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 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图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人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______
              A.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E.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3)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 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德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再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者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 周语上》载历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勃”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 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德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补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诗歌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的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现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1)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的,而早期的歌是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