事实上,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牛犊那样,横冲直撞。
                  1994年,受叶利钦总统邀请回到俄罗斯,原来遭禁的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归来的他发表了一连串抨击时政的言论,让当局异常难堪,1998年拒领叶利钦颁发的圣安德列勋章。在索尔仁尼琴心中没有权威,只有正义和真理。叶利钦在回忆录中写道:“索尔仁尼琴的笔是受上帝指挥的。”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说:“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俄罗斯,之所以能产生像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等伟大的文学巨人,其原因就是有这样一群具有“强烈的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并在普通百姓中获得广泛支持。也因如此,1994年之后的索尔仁尼琴一度被视为俄罗斯未来的先知。“他能得到俄罗斯百姓认同主要是在于他的使命感,在大家不敢说的时候他说了真话。”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文学专家陈建华这样评价索尔仁尼琴。
                  2007年俄罗斯国庆节,索尔仁尼琴获得了俄罗斯国家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全世界成千上万人把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
              (摘编自《索尔仁尼琴:俄罗斯良知》)    【注】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2008年).苏俄著名作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1970年,他以揭露抨击苏联时政的《古拉格群岛》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当局驱逐出境。1994年返回俄罗斯,1997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俄罗斯国家奖。2008年逝世,享年89岁。被誉为“俄罗斯良知”。
              (1)本文开头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2)索尔仁尼琴为什么被誉为“俄罗斯良知”?
              (3)材料中几处引用别人对索尔仁尼琴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4)“顶着橡树的牛犊”作为文章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4.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孤独者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由于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引起传统观念和势力的阻挠。先是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后来又加上政治势力,都对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进行排斥和反对。科学被卷进了政治。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旁的两把椅子是空的,没有人敢靠近他。他这样一个物理学家,被视为危险分子,他的周围充满了敌意。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正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对德国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他公开宣布终生不再回德国。
                  爱因斯坦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在一个为军国主义的暴行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上,有93个科学家签名,另一个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只有4个人签名,其中之一,就有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家庭和朋友也并不能成为他心灵的栖息地。爱因斯坦从不按传统习俗行事。传统习俗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而爱因斯坦的工作首先要求他的却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所以,他身上有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他常常忘记带家里的钥匙,即使在结婚当天,婚礼结束后,他和新娘返回住所也不得不喊房东开门。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头发蓬乱,以致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装束依然不变:一件浅灰色的毛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笔,甚至连面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
                  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他创立的理论十分深奥,只能使当时很有限的少数科学家感到激动,但是他的名字却在文明世界家喻户晓。他对自己造成的这种现象困惑不解。他说:“我有过好主意,其他人也有过。但是我的幸运在于被接受了。”
                  社会公众如同洪水暴雨似地对他表示关注使他感到困惑。人们想会见他,陌生人在大街上会停步向他凝视和微笑,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写信给他,甚至他身上的东西,哪怕一颗扣子,也成了别人的圣物。以色列人民还请他去当总统。他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受到这种关注,为什么要把他作为与众不同的人突出出来。
                  一头卷曲的白发,一件普通毛衫加一只烟斗,加州理工学院人人都知道这个形象是谁。由于要求他写自传的人络绎不绝,爱因斯坦只好要求冯。卡门想个办法让他避开。卡门为他在洛杉矶奥列薇拉大街安排了一个住处,那是条艺术街,街上行人以留长胡子、穿羊毛衫而远近闻名,因此,他走在大街上从未碰上过麻烦。结果谁也没有认出这个人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后来他同爱尔莎结婚。她喜欢招待朋友到家里来喝茶,有时为了让爱因斯坦休息一下也会叫他下楼和他们一起聊天。他的回答往往是粗暴的声音:“不!不!我不!再这样打扰我,我简直受不了了!”爱因斯坦并不需要这些,他需要的是宁静的思考,而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他差不多独自生活在小阁楼里,那才是他自己的天地,他在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全身心地和他研究的宇宙结合为一体。
                  1955年4月18日,76岁的爱因斯坦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在昏迷中含糊又痛苦地用他的母语急促地说着什么,这是他最熟悉最自然的语言,也是心底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
              (1)第五自然段说“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应如何理解?
              (2)简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爱因斯坦的“孤独”的。
              (3)作者不写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却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爱因斯坦“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晚年雷诺阿    
              肖复兴   
                  ①在法国戛纳的家中,晚年的雷诺阿,枯叶一样萎缩在轮椅上,那情景会让所有看到的人感到吃惊。雷诺阿本来个子就矮小,萎缩在轮椅里显得越发的瘦小,银须飘飘、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样子,实在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印象派的伟大画家雷诺阿。
                  ②雷诺阿47岁开始患病,70岁时已经半身不遂,无法行走,只好坐上了轮椅。就是这样老病缠身的雷诺阿,内心却依然如同一座火山一样,充满那样旺盛的创作力。作画时,他要把画笔绑在手臂上,穿着类似医生白大褂一样的画衣,衣服上沾满了油彩,显得脏兮兮的。他的手臂如同枯枝,骨节变形的手指上长满节瘤,贴着胶布,缠着绷带,每画一笔都要比一般人费劲了不知多少倍,为了免去换画笔的麻烦,他不得不使用同一支画笔,每用完一次油彩后,在旁边的松节油里涮一涮,接着再画。画架前的那种老迈、迟缓与艰难,和画面上画出的那些明亮的色彩,那些充满生气的人物,那些几乎都是阳光照透的树木花草湖水的景物,对比得那样的醒目,甚至触目惊心,似乎有意在展示人生艰难与美好的两种面貌。
                  ③特别让人吃惊的是,雷诺阿的一双眼睛,竟然是那么的明亮。已经是一个快80岁的老人了,居然还能有这样明亮的眼睛,实在是奇迹。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明亮的眼睛,才让他洞悉世界,将他所画的这个世界一样的明亮起来吧?
                  ④一个瘫痪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画笔要绑在手上的画家,还能够画出这样多的画作,实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这需要才华,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更需要对于命运斗争的信心和力量。命运对于每个人其实都会有阴阳两面,这两面其实就是都会有成全你的一面和折磨你的一面。一般人,很容易在前一面春风得意,而在后一面垂头丧气。雷诺阿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在面对后一面的时候,没有垂头丧气,而照样昂起了头来,依然把画笔绑在手上作画。在这样的倔强面前,命运再桀骜不驯,也对你垂下头来。
                  ⑤这样的命运考验,早在雷诺阿37岁的时候,就已经来过一次了。那时,他右手腕骨折,无法握笔作画,他不甘心,不服输,用左手作画,照样让命运向自己垂头。那时候,他画出的《海女》《抱着猫打瞌睡的女子》,都获得好评。所以,当这一次,命运更沉重的打击到来的时候,他一样坦然面对。
                  ⑥所以,晚年坐在轮椅上的雷诺阿对朋友说:“我这样足不能出户,真是幸运,我现在只有画画了!”对于这样在我们平常看来是不幸的事,他没有抱怨,却称自己:“我是个幸福的人。”
                  ⑦雷诺阿说得最为让人吃惊的是“画画是不需要手的”这句话。画画怎么可以不需要手呢?雷诺阿对于他所钟爱的绘画艺术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他只是想强调,当病痛的折磨使得他的手无法直接自如挥洒的时候,他可以用眼睛,用心,一样能够创造奇迹。
                  ⑧有意思的是,晚年雷诺阿画的大多是女人的身影,那里的女人无一不是肥硕的,健康的,美丽的;而且,无不都是像小孩子一样天真的,清纯的,活泼的;每一个人,每一株树,每一棵花草,都是那样的金光闪耀。在《音乐会》这幅画中,雷诺阿画了两个肥硕的女人正在穿衣打扮,准备去听音乐会,那两个女人占天占地,占满整幅画框,满怀的喜悦之情,几乎要把画框冲破。看画的人似乎能够听见那动人的音乐,也能够听见来自雷诺阿心中的那动人的心曲。那种心曲的主旋律,不是悲伤和哀怨,而是对日常平易而琐碎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是战胜病痛和困难的达观和乐趣,是生活的希望和期冀。让人感受到,似乎越是艰难的生计和不如意的生活,越是老迈的病身和苍凉的心态,越是让雷诺阿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彰显他敏感而张扬的心。
              (选自《格言》2012年第11期,有删改)(1)请简要分析第①段中“枯叶一样萎缩在轮椅上”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雷诺阿为什么说“我是个幸福的人”?
              (3)文中多次写到“吃惊”一词,有何作用?
              (4)从雷诺阿的艺术创作经历中,你能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 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很现代的叶圣陶
              [香港]彦火
                  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老,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林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
              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
                  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作为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叶圣陶在1923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11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
              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
                  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
                  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地,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他写了不少作品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文笔练达,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年夏,叶圣陶老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的是黄沙岭的夜景。好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田园风景画!1980年中国内地刚开放,相信叶老也为中国崭新形势所鼓舞,所以心情是愉快的,冀望祖国大地展现出一派和平、丰美而欣欣向荣的景象。
              (选自2013年1月《光明日报》,有删改)(1)文章开头对叶圣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叶圣陶送自己一帧《西江月》条幅?
              (3)为什么说叶圣陶是“很现代的?
              (4)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请根据全文,请分条概括。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南怀瑾:谜一样的国学大家
              周为筠
                  1918年,南怀瑾出生在浙江乐清古村。他从小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后来在他家附近的一座庙里自学,这让他一辈子与佛结下不解之缘。在这幽静的古庙里,南怀瑾除精研四书五经外,还遍及诸子百家,在这遗世独立的世界里过着宁静的读书生活。
                  十七岁,南怀瑾到浙江国术馆习武。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这时,抗战烽烟四起。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南怀瑾也想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去杀敌报国,他毅然辞亲远游入川,到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担任武术教官。
                  当教官时,南怀瑾经常外出寻仙访道,结交名人,为求深入研究佛法。抗战胜利后,他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对佛理有了更为精深的研究。1947年底,南怀瑾回到阔别九年多的故乡,并隐居在西子湖畔。
                  1949年,伴随解放军一路南下,归隐山林的南怀瑾本已闲散入定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但是南怀瑾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尽管不满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却不会跳出这个营垒反戈一击。1949年2月28日,南怀瑾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地尺身买好去台湾的船票。船到台湾基隆,回想出逃的狼狈经历,他感慨万千吟出:“三百年来养士潮,为何文武尽皆逃。”其实在1947年他曾回过老家,同家人商量,全家一起走。但南怀瑾最终没有说动父亲。他只好辞别了年迈的双亲和妻儿,离开家乡。他本打算自已先去台湾安顿好,再把全家老小接过去。谁知道这一去之后,亲人分离,生死两茫茫,直到双亲辞世他也没能见上一面。“父母在,不远游。”深受传统文化教育熏陶的他,对于自己一直未能尽孝而一直耿耿于怀。
                  在台湾,南怀瑾刚来时是一个无名小辈,迫于生计,做起了船运生意;但南怀瑾是秀才出身,不懂经营之道,又经常接济一些从大陆来的落魄流亡者,加之商船被国民党政府征用,终落得一贫如洗,南怀瑾不得不拖儿带女栖身于基隆一个陋巷中,一度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
                  不久,南怀瑾举家迁居台北龙泉街。这里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吵吵嚷嚷,喧嚣终日。但南怀瑾充耳不闻,仍能安贫乐道,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
                  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经济逐渐走向繁荣;但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文化沙漠”里需要一种理念和精神来支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南怀瑾的学问才有了市场。
                  随后,南怀瑾受聘于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原来他讲课太受欢迎,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这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南怀瑾急流勇退。
                  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父子的邀请下,到高雄空军基地演讲,蒋介石听后感慨万千,即命令成立“复兴中华文化委员会”,请南怀瑾主持工作,但南怀瑾却婉言谢绝了。
                  1969年,南怀瑾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东西精华协会”。课室里挂着南怀瑾自撰的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1985年7月4日,南怀瑾离开台湾,乘机抵达美国。1986年,南怀瑾在华盛顿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古稀之年的南怀瑾,常因思乡夜不能寐,于是独自起身西望故园。泪眼婆娑地吟咏道:故园西望泪潸然,海似深情愁似烟。最是梦回思往事,老来多半忆童年。
                  在美国稍安定,南怀瑾便与大陆家乡的朋友们联系上了。1990年2月25日,尹衍梁代表南怀瑾到上海签订了中外合资建设金温铁路的协议书。修铁路只是南怀瑾毕生的一个愿望,他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借用宋儒张载的话来说,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世纪初,南怀瑾又在太湖边的一片芦苇荡兴建起太湖大学堂。他就在这里居住、讲课。
              (1)南怀瑾对国学的继承与发展做了哪些方面的事情?请简要概括。
              (2)南怀瑾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文章在材料组织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组织材料有什么好处?
              (4)作者所说的南怀瑾“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一代演员”于是之    ①我记得十年前的一天,于夫人李曼宜大姐突然打来电话,告知老于病危。我立即赶到医院,与李大姐一起商量善后。我提了个建议:在送遗体火化前,先将灵车开到首都剧场门前停留五分钟,让老于与他心爱的剧场告别。
                  ②但天佑是之,他奇迹般地逃过一劫。不过身体每况愈下,由失忆而失语而失去感知,很快就离不开医院的二十四小时护理。李大姐每天下午到病房去陪老于,老于无语,只是有泪。
                  ③然而,李大姐是坚强的。她1月20 日晚七时许打来电话,平静地对我说:“老于今天下午5时19分走了,已经商定不去八宝山,就照你的建议,24日火化前先把灵车开到人艺转一圈,让老于与剧场告别。”
                  ④于是之和首都剧场,但愿这能成为一个让一代代戏剧人感奋的戏剧童话。清华的梅校长有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而是大师之谓也。”剧场何尝不是因大师而放出异彩!
                  ⑤2006年5月16日,香港话剧团在首都剧场演出《倾城之恋》,演完谢幕,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动情地在台上对观众说:“香港话剧团能在首都剧场演出,瀑感荣耀,因为伟大的于是之、朱琳、英若诚曾在这个舞台上献艺。”
                  ⑥于是之最后一次在首都剧场演戏,是1992年7月16日的《茶馆》告别演出。老于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倾吐了他的感受。他自觉这场戏演得不太好,却又偏偏受到了热烈欢呼,整篇文章成了他的“忏悔录”。最后他这样写道:“卸装完了疲倦极了,剧院用车送我回去。在首都剧场门口,没想到还有观众等着我。千不该,万不该,再疲倦也应下车和他们告别,但我没有这么做,一任汽车走去,每想起这件事来,我总谴责自己。”
                  ⑦老于在这里故意隐瞒了一个细节:在车上还坐着我和剧院一位年轻干部,车开到门口时见有一群观众等着,那位年轻干部怕老于体力不支,便招呼司机“别停车”,司机说:“不停车还不容易。”老于立即轻声说了一句:“可我们就对不起观众了。”车里一片沉默。我想,老于是有意识地略去这个细节的。
                  ⑧有次我送老于一张贺卡,上边写着:“祝你健康!因为除了健康之外,你什么都不缺。”他回答我说:“我还缺文化。”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
                  ⑨他有篇文章叫《幼学纪事》,劈头就是这样一句:“我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文章里写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苦读经历,也记述了一位与他同住那个大杂院里的老郝叔,文中一段深情的文字就是献给这位苦命的洋车夫的:“老郝叔又早已作古。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就化为乌有。他奔波一世,却仿佛从未存活过人间。”
                  ⑩后来剧院排演《骆驼祥子》,于是之主动申请扮演剧中的洋车夫老马,他从内到外地描摹他心中的老郝叔,老马的那场篇幅不大的戏,成了全剧的华彩乐章。通过老马的舞台形象塑造,他给“无碑无墓”的老郝叔,在舞台上立起了一座丰碑。
                  ⑪《幼学纪事》曾入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于是之作文,大俗近雅,很耐读,而他的书法更受人称道。l985年他给我写了个条幅,用汉碑体写了“宁静”两字,下边用行书作跋:“道明同志嘱书,录石门碑以求正,汉碑初学,有辱所命,企谅。于是之。”他为什么要学写汉碑呢?因为其时他准备在谢晋筹拍的《赤壁大战》中演曹操,他知道曹操当年是写汉碑的。
                  ⑫于是之在《一个演员的独白》中说:“我们所创造的形象必须是一个文学的形象,美术的形象,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而于是之所创造的程疯子、老马、王利发、魏勒等角色,就是“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
                  ⑬黄宗江先生著文谈于是之,标题是“一代演员”。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这个崇高称号的。
                  ⑭1897年3月28日,病中的契诃夫与托尔斯泰,就人死后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托尔斯泰持肯定态度,契诃夫持怀疑态度,我当年写《契诃夫传》写到这一段时,只是不持立场地作了介绍。听到于是之死讯后,我突然想认同托尔斯泰的想法:人,死后因为灵魂还存在而获得永生是可能的。
                  ⑮2013年1月20日17时19分,于是之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于是之的新的生命又开始了。
              (节选自《演员于是之》,王宏韬、杨景辉编,有删改)(1)文章第⑤段引用了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2)⑥⑦两段中,作者是如何处理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3)文中说“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于是之对文化的不倦探求,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作者认为,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一代演员”这个崇高称号的。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一代演员”内涵的理解。
            • 9.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骆家辉:一英里梦想
              岑伯宁
                  提到61岁的骆家辉,总有两个离不开的话题,一是他的华裔血统,二则是“美国梦”。
                  “100年前,我的祖父乘蒸汽船到了美国华盛顿州。他在一个白人家庭当佣人,这户人家距离州长官邸不到一英里路程。我们家族用了一个世纪,才从那幢当佣人的房子搬到了州长的房子里。”“我的父亲骆荣硕在二战爆发前加入美国陆军,战后回到西雅图,开了个小杂货铺,在美国扎下根来。”这是骆氏家族的转折点,也是他整个人生的开端。
                  骆家辉1950年出生于西雅图,上幼儿园前,骆家辉还不会讲英语,因为家里人只说台山话;在幼儿园时,他还因为不爱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员打了手板。现在,他喜欢喝星巴克的摩卡咖啡,有时还亲手调制,并用流利的美式英语与记者畅谈咖啡文化。
                  1968年,骆家辉考上耶鲁大学。几年后,又取得了波士顿大学法学学位。因为出色的法学教育背景,骆家辉受聘在华盛顿州金县的检察院办公室工作。1982年,成功竞任华盛顿州议会众议员。1996年更是以58%的优势选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州长--而该州只有约5%的亚裔人口。这也是骆家辉第一次完成他的家族百年来的“一英里梦想”。“骆家辉就是美国梦的主角。”在1997年的国情咨文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此评价骆家辉的当选。时隔12年,这一评价被另一位民主党总统奥巴马重新复述了一遍。“骆家辉懂得‘美国梦’,他令‘美国梦’鲜活起来。”2009年,已离任州长近6年的骆家辉正式宣告复出,就任奥巴马政府的商务部部长。
                  “我的成功,大概要归功于我的家庭教育。”骆家辉在接受采访时提及,“我们家庭的基本理念就是重视教育。作为第二代移民,我的父母从祖父那里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华人在美国创业的艰辛,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影响了我。我对自己的华裔身份非常自豪。”
                  在华盛顿州长任上一年多后,骆家辉才和祖先的家乡第一次发生了联系。1997年10月,骆家辉以私人身份开始了自己的寻根之旅,借道香港回台山祭祖。对新任州长的骆家辉来说,这多少有点“衣锦还乡”的感觉。他和夫人先乘车来到了水步镇,再按照台山的习俗,下车扛着大烧猪,点了香烛拜祭祖先。对骆家辉来说,返乡祭祖,也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另一个开端。从这一年开始,骆家辉开始为中国高层所熟知。他在北京受到了江泽民的接见。在骆家辉访华之前,中美关系正处在由低谷趋向缓和的敏感期,他的寻根之旅,也因此被媒体评论为“中美关系融冰的一次试探”。《香港商报》则报道说,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高官几乎每次访美时,都会与骆家辉见面。也许,这种源于血统的关系,使得骆家辉成为中美两国关系特殊的“润滑剂”。
                  骆家辉言谈温和,态度理性,尤其注重家庭生活,完全符合传统的在美华人形象。但一旦涉及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问题,他的言谈就会变得格外谨慎。骆家辉说过:“我以我的中国血统而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骆家辉曾感慨地回顾了自己年少时如何想做“标准的美国人”而挣脱中华文化影响的心路历程。整个青少年时代,他既要面对教师要求的“美国化”,又要面对父母的“努力往同拉”--有的时候,骆家辉希望自己的午饭能像美国同学一样带烤苹果派,而不是米饭。他挣扎得非常痛苦,甚至为此和父母关系紧张。成年以后,他才开始在热爱美国的同时,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他意识到,亚洲移民因为人种原因,很难像大部分欧洲移民那样被完全同化,华人实际上永远摆脱不了“美国人”前面的“华裔”二字。
                  尽心尽力维护和争取美国利益的言谈和行动,相信会一直伴随着骆家辉的外交生涯。
              【注】:骆家辉(1950.01-),美籍华裔政治家。民主党党员。2011年8月1日就任美国驻华大使。曾任华盛顿州州长,商务部部长等职。
              (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析标题“一英里梦想”的含意。
              (2)文中写骆家辉“返乡祭祖”这一细节有哪些作用?
              (3)骆家辉说“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骆家辉为祖先自豪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他自认为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
              (4)从幼年到成年,骆家辉对中美文化的态度,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这些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邓亚萍升职记
              大为
                   国庆节前夕,昔日“乒乓女王”、37岁的邓亚萍完成了人生又一次华丽转身--正式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厅级女干部。
                   在众多转型从政的女运动员中,邓亚萍无疑是最成功者之一。邓亚萍的“当官”跟她的很多前辈不同,她并不仅仅是担任体育行政管理领域的职务,早在一年半前她就已经进入了国家机关,担任的职位是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一年后的今天,邓亚萍又正式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短短三年内,邓亚萍完成了“三级跳”。
                   北京奥运会前一年,邓亚萍正式担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大家习惯把干练的她称作“奥运村村长”,应该说那时的邓亚萍已经悄然开始了从体坛到政坛的角色转变,但是她的工作毕竟没有脱离体育行政管理领域,一切看上去就是那么理所当然。
                   去年4月,邓亚萍出人意料地被调到共青团北京市委担任副书记,团干部的历练必将让她的仕途前景更为广阔。在那时,邓亚萍就多次表示,团的工作对她来说是新领域、新工作、新角色,自己要多向大家学习和请教。在新岗位一直很忙,加班加点是常事,还经常开会到半夜一两点,为此邓亚萍深有感触地说,“从共青团的工作来讲,我们总结了这么一句话,就是‘白加黑’,‘五加二’,就是每周一到五要工作,同时还经常加班加点……”
                 “尽管非常忙,但我从新集体、新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扩大了视野。”回忆起刚刚从事共青团工作时的那段日子,邓亚萍感慨地说,从体育系统转到共青团工作,尽管换了工作,但自己的工作对象还是青年人。  “我是运动员出身,不怕吃苦,注重团队协作配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就像乒乓球双打,你的搭档如果发挥不好,你一定要鼓励她,否则她会越打越糟。”
                 “她总是那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特别善于交流、沟通。”与邓亚萍接触过的一位志愿者由衷地称赞。的确,邓亚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工作角色转变速度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在国际奥委会工作多年,国际视野和国际概念使我更了解外国人的思维和文化,这也是我的优势。这些对于加强团组织对外交流、合作、沟通都很有好处。”她说。在邓亚萍看来,交流非常重要。“与体育系统相比,共青团组织更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我要真正地面向社会,面向不同的人群,适应他们的需要。我希望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同时带来新的东西。”
                   9月25日,邓亚萍正式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人民搜索董事会认为,曾经的“乒乓女王”、剑桥经济学博士、国际奥委会官员和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经历了几次成功的大跨度人生转折,尤其是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拼搏、进取精神,以及她本人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将使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的人民搜索网在国内外资源拓展方面获得巨大推动力。
                   不过邓亚萍升迁,得到的不光是鲜花和掌声,也有关于“隔行如隔山”的质疑,有网友说:“谷歌的创建者佩奇和布林学的是计算机和数学,百度的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是计算机硕士,腾讯的主要创办人马化腾和网易创始人丁磊都是学计算机的……邓亚萍是剑桥的经济学博士,但她了解计算机相关学科和互联网规律吗?”
                   13年前,24岁的邓亚萍带着4枚奥运金牌退役,此后她用了整整11年时间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先后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同时,在求学期间,邓亚萍进入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那是她“仕途”的真正起点……
              (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1)从邓亚萍的仕途“三级跳”中,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哪些优秀品质?
              (2)这则新闻是报道邓亚萍升职过程的,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追述她的苦读经历?
              (3)邓亚萍升迁,得到的不光是鲜花和掌声,也有她能否胜任人民搜索总裁一职的质疑。你认为她能胜任吗?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