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访谈录     记者:“全民阅读”今天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从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近10年。今天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我们做得怎么样?
                   邬书林:我认为现在态势很好,中央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活动健全,经过10年努力,全民阅读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现在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农村甚至高墙。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
                   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如何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好好总结前10年的经验。
                   记者: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邬书林:把全民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对阅读的功能、意义,阅读的本质给予进一步的认识。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阅读的本质是要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两者并行不悖。
              今天我们要很好地用阅读这个工具来提升国民素质,用全人类的图书把中华民族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记者:对于全民阅读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和民众已有共识,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邬书林: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阅读,而是要把全民阅读持久深入、实打实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几年的两会,我都联合政协委员上交“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0到6岁是阅读的启蒙阶段,使儿童通过阅读养成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找到快乐;6到12岁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使孩子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12到18岁是巩固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打好这三个基础,终身阅读才有可能,活到老、学到老才有坚实的阅读习惯基础。专家学者要为整个国家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表率,同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从近年调查情况来看,国民阅读率虽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较慢。您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
                   邬书林:对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文盲率是34%,最近这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文盲率是4%.解决阅读问题首先要解决文盲,我国的文盲问题才刚刚解决,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我坚信孩子的阅读率会越来越高。其次,现有的阅读率的统计指标还要进一步完善。要把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数据也纳入其中。第三,我国的国民阅读率的确亟待提升。
                   不过,现在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阅读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的人数大增。我最近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不要以为通过手机阅读就不是阅读,不要以为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就不好。相反,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根据美国所做的一项统计,网络时代科学家的阅读量比原来增长了25%,普通民众也增加了5%.因为不需要跑图书馆了,买书便宜了,看书更方便了。所以,既要重视传统阅读,更要关注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两者并行不悖。我相信,随着阅读意识的提高,阅读设施的完善,阅读氛围的浓厚,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赶上先进国家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邬书林认为全民阅读经过10年的努力有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国家重视程度,还是全民参与程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B. 邬书林在总结经验时主要从对阅读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上做出了总结,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人的修养的。
              C. 记者由李克强总结在“两会”上说的“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切入问题,准确恰当,并且突出了时效性和针对性,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重视。
              D. 邬书林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随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超过先进国家的。
              E. 记者与被采访者邬书林就全民阅读的情况以及经验等问题展开了访答,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引人深思。
              (2)邬书林认为要提倡全民阅读,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3)邬书林对全民阅读相关问题的回答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4)邬书林认为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原因是什么?请从个体角度谈谈如何提升阅读率。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杜可风我不要停在过去的电影    “我立志考个Ph.D(哲学博士学位),不是卖薄饼,不是骑摩托搏出名,而是在教育上有所贡献,为社会的下一代穿针引线。”视频里,戴眼镜的大男孩跟在女教师身后,一路“碎碎念”,直到结尾。这是杜可风执导的微电影《香港仝人--2014》。
                  “我一共拍了八十多部电影。为什么单凭与王家卫合作的三四部片子,就来固定我?”这位感性而又敏锐的“亚洲第一摄影师”发问的同时仍在强调,他最爱还是摄影--“导演自己的东西,我还是摄影师。”
              人物周刊:为什么要拍这部微电影?
                  杜可风:为什么不?你让我拍色情电影?早在跟王家卫拍电影时,我就拍过微电影。它与电影的惟一差别是,接触的人更多,因为网络比电影院的空间更大。
                  年纪大的人有一个危险的状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年轻人不行。我想,我如果敢做电影,想与人分享自己的作品,我就应该学习,不能自以为是。年轻人有一些事情与想法,我不知道也没想到。这些都让我好奇。至今,我导过三四部电影,可能还不止,微电影就更多。我喜欢跟第一次拍电影的年轻人合作。这部短片也是这样。戏里除了一个女演员做过模特,其他人都没有表演经验。这是重要的出发点。
                  人物周刊:毫无经验的演员无法领会时。你会怎么做?
                  杜可风:遇到这种时候,发火是最没用的。人是你自己选的,做不好不是他的错。你最好调整过来,要么干脆放弃。再说,有时候他们简单也没有错。你还要做好准备,小演员专注时间有限,记忆力也有限。你不能重复要求他,否则他会乱,容易厌倦。没有经验的演员自有他们的新鲜感,不过合作过程比较困难。你必须判断他们能做什么,而不是你告诉他们做什么。我拍过很多小孩的电影,都是你要给他一个方向,然后你不能控制。
                  人物周刊:大男孩在结尾的独白,与之前港人反对国民教育有关?
                  杜可风:剧本是我构思的。接拍这部短片时,我还以为《2014》是说,当一个人在14岁时,想象自己20岁时会怎样。现在,这部微电影的导语是--“看14岁和20岁,惟有单纯的年轻天空,可以叫理想为所欲为。去吧,年轻人!”
                  我觉得,很多人做着他们并不想做的工作,因为他们的父母说,你应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你应该成家立业。历史每一时期,都有相同的问题。我知道,有些问题其实没有答案。但我要向不同的年轻人求问,向没有经验的电影工作者求问。拍摄前,我的剧组访问了一百多个小孩,从中挑选几名个案,让他们来演他们的故事。片中的旁白,都是他们在访问中的讲述。我们又将他们的故事扩大,做了一点电影化处理。那个大男孩也是个学生。他采用的读白方式很像摇滚,“饶舌”之类,就是他们所谓的艺术吻合,全世界都有。
                  至于你说的,我不说我有,也不说我没有。作品出来了,代表我的创作已经完成。我就像一个厨子,将菜做好端出来,它就不是我的了。我可能会说,它对人体健康有好处。但我不会告诉人,一定要这样吃,或是撒点盐什么。
                  在我一直居住的那一带,我已拍过10部电影。它只有一公里大小,很多人都在那里做电影。我喜欢那里,它是香港的一角。凭着我对它的熟悉,很容易组合一部作品。我的作品有我对香港的一种亲切感,一种分享,或者一种研究;有对人,对香港的空间,对精神的一种赶超。
                  人物周刊:片中小女孩在船上向不同的神像祈祷,象征你的宗教观?
                  杜可风:是。她实际是基督徒。我不想渲染这点,故意做了淡化处理--可能她今天信仰基督教,说不定未来也会信佛教。我妈妈与妹妹都是天主教徒,我妹妹还是修女。我弟弟也是教徒,但没那么严重。只有我跟我爸爸不是。我都看穿了。不过,我跟过很多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做过事情,我尊重他们。
                  人物周刊:顺便一问,你有当父亲的想法?
                  杜可风:不,不。很多朋友让我认他们的小孩,我都逃了。拍电影就是今天可能待在这里,过一阵,下一部电影又不知在哪里开拍。这很矛盾,也会带给别人痛苦。但是这种生活确实不是一种家庭生活。
                  人物周刊:你已整理出自己的艺术内核?
                  杜可风:我一直在变。拍的每一部微电影也是不同的主题与风格,包括我的很多其他电影。我不要留在过去。第一我不想,第二我做不了。
                  我基本上也不看电影。我的电影,我一部都没有看。我宁肯看书。如果电影学院请我去讲课,那时我会看我的作品。很多人在讲课时,爱讲一些艺术性、研究性的东西,或者是理论。我是在讲电影的精神。我分析它,谈我对它的感受与看法。我发现这对年轻人是一种精神鼓励。拍电影的人都有这样的过程,拍的时候没法睡觉,因为需要不断想问题,想今天做的事,明天要做什么。很多人会在拍完一部电影后垮掉,生病。而我是迅速地抽离。
                  人物周刊:除了自我保护,你还学会哪些经验?
                  杜可风:我跟三四十个导演合作过。无论跟王家卫还是其他人,我都学会一些东西。比如当一个导演要学会忍耐。还有从别人身上,我发觉我要培养一种合作者的精神。这是我从很多地方累积而成,这种精神特别重要。你作为一个导演、一个领导者,必须准备好让你的演员都开心。比如香港演员可以配合节奏慢、摸索投入式的工作,但国外演员基本不太可能。我跟一些大牌明星合作过,我知道他们的工作环境会带给他们某种焦虑,与他们一块儿时,我要让他们更相信我更尊重我。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我一共拍了八十多部电影。为什么单凭与王家卫合作的三四部片子,就来固定我?”言语间透露出杜可风在电影制作方面的自信和不甘止步的艺术追求。
              B.因为微电影比普通电影接触的人更多,网络空间比电影院更广阔,所以早在跟王家卫拍电影时,杜可风就拍过微电影。
              C.杜可风执意选用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来演出自己的影片,但结果往往是合作过程比较困难,这说明真正优秀的导演一定要善于挑选演员。
              D.杜可风能够从自己前一部电影的制作中迅速抽离,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他自己“求变”的艺术理念。
              E.“我弟弟也是教徒,但没那么严重”与“我跟过很多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做过事情,我尊重他们”这两句语意上有所冲突,揭示出杜可风对宗教既排斥又接纳的矛盾态度。
              (2)在回答记者关于影片立意的提问时,杜可风为什么不置可否,而是说“我可能会说,它对人体健康有好处。但我不会告诉人,一定要这样吃,或是撒点盐什么”?
              (3)文中七个问题,六个都是关于微电影《香港仝人--2014》和电影制作的,为什么会有第五个无关电影的问题“顺便一问,你有当父亲的想法?”
              (4)你怎样理解杜可风为微电影《香港仝人--2014》构思的导语“看14岁和20岁,惟有单纯的年轻天空,可以叫理想为所欲为”?请结合材料中杜可风的经历以及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本报记者徐睿哲)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走过百年。“百年语文”走到当下,有什么教得太多了,又有什么教得太少了?昨天,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办的首届教育论坛在华东师大落幕,不少名家一针见血,针砭时弊。
                  语文,是语言,也是文学,但绝不同于美术课。甚至有时,借助视图的“帮助”,反而限制了学生对语文本身的理解,无助于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如今,中小学校语文课堂上、多媒体反而限相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率与其他科目一样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表示,滥用多媒体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他发现,有些中学语文课堂已经不用黑板,只靠多媒体屏幕上课。比如教曹操的《观沧海》,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全是网上下载、拼凑而成的。他认为,这样虽然很直观,文本解读却被切割得零碎了,学生阅读兴趣与经验也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
                  另一方面,语文课少了一个重要的口语教育功能。与外语课相比,语文课几乎与口语表达训练没什么关系,在“听说读写”中嘴巴似乎最用不上。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过程中,上海等地的外语科目考试都加入了听说测试。而语文科目考试从来都是笔试,“既然高考不考,就几乎没人关注语文也应当培养口头能力。”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表示,眼下很多政府官员、企业家、明星等“头面人物”,在公开场合露面时,似乎离开讲稿就不会讲话。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其实与语文课过于单一的书面语教育不无关系;同时,这也与学生过多依赖多媒体网络有关,其口头交际需求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2014年12月22日《解放日报》07版)
                  材料二:3月28日上午,美国教育联合会驻华代表处主任孙连成为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老师、部分家长做了一场关于中美教育的报告。
                  当天的报告会上,一直致力于中美基础教育领域交流工作的孙连成一再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国,母语教育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课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不过相信在2017年高考改革后这一状况将得到改观。”孙连成说。
                  孙连成介绍说,美国很重视母语教育,“美国高考考三科,第一科大家知道肯定是数学,第二科是什么呢?大家可能说是语文,对,那第三科呢?我告诉你还是语文。美国高考有三科:数学、阅读和写作。数学多少分呢?800分,那两科呢?每一门也是800分。”
                  再看看美国小学的课程表。相当于我们语文课的英文课,一年级每天的教学时间大概190分钟,二年级150分钟,其它年级和二年级都一样。
              “我曾做过统计,美国人对母语教学的时间一周是950分钟,我们多少?拿非常重视母语教育的清华附小来说是320分钟。”孙连成认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排在各科之首,“因为无论你走到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你有再多的思想也没有用,你需要语言的表达。”他说。孙连成分析说,起始于2017年高考的这轮改革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强了语文的重要性,语文学科的分值增加几乎已成定局。
              “我们这次高考改革不是学习美国,而是借鉴了西方教育的一些方法。比如对母语的重视,比如强调语文教学与音乐、美术、思品等学科的融合教学。”孙连成说,在中国,学校不能给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因为有些课程体系课表是由教育部门决定的。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补回这些东西。数学很重要,但孩子的语文一定要重视。
                  他介绍,美国学校的课程种类少,但注重演讲和辩论以及小组学习,尤其强调细致观察。老师会经常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幅图或者一个画面,然后说自己观察到什么,再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
              (长春广播网2015年3月29日,有改动)
                  材料三:中考总分相同,优先比较语文成绩。日前,北京市教委详细解读中考招生政策,这一条特别引人关注。往年单科成绩参考录取顺序是数学、语文、外语,今年则将语文调到首位。从“更注重数学成绩”调整为“更注重语文成绩”的导向,值得点赞。
                  人是传播的动物,语言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工具,语文是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学好语文的确重要。因为,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借助语文的力量,在语文上多下点功夫没有亏吃。希望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都能重视语文,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语文素养,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做不但在中考时不吃亏,更有益长远。
              (摘自2015年3月25日《北京日报》)
                  材料四:中考总分相同,优先比较语文成绩。日前,北京市教委详细解读中考招生政策,这一条特别引人关注。往年单科成绩参考录取顺序是数学、语文、外语,今年则将语文调到首位。从“更注重数学成绩”调整为“更注重语文成绩”的导向,值得点赞。
                  人是传播的动物,语言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工具,语文是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学好语文的确重要。因为,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借助语文的力量,在语文上多下点功夫没有亏吃。希望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都能重视语文,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语文素养,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做不但在中考时不吃亏,更有益长远。
              (摘自2015年3月25日《北京日报》)
                  材料五:何怀宏说自己曾做过一次试验,让孩子朗读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本,结果40多分钟就读完了。“作为母语的中文,整整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一本课本,每天几堂语文课,回来还有课后作业,就翻来覆去学这点东西,考试还不怎样,真是觉得太奇怪了。”何怀宏说,他认为只有大量阅读好书和勤于写作才是培养好的语言能力的关键,而好的语言能力则又是好的思考乃至好的创意的关键。
              (摘自2015年4月1日腾讯教育)
              (1)新闻材料就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所发表的看法,下列对有关各家观点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语文教育专家认为,语文课过于单一的书面语教育和学生过多依赖多媒体网络,使其口头交际需求受到很大程度抑制。
              B.中小学语文课堂滥用多媒体而不用黑板上课,虽然很直观,文本解读却被切割得零碎了,学生阅读兴趣与经验也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重要的语感也被放弃了。
              C.语文,是语言,也是文学,不同于美术课,借助视图“帮助”,限制了学生对语文文本本身的理解,无助于语言文字能力培养。
              D.美国很重视母语教育,美国高考考三科,数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每科是800分。美国人把母语教学排在各科之首。
              E.我们这次高考改革不是学习美国,而是借鉴了西方教育对母语的重视,强调语文教学与音乐、美术、思品等的融合教学,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补M回这些东西。
              (2)材料一和材料二就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着眼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3)语文教育为什么非常重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针对材料中提到的当前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解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及文风、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新京报: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好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计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就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它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的现实    新京报: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所有中生代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很多人通过《读书》成名。但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个中原因何在?
                  黄平: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原因。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当年李泽厚一篇文章《孔子再评价》在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天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至不在文化上。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化现实。
                  新京报: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
                  黄平: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与人数也一定很有限,如果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肯定火爆。这是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该靠公共媒体而应该靠专业。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另外,我们在主观上也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客观上有人在《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结果。
              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许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另外,这些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新京报》)(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读书》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负责人的采访,使读者了解到此刊的特点及办刊理念。
              B.现在的《读书》只有积极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计划,因为黄平认为计划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C.《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等领域的文章,但它并不专业。
              D.黄平认为当下通过《读书》成名的人在大大的减少,是因为大众文化过于普及了,媒体形式过于多了。
              E.文中多次采用直问的提问方法,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2)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
              (3)第二个小标题下,针对《新京报》记者的第二个问题,黄平是从哪几个方面巧妙回答的?请概括并说明。
              (4)“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班廷的奇迹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别人从来未能做到的事情,班廷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以百折不回的毅力,一鼓作气地做成了,一个奇迹产生了!
                  班廷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小镇上的外科医生,年轻时曾立志研究神学。知为什么,很少有患者光顾他的诊所,所以他的时间很充裕。如果好文笔,他完全可以写些夏洛克、福尔摩斯之类的侦探小说,可惜他没有。于是,他打算到附近的大学当钟点讲师。
                  在这以前,他没有认真钻研过学问,为了备课,只好多跑图书馆,对新的医学动态就只好临时抱佛脚了。一天,他站在科学新刊书架前哗哗地翻看着,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篇有关糖尿病的报道上。当时,糖尿病是不治之症,许多年轻人死于这种病。他是医生,自然很关心这方面的报道。尽管读起来有些困难,他还是坚持看完全文。他越看越兴奋,无法令自己平静下来。文章说:“至今还没有人能从狗的胰脏中抽出可以防治糖尿病的物质。但是,如果将正常狗的胰脏切去,这只狗肯定患糖尿病,所以,我认为胰脏中肯定具有可以使之不患糖尿病的物质。”文章还写道:“若将狗胰脏中分泌消化酶的总管结扎住,狗仍然不会患糖尿病。所以,这种物质不应该是消化酶。这种能防治糖尿病的物质似乎存在于胰岛内。”
                  班廷把这篇报道看作来自上天的启示,因为他已经在这篇报道的启发下,想出一种抽取方法,他确信自己可以成功。他想:“现在之所以没有人成功,一定是因为胰脏中的消化酶破坏了可以防治糖尿病的物质。”他的设想是:把分泌消化酶的总管结扎住,使产生消化酶的地方失去分泌功能,然后在不破坏防治糖尿病物质的前提下对胰脏进行抽取。若将抽取物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患者一定可以得救!
                  班廷立刻找到当时糖尿病研究权威、著名的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劳德,教授迎来了一位年轻人的到访。来人向他请求说:“我有了一个抽取防治糖尿病物质的方法,很想试试,您能接受我作为您的研究生吗?”他言辞恳切,声音略有些激动,但看上去游说并不是他的专长。在年轻人表明来意之后,麦克劳德教授并不为所动,而是婉了来人的请求,并说:“这件事迄今没有人成功,所以本教研室也无法接受你。”显然,麦克劳德教授对这个年轻人的资历、经验都不够信任。看到教授如此态度,年轻人难掩失落的神情,待了没多久就离开了。但是班廷却没有放弃。在此后的几个月,班廷反复拜访麦克劳德,再三恳求教授:“如果不能作为研究生进入您的研究室,那么,暑假期间是否能借我使用您的实验室?”考虑到这类研究关系到许许多多糖尿病患者的生死问题,教授终于答应了他,并给了班廷10条狗作为研究的材料,其余的材料自备。麦克劳德教授还给班廷找了一个名叫白斯特的学生做助手。为了筹集实验资金,班延变卖了自己的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上天似乎十分眷顾班廷,麦克劳德的实验室设备先进、齐全,更为重要的是,助手白斯特精于化学分析,这正好弥补了班廷在这方面的不足;而班廷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外科医生,他做的手术无可挑剔。这两位年轻人的合作,简直是近乎完美的珠联璧合。
                  1921年5月中旬,班廷和白斯特在麦氏实验室开始了实验。在开始时,麦氏也给了些指导,但不久,他就去苏格兰休假去了。实验的进行在开始时是极不顺利的,两周内,10只狗有7只在切除胰腺和结扎胰导管手术死。不得已,只得自己到市上去买狗,他们的心里十分焦急。总之,几乎两个月过去了,研究进程却远不理想。共做了19只狗,因感染及手术创伤等原因死了14只。班廷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没有了工资,一切实验费用又都要自己付,实验室条件很差,湿热难耐,生活也清苦,无昼无夜地工作,食住既无定时,也无定处。交好了几年并已订婚的女友也与他告吹了。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对攻克胰岛素的信心。他与白斯特相互鼓励,决心再从头做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初秋的8月里,他们的实验获得了兴奋的结果。在10只糖尿病狗身上,共注射了75次以上的提取液,收到了降低血糖和尿糖的效果,特别是其中的两只狗,一只活了20天,一只活了70天,在反复注射提取液时,狗的状态维持得很好,提取液的治疗效力是确凿无疑的了,这使班廷和白斯特感到十分欣慰,一切过去受过的苦难都置之脑后,寻找胰岛素的前途又变得光明起来了。
                  当麦克劳德教授从苏格兰休假归来时,发现班廷的工作大有进展,起初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但忽然态度转变了,立即动员他的有经验的助手参加到这项工作里来,特别是对于胰腺提取液的纯化,由生化学家考立普负责,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后,他们首先对一个患有严重糖尿病的儿童治疗获得成功,以后又在几个成年糖尿病人身上治疗,也获得良好效果。这时,胰岛素对糖尿病的疗效,已经是确凿无疑了。
                  发现胰岛素的好消息,很快传播到全世界。班廷,这个不知名的29岁的年轻医生,现在成了创造奇迹的中心人物了。
                  1923 年,他和麦克劳德教授一起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然而,班廷拒绝接受诺贝尔奖。因为他认为,白斯特在发现胰岛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奖项缺少了白斯特将是一个巨大的缺憾,是不公平的。 但根据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的规则,获奖名单一旦公布就不能更改。委员会派专人做班廷的思想工作,好不容易劝服他接受了奖金。随后,班廷立即把奖金分给了白斯特一半。
                  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班廷积极参加军事医学问题的研究而东奔西走。1941年2月,在飞往英国途中,飞机在纽芬兰失事,班廷不幸遇难,终年49岁。他突然走了,走得太早了,抛下了这一切永远地走了!
              班廷发现胰岛素的奇迹,再一次证明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两项是    
              A.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起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B.传记开头划线句子是说要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同时善于把握机遇。
              C.本文依次记述了班廷的青年经历、事业追求及成就,详略得当,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性与励志性相统一。
              D.作者着力表现的是班廷发现胰岛素的过程以及他的生活经历。
              E.班廷拒绝接受诺贝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帮助过他的人的坦荡、仗义和无私
              (2)班廷为什么对研胰岛素这项工作那么投入?
              (3)为什么说班廷的奇迹证明了马克思的名言?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4)班廷创造了一个奇迹,从他成功的道路上看,你觉得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请结合全文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杨镰:我和新疆的六十个约定
              王斯敏  计亚男
                  ①“阿提米西布拉克,60泉。”一幅新疆地图被“哗”地摊开,一根手指在上面游走着,寻找这天书一样的名字,指给我们这两个好奇的访客看。
                  ②没有人会不好奇。西域、楼兰、罗布泊……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些多么奇妙的地方--极具魅力,却遥不可及。然而,我们面前这个身材高大、银发粲然的学者,数说起来却泰然自若,像言及自己花园里的寻常花草。因为,这些都是他用脚步一次次丈量过、用文字一次次解剖过的地方。
                  ③1968年,杨镰高中毕业,他选择去新疆“接受再教育”。临行,杨镰去向父亲的挚友--著名诗人冯至告别。冯至取出一本书来送给他,发黄的封皮上,赫然几个大字--《我的探险生涯》,斯文•赫定著。
                  ④纵横山野的“牧马人”生活听来浪漫,实则苦不堪言。无数个静寂无人的夜晚,陪伴他的只有斯文•赫定穿越时空的诉说。他似乎跟着这位探险家踏上了一条无尽的长路,新疆的悠远历史和多彩文明,开始浸润他干渴的心。
                  ⑤1976年,杨镰终于奋斗回北京了,但他却再也无法割舍新疆。他为自己圈定了60个探险考察点,和新疆订立了60个约定。
                  ⑥1989年的一天,瑞典一家电视台找上门来:他们筹拍大型电视片《斯文•赫定之路》,想请杨镰帮助策划。《斯文•赫定之路》播出后,在瑞典反响热烈,杨镰应邀赴瑞典交流。在那里,他拜访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著名汉学家马悦然。马悦然的夫人是四川人,她感慨地告诉杨镰:“你要记住,我们不是关心沙漠,是关心在沙漠中居住和进出的人;我们不是关心雪峰,是关心雪峰对人类的影响。”
                  ⑦杨镰陡然一惊,立时颖悟:是呀,人的焦虑可以烧灼生烟,人的企盼能够再造情感。为什么我心焦如焚地想重返新疆,难道不是为了这些世代生长于斯、与沙漠抗争的人们吗?
                  ⑧从此以后,杨镰把考察重点锁定在自然和人的关系上,把大漠、绿洲、建筑……统统还原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背景。
                  ⑨1998年10月11日,塔里木东端,罗布沙漠深处的荒村阿不旦。在罗布人举族撤离家园整整一个世纪之后,这里迎来了第一位外界的探访者。
                  ⑩他就是杨镰。带他前来的,是当年随祖辈们移居若羌县米兰镇的百岁罗布老人热合曼。热合曼逐一为杨镰指点着他父辈们生活过的地方。原来,这每个沙包之下,就是一个昔日罗布人的庭院,肆虐的风沙以其为核,聚敛成丘;而那残存的芦苇荡,旧时则长满了“密集得插不进一根手指”的芦苇。
                  ⑪这就是楼兰遗民罗布人最后的“伊甸园”吗?那个有着“中亚地中海”之称的游移湖,那个以“水草丰美,适宜人居”命名的渔村?杨镰不由想起了罗布人最有名的传说:在罗布泊广袤的海域中有许多一人长的大鱼,每逢春天,这些鱼会跃上湖岸,变成马鹿,跑进茂密的胡杨林栖身;等到深秋树叶落尽,这些马鹿又跳回水里,变成大鱼……可是今天,鱼、湖、树、鹿,都哪儿去了呢?
                  ⑫此行结束后,杨镰将十余年考察见闻写成非虚构小说《最后的罗布人》.这本书不但引起了读者对罗布人的兴趣,更使杨镰在罗布人中名声大振。
                  ⑬60个目标,就这样一个个实现--探求清朝流放乌鲁木齐的越南王公的存在证据,寻找八十多年前叱咤河西走廊的国际大盗黑喇嘛,重新发现八十多年前斯文•赫定记述的“中蒙边界第496号界桩”谢别斯廷泉……二十多年来,他47次深入新疆腹地,写出了《荒漠独行》《发现西部》《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等作品,主持编译了《西域探险考察大系》《探险与发现》等丛书。他丈量着新疆,不但用脚步,也用饱蘸深情的文字。
                  ⑭60个目标的实现,并不意味着终止。
                  ⑮在他心中,“西部探险如同一扇闭得死死的大门,被一个傻里傻气的人,硬是推开了一道缝隙……他鼓足勇气向前走去,终于为他身后的人留出了观察秘境的通道”。在杨镰推开的门缝里,我们看到新疆,看到绿洲,看到人类文明成长的身影
              (摘编自《光明日报》)(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大多数人眼里,楼兰、罗布泊等地方都是遥不可及的,但对于杨镰而言,这些地方就像自己花园里的寻常花草一样。
              B.杨镰高中毕业时,出于对新疆悠远历史和多彩文明的喜爱,毅然选择怀揣一本《我的探险生涯》到新疆“接受再教育”。
              C.从瑞典一家电视台请杨镰帮忙策划拍摄电视片《斯文•赫定之路》一事,可以看出杨镰在新疆探险考察方面颇有影响力。
              D.杨镰在罗布老人热合曼的带领下,来到了沙漠深处的荒村阿不旦,并且揭开了一个世纪前罗布人举族撤离家园的秘密。
              E.文章以叙述为主,但也不乏描写,如为了表现杨镰对新疆的热爱和对探险考察的深刻认识,除了叙述,还有心理描写。
              (2)文章第③段写到冯至送杨镰一本斯文•赫定的《我的探险生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3)作者认为,杨镰让“我们看到新疆,看到绿洲,看到人类文明成长的身影”,请结合杨镰的探险活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戊荪谈翻译人生
                  中国网:林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把中国的《论语》、《孙子兵法》都介绍到了国外,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林戊荪:我是半路出家,我在国外学的是哲学,1950年回国后,到了《人民中国》工作。那时候的《人民中国》是我们唯一英文的对外传播的双周刊,这样我就开始了对外写作。
                 那时候我很年轻,所以,领导说有临时的任务你就去做,那时候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就去从事口译。好的口译,特别是交传,好的交传就是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过去有人说过,翻译者就好像空气。没有空气是不行的,我们会窒息的;但是有的话,你又看不到他,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样的翻译者才是好的翻译家。
                 后来,我在《北京周报》基本以英文来写作国际问题。1994年离休以后就开始了翻译工作。翻译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你要时刻考虑到你的读者,特别是西方读者,你要考虑到他们的阅读能力,他们的接受能力。在我看来,翻译是一仆二主的。因为有些外文局熟悉的同志,他们知道我过去在局里曾经定过稿子,对中央的一些文件定过稿子,就说,你有空是否可以从事一些翻译工作。这样我就开始了我的翻译生涯。
              中国网:                          
                  林戊荪:《论语》,我是小的时候对这本书有点兴趣,后来外文出版社要求我翻,我就开始翻。我年轻的时候就看过《孙子兵法》,而且对它非常感兴趣。因为《孙子兵法》在我看来不单是一个军事著作,它里面有很多的思想方法,有很多对于瞬息万变的军事的看法,把它看成是一种方法,就是你怎么去处理这些瞬息万变。所以,对这两本书我很感兴趣,他们来找我的时候,我说行,可以翻。
                  中国网:林老师,您做过中国外文局局长。您对年轻的翻译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建议?
                  林戊荪: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过程,翻译《论语》的时候,我看了五十多本书,然后我再开始翻译。这样翻起来就心里有数。
                  现在的年轻人,既要有两种语言的功底,如果你能有三种语言更好,同时你还应该有一些专业知识,而且专业知识现在越来越细,所以,你还要有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的掌握你所不了解的知识。当然现在有一个有利条件,不像我们从前,从前你要了解一个东西需要找大辞典,找有关的资料,就比较困难,现在电脑上面都有。
                  还有一点,你要热爱这个工作。工作是有苦有乐的,你要真正感觉到你做这个工作是有价值的,这样才有动力。当然,所有这些有一个基础,就是责任心。另外,你要有一个很好的作风:有钻研精神,以苦为乐的精神。如果大家都想速成,找什么捷径,我觉得没有,那你最好就不要选择这个职业,别走上这个道路。
              中国网:谢谢林老师。(结束)
              (选自中国网《中国访谈》,有删改)【注】①林戊荪,资深翻译家。在9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上,获得了“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1)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是把主持人的问题删除了。请你联系上下文,补写出主持人的问题。
              第一处:    
              第二处:    
              (2)根据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翻译就好像空气。
              ②翻译是一仆二主的。
              (3)请概括林戊荪先生对年轻翻译工作者的建议。
            • 8.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惠特曼访问记
              埃德蒙•戈斯
                  ①在早年和中年的岁月里,惠特曼默默无闻,门前冷落。年老以后,倒是有些朝拜者相当频繁地带着香袋和手杖,设法前来表示崇拜。有关他在这些场合的仪表谈吐的几种报道已经发表过了,如果我再来添上一篇,我的理由想必是,下面记叙的这次访问不是抱着礼俗性的态度进行的。据我所知,其他一切采访惠特曼的报道都出自追随者的手笔,他们纷纷怀着敬仰和倾倒的态度来到圣地,而我的这篇献辞--只能是献辞--是格外真诚的。
                  ②1884年的冬天,我在波士顿,意外接到惠特曼寄来的一封便笺,要我在离开美国之前去见他一面。我最初的反应是谢绝他的邀请,但出于好奇心和礼貌,就回信说我会去。我提到以上这些,只是想突出这位老人特有的魔力,那不是对于一个追随者,而是对于一个倔强固执的无信仰者的魔力。
                  ③1885年1月3日清晨我渡过了宽阔的特拉华河,在一个简陋而看上去无人落户的村庄,我被送上了岸,那种阴森可怕是只有隆冬季节的美国小镇才会显现出来的典型丑陋。无人可以问路,正打算回去时,我发现自己就在米克尔大街328号的门口,一块小铜牌上刻着“沃•惠特曼”,我敲着这个冷清的二层楼经济公寓的大门,一个神色忧愁的女人开了门;还没等我开口,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摇摇晃晃地走下楼来,随之传来欢快的声音:“是我的朋友吗?”一下子,我也不知是由于什么磁性般的魅力,所有拘泥小节的文人矜持都荡然消失了,只有一种 心满意足的感觉。
                  ④在楼梯上寒暄了一番后,主人拄着拐杖带着我走进一楼的起居室。那是一个大房间,擦得干干净净的地板上没有铺地毯,一张小床架,屋子中间有个带通烟管的圆形小火炉,一把椅子--这就是全部的家具。四面墙壁和火炉上方糊着的墙纸,已经有色斑和一块块污渍了,就像在工人棚户里看到的那样。房里没有挂画,只有满是杂物的木栓和架子。到处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一堆堆东西,山一般高的报纸东一堆,西一垛;整个房间,还有老人本人,都是再干净不过的了,干净得仿佛尘垢永远都不会再落上去。特别是惠特曼,穿的是一身粗灰呢的套服,衬衣领口拉开着,灰发和白花花的胡须飘飘荡荡的,仿佛是为了清洁当真漂白过的;全身上下沙白得一尘不染,有如一张松木台子因反复擦洗而变旧了。
                  ⑤惠特曼在一张椅子里坐了下来,安详地微笑着。我理清了一个箱子上的报纸,坐在他的对面。他的谈话像他的作品一样,散发着原始的力量,毫无交谈中常见的修饰或刺激。他提到他的贫困,这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半身不遂,它们成了压垮他的两大重负;他似乎对于两者都习以为常了,几乎不在意。我记得当时我想挪动一下箱子,因为阳光已从不挂窗帘的大窗户倾泻进来;惠特曼便说到有人曾答应送他窗帘,但他对此并不热心,他觉得窗帘会“挡住阳光”。而阳光和空气正是他所要的一切;一个冬季他都是耐心地坐在那儿,等待夏日的空气和阳光,原来一到夏季,他又可以一瘸一拐地走出去,全身沉浸在他熟悉的“坎登市僻静处”的一条浅溪里晒晒太阳。
                  ⑥惠特曼宽敞的双人房里空空荡荡的,只有两件物品透出些许艺术气氛。一件是北美印第安人的花布制品,它激发了他的灵感。另一件是幅画像;一叶扁舟上有位相貌堂堂的青年,荡着双桨。我问他这幅画像的由来,他谈了几件值得一提的事情。他首先说明这是他的一位至友,来自加拿大的职业桨手,著名的运动员。接着他又说,这些人是他最喜欢的人,在露天活动的运动员;他们是最朴素、最亲切的人,生活在阳光和空气中,非得学会保持身体干净、精神抖擞;还说他的心灵偏向这些人,而他们也莫名其妙地为他所吸引,因此就在他人生最低潮时,在世人狠狠谩骂耻笑他的时候,正是这些春风得意的体操运动员或赛跑运动员,这些幸运的人看中了他,待他很友好,“眼下呢,”他接着说,“我只等待春天到来,拄着我的家伙瘸瘸拐拐走进树林,那时我可以成天坐在一班干活的伐木工人边上,我就十分开心,因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砍下来的木材香味混合起来了,它进入我的血液,我再也不觉得又老又病了。”我记得这些都是他的原话,在我和他度过的悠长且又愉快的那一天中,这些话比他所谈到的其他一切更加打动我。
                  ⑦谈话结束,他用那沉静的音调说了声:“再会,我的朋友!”我走出公寓,再一次站在沉闷荒凉的米克尔大街上,这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的仰慕之情。
                  ⑧一个无信仰者就这样前去会见了沃尔特•惠特曼,深深地被他吸引,却没有变成追随者。(有删改)
              【注】①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教师,代表作为《草叶集》。
              (1)第③段中,作者感到“心满意足”的原因是    
              (2)第④段中对惠特曼起居室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4)第⑤段所写的“阳光”对刻画惠特曼的形象有什么用?
              (5)第⑥段中惠特曼说他最喜欢那些运动员,对其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人幸运、春风得意,曾与惠特曼荣辱与共。
              B.这些人保持着身体和心灵的干净,充满了活力。
              C.这些人曾给惠特曼以激励,帮他走出了最低潮。
              D.这些人朴素亲切,心灵上与惠特曼有契合之处。
              (6)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