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一词具备了多重道德内涵,常与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端正的言行等含义直接相关。而事实上,“君子”最初只用以指代人物的社会地位,并不具备道德素养的要求。其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述。
              《说文》释“君”为“尊”,意味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子”是先秦对男性的称呼。因此,“君子”原指地位尊贵的男子。甲骨文中未见关于“君子”的记载,西周时期的《尚书》中首次提到“君子”,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易经》中“君子”一词共出现20处,皆用来指称奴隶主。“君子”的使用频率在《诗经》里明显增多,共183例,除了少量作为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谓外,主要用以指代奴隶主贵族。
              然而,因为“君子”往往指身居高位者,所以常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相联系,例如《尚书•无逸》要求君子“无逸”,不能贪图安逸。《诗经•淇奥》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当然,这种联系是比较松散、不固定的,所以《诗经》中也有不少诗句用“君子”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
                  总体而言,西周时期的“君子”通常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尚未发展出系统的道德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当然,仍有部分“君子”的使用沿袭了先前的用法,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例如《道德经》26章“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31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两处提到“君子”,应指在军队中担任一定职位的官员。而道家另一部重要典籍《庄子》中有36处对“君子”的论述,其中与社会地位直接相关的只有《庄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一句。墨家典籍《墨子》中“君子”共出现115处,仅四分之一的“君子”具有社会地位内涵。儒家代表作《论语》中,仅10余处含有“君子”的论述明确用以指代社会地位。
                  如前所述,尽管“君子”仍用以指代男子的社会地位,但这一用法已逐渐为道德内涵所取代。需要注意的是,各家学说对“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并不一致,其构建的“君子”形象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论语》中包含了大量对“君子”的描述,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相较于《论语》,《墨子》里“君子”的道德标准更近似于零散的“点”的要求,包含行义、兼爱、无斗等多个方面。庄子认为儒家学说中对“君子”的道德要求违背了人的本性,所以即使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也“非吾所谓臧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在宥》一文里描述了庄子对“君子”的设想:“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希望君子能够不显露才华与智慧,行事合乎天理,对待外物如同烟尘一般自由自在。
                  整体而言,西周时期的“君子”主要用以指称男子的身份地位,而具备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往往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因此人们对其道德品质会有所要求。这种地位和品行之间松散的联系,在诸子著述中逐步变得紧密。尽管不同学派对“君子”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正是因为诸子学说的关注、讨论与阐释,“君子”一词的道德内涵才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
              (选自2017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根据《说文》的观点,“君子”一词的本义是指地位尊贵的男子。
              B. 西周时期,“君子”指的皆是身居高位者,所以又常与一定的道德要求相联系。
              C.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
              D. 儒家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以《诗经》《尚书》《说文》以及诸子学说为佐证论述了“君子”一词从指称身份地位到具备道德内涵的过程。
              B.“君子”一词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由松散、不固定到逐步变得紧密的过程。
              C.《尚书》中有对君子“无逸”的要求,《诗经》中也曾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可见,“君子”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
              D. 按照庄子对“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即使是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的人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君子”一词并非一出现就具备多重道德内涵,因此《诗经》中有不少诗句用“君子”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B.“君子”一词从最初指称身份地位到最终确立起了一定的道德内涵,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地位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C. 春秋战国时期,“君子”的身份地位内涵并未完全消解,《道德经》《庄子》《墨子》《论语》中部分“君子”的使用仍沿袭了先前的用法即是例证。
              D.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对“君子”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这并未妨碍“君子”一词的道德内涵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
            • 2.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节选)
              赵建永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哲学家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据国学大师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道法自然”意为“道”的运行效法自身,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它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B.“道法自然”折射的价值取向是自然主义,旨在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这与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
              C.“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它所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
              D.“道法自然”的理念现在已被应用到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中,这是人类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的智慧之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文本紧紧围绕文章标题“道法自然的智慧”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
              B.第一段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并通过对儒道两家的分析比较,揭示了二者的价值路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C.第二、三段对“自然”“道法自然”及“道”的具体含义进行科学而详细的诠释,从而使读者准确认识和理解了“道法自然”。
              D.最后两段阐述“道法自然”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其中提到的“环境伦理”即是“道法自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汤一介先生和冯友兰先生对道家的价值取向有着共同的认识,都认为道家的价值取向在于“自然主义”和“复归自然”。
              B.儒道两家虽然都追求和谐的理想境界,但它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一是“自我身心的和谐”,一是“自然的和谐”。
              C.据汤用彤先生的考证,“自然”一词的属性和意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变的,其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宽泛。
              D.“道法自然”其实就是提倡人类活动要效法本然的原动力和规律,人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做事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制造业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世界工业化趋势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服务型制造发展迅速。所谓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企业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比重,从而实现向消费者提供“制造+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重构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全新生产经营方式,进而在产业层面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既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又是面向服务的制造。其本质是制造业或制造环节与服务业或服务环节之间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从制造业发展看,各国都将服务型制造作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原因在于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尤其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还为服务型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尚不发达时,制造企业很难监测自家设备运营状况,也难掌握个体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状态和身体状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产业利用,使这些都成为可能。目前,制造企业并没有局限于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和简单的售后服务,而是向它的客户(包括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服务,如个性化定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智能信息服务等。对制造业来说,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可以摆脱对资源、能源等要素的投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加附加价值、提高综合竞争力。
                  从服务业发展看,以餐饮、商贸、流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主要服务于生活消费,附加价值和生产率都较低;而作为制造业向高端进阶过程中分工细化产物的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既包括采用高技术装备的部门,如电信、金融,也包括本身创造高技术服务的部门,如软件、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主要服务于生产性活动,附加价值和生产率都较高。由于制造业发展不仅是整个国民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服务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支撑,制造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部门,既是创新的来源方,也是创新的应用方,这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必须和制造业紧密结合,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服务,才能寻求到持续的效率源泉和发展动力。因此,对于于服务业而言,服务型制造发展本身也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黄群慧《中国制造如何向服务化转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势改变了投入和产出的比重,出现了“制造+服务”的新模式。
              B.制造业服务化既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C.制造业服务化包括许多方面,如简单售后服务、高附加值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
              D.制造业发展到高端,会成为国民经济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促进服务业的升级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两个维度闸述了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文章从战略高度审视世界工业发展趋势,为提出中国制造转向服务化的建议作支撑。
              C.文中列举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是为了阐明它们是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根源。
              D.文章对比了两种服务业的不同,提出服务型制造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果制造业或制造环节与服务业或服务环节不能融合,就不会有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B.有了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产业利用来作支撑,制造业就能实现向服务化的转型。
              C.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只有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服务,才能不断拥有效率源泉和发展动力。
              D.服务型制造发展迅速,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只有让客户满意,制造业才能有竞争力。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传统手工艺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众的重要物质与精神诉求,在社会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中,大机器的广泛应用压缩了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民众生活方式的快速变革也使传统手工艺难以满足民众的生活实用性需求,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由于传统手工艺根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其他文化要素唇齿相依,在此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应运而生。
                  ②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以传统手工艺为保护对象,以文化整体观为视野,寻求保护方式的革新,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整体性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理念源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这一研究领域注重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生态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开始广泛应用于人类学、生态学的研究,它着重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共生关系。之后,相关学者逐渐展开这一领域的研究活动,如张士闪在对张泥玩具的研究虫指出,民间工艺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创造、传承和演变都是在特定语境中发生的,与特定社会语境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张建世也在对苗族银饰的调查中指出,由佩饰佩戴习俗及其他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所构成的文化生态是导致黔东南苗族银饰变迁的动因。可以说,基于文化生态整体观的视角,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得到了新的解读,这对其保护实践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③与文化整体观视角不同,有的学者对文化生态保护理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文化生态最终应该满足于人类的文化实践。具体到手工艺领域,重视人的主体性,回归人的生产实践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所长邱春林曾指出,手工艺的文化变迁是人在变迁,没有人的记忆和心理作用,.一切外力作用下的变迁都不可能实现。
                  ④的确,手工艺人是具有独立思维和行动能力的个体,并对手工艺生产的结果施加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如果只专注于其文化形态的保护,而较少考虑手工艺人的主体性和文化实践的中介意义,那么任何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效果都可能大打折扣。任何的文化生态保护措施都需要认真评估它对手工艺人身份建构的实际影响,也需要跟踪手工艺人相应的生产活动情况,这将利于保障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
              (摘编自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为了应对传统手工艺面临着的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应运而生。
              B.文化生态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它着重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张士闪、张建世等学者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C.有学者对文化生态保护理念提出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他们反对文化整体观视角,认为文化生态最终应该满足于人类的文化实践。
              D.文化生态整体观可能会忽视作为实践者的个体,但它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开篇就阐明了传统手工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也指出了其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生存困境,并从两个方面推导了原因。
              B.文章在论证中运用了例证法,列举了张士闪、张建世的观点,这是为了说明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的研究体现了文化生态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特点。
              C.文章从起源、内容、意义等方面,用较多篇幅阐述了整体论视角下的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可见作者非常认同这种文化生态保护理念。
              D.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文章先介绍背景,接着提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理念的两种看法,最后得出作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学者张建世认为黔东南苗族银饰变迁的动因是,由佩饰佩戴习俗及其他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所构成的文化生态。
              B.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学者邱春林认为,没有人的记忆和心理作用,手工艺的文化变迁是不可能实现的。
              C.如果能对手工艺人身份建构的实际影响进行评估,那么文化生态保护措施实施的效果就可以得到保障。
              D.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不仅要专注于其文化形态的保护,还要重视手工艺人的主体性和文化实践,否则,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 5.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表示了担忧:“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符合原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______
              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书本里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不超过140字的小故事等。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手机里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彩铃等。
              C.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电视中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只有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等。
              D.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十几秒的商品广告等。
              (2)下列关于“‘微’文化产品带来的副作用”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海量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我们很难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很难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尼尔•波兹曼曾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效率会对文化积淀产生负面影响。
              B.导演何平感慨玩微博与看电视一样都是浪费时间,他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的焦虑。
              C.“微”文化产品的日益堆积,最终会使我们,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迷失。
              D.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它依然是种进步。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邹鲁文化是以周代两个诸侯国鲁国和邹国为中心、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吸收融合了殷 商文化和当地土著东夷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邹鲁优良家风,远承虞舜以孝悌治家的 风尚,又直接受到了泰伯、周文王、周公几代人培育的家风的熏陶,寓继承于发展之中,做到了根深而叶茂。
                  在这样一种文化大传统和家风小传统的背景下,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全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孔母、孟母是母教的典范。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教理念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颜子、曾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家风。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
                  孔子的圣人家风由一则“庭训”的典故可见一斑。孔子的家教具有示范效应,孔子后人从这则家教案例中提炼概括出了诗礼家风,世代发扬传承,历两千五百余年而不衰。
                  颜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子秉承师教,克己复礼。颜子知学、好学、乐学,不会因为生 活穷困而失去学习的乐趣,连孔子都承认颜子好学超过了自己。修德、好学、守礼是颜子为人的三大特点,也是颜子奠定的颜氏家风的三个支撑点。颜子三十五世孙颜之推撰写《颜氏家训》,将修德、好学、守礼的精神纳入颜氏家训,使其世代相传,到明清时期就变成了复圣家风的内核。
                  曾子父子二人共同开创的曾氏家风,以孝悌、修身、耕读为其三大特征。曾子以孝著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以为曾子“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这说明曾子与孝道、《孝经》关系密切,是孔门孝道的主要传承者和发扬者。曾子重视修身,善于反省,以“吾曰三省吾身”为 其修身特点。曾子与父亲务农为生,一则流传甚久的曾氏父子瓜田除草的传说故事,说明曾家过的是晴耕雨读的生活。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耕读家风,或许就创始于曾氏父子。
                  孟母教子有方,留下了“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故事。孟子主张人的一生应该进“礼门”,走“义路”,居“仁宅”,培养浩然之气,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这是孟子开创的孟氏家风的基本内涵。
                  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家风,可以称为圣人家风。但是,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的家境 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普通的家庭。孔子、孟子幼年时出自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待 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他们的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
              (摘编自王钧林《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邹鲁文化是区域性文化,融合了殷商文化和土著东夷文化,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
              B.曾氏家风重视孝道,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称赞曾子传承和发扬孝道。
              C.孟子的母亲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教育孟子。
              D.在其他家族的家风失传后,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在明清时期变成了复圣家风的内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把邹鲁深厚文化作为立论的前提,阐述了圣人的家风,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B.文章列举曾氏父子瓜田除草的故事,论证曾氏家风三大特征的互相传承和发展关系。
              C.文章在论述中引用经典语句,表明了重视文化内涵的立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呈“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开头提出总论点,中间几个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邹鲁家风根深而叶茂,与其远承虞舜治家风尚,又直接受到了周文王等人的培育有关系。
              B.如果孔子、孟子没有得到典范的母教的熏陶感染,后来就可能难以形成孔孟二氏的家风。
              C.颜子、曾子的家庭情况有些相似,但与孔子、孟子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与孔孟不同的家风。
              D.孔子、孟子出自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这说明普通家庭或困难家庭更容易形成优良的家风。
            • 7.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就像一头大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其实都是盲人摸象。每个诗人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时空不同,创作的经验不同,写出来的诗,也就各有千秋,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这很像太阳的万丈光芒,一个优秀的诗人,如果能够拽住其中一缕,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那就是造化有成了。
                   那么,什么是好诗?
                   好诗首先是感性的。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理性的智慧编织出来的,那恐怕就不是诗了。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高明的诗人,一定会将这种直感用文字迅疾地固定下来。它是含着体温、裹着气息的,是一种吸纳着春温秋肃、寒来暑往的文字表达,是能够进入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诗行。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能够抛开一切表面的现象而直抵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卓越的诗人,凭借他的感性天赋,信手拈来,任意挥洒,出神入化,比如李白与苏东坡,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
              这样说来,诗就是那些具有感性天赋者的天下了吗?当然不是。智性也很重要。一个诗人,如果只有感性而没有智性,很难有大作为,他们常常虎头蛇尾,会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尤其容易坠入云雾山中,让人莫名其妙。那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呢?当感性帮助诗人完成了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之后,智性会帮助诗人沿着感性的直觉,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与激发,促使诗行有如神助般喷涌而出。感性迅疾转换为智性,智性又迅疾生发出激情与思想相融的表达。智性即智慧的习性,这种习性一旦养成,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
                   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我们说诗歌充满了魅力,其实,并不仅仅指的是感性与智性的表达,同时,一定还包含着神性。什么是神性?这的确是很难说清楚的一种诗人的禀赋。它存在于感性与智性之间那一段含混不清的地带,如此,感性与智性才获得了贯通一体的生气,得以迅疾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共同放射出诗歌的光芒。
                  最后,让我们来说一说诗性。真正的好诗,一定是诗性充沛的,这个充沛指的就是诗的意境丰盈。无论是感性的表达还是智性的推动与神性的天助,最终都是为了创造一首浑然一体的诗歌。这首诗表面看是句子与句子的排列组合,其实更关键的是句子与句子相互激发着、推动着创造出来的诗境。这个诗境,是由全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笔画共同完成的。当我们蓦然回首再看这首诗时,就会发现,语言消失了,而诗的丰沛意境诞生了,令人深受感染。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4月29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诗是深奥的又是神秘的,诗人的创作就如同盲人摸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就像是摸象的盲人。
              B.诗人的创作之所以答案迥异,各具千秋,是因为诗歌创作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诗人的创作经验、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的空间,以及诗人所特有的知识结构等。
              C.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智性编织出来的,恐怕就不是诗了,因为好诗首先是感性的。
              D.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创作的诗歌,含着对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感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智性即智慧的习性,一个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一旦养成智性,智性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
              B.感性不仅帮助诗人感知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帮助诗人完成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智性则进一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促使诗行泉涌而出。
              C.神性也是诗人的一种禀赋,神性使诗人的感性与智性贯通一体,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感性、智性和神性共同使诗歌放射出光芒。
              D.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就能写出有魅力的诗歌,就能成为像李白与苏东坡那样,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的卓越诗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诗歌创作,无论是感性的表达还是智性的推动与神性的天助,最终都是为了创造一首浑然一体、意境丰盈的诗歌。
              B.诗境是由全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句子共同完成的;真正的好诗,一定是诗性充沛、意境丰盈的,使人得“境”忘“言”,深受感染。
              C.既使是一个优秀的诗人,能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也是难能可贵的,也算是造化有成了。
              D.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来说,神性为上,智性次之,感性为下,因为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 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______
              A. 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B. 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C. 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D. 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 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 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 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 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A. 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 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一观点。
              C. 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 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 9.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君子文化是儒教文化的精华。
                  ②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论语>对此有种种具体描述,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而《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③按子贡的理解,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即在孔子自己看来,他在“仁”“智”“勇”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仁”,未达无忧;“智”,未达无惑;“勇”,未达无惧。这些自我评判表明,孔子是从“仁”智”“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认知”“情感”“意志”。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新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④自子贡提出“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实际上都是指本于人性自觉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人。这种人性自觉包括两个方面:对自己来说,是自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说,是认识到他人与自己是同类,因而同自己一样也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并且自己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的文明生活。在后一种意义上,人性自觉包含着对他人的爱,正是基于这种爱和由这种爱所产生的对他人的责任感,才会有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文明生活的道德意识。对于儒家来说,将自己对他人的爱转化为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这是君子的人生境界;而当这种道德实践从日常生活领域转入国家政治生活领域,成为治国者“化成天下”的“人文”实践时,它就不只是君子的人生境界,也是圣人的治理境界了。
                  ⑤孔子之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其差异只是由于具体实践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现象性差异或形式上的区别--圣人境界是特定实践条件下由君子的“为仁”转化而来的“为圣”--“以礼义之文,化成天下”的“为仁”。这种形式的“为仁”所达到的“成人”--“天下归仁”,既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内圣”的人生境界,也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外王”的治理境界。这也意味着君子和圣人都可以被理解为“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
                  ⑤综上所述,所谓君子,就是“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君子的人格特点体现于为人处事,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此乃儒家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
              (摘编自周可真《君子之道“仁”“智”“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对“君子”人格的界定,《论语》这本书中有很多具体的描述。
              B.《宪问》“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集中反映了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
              C.儒家学说倡导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因此君子和圣人是没有区别的。
              D.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为人处事层面上,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①段明确了君子文化在儒教文化中的地位,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关键词:君子文化。
              B.文章②③段中,作者结合《论语》,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重新解读了孔子对君子的评价标准。
              C.文章④⑤段中,作者具体阐释了儒家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的本质内涵。
              D.文章大量运用对比论证,从“君子”“小人”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深刻地揭示两者不同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从“无惑”“无忧”“无惧”三方面衡量,孔子尚有欠缺,不是真正的君子。
              B.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孔子所说的“君子”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C.有了对他人的爱和与之产生的责任感,才会有和他人共创人类文明的道德意识。
              D.特定实践条件下君子的“为仁”转化成“为圣”,君子境界就达到了圣人境界。
            • 10.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小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意。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如《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其《正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文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篇文字中所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何谓“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显然,《日知录•正始》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因此,《日知录•正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B.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我们方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C.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D.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慢慢由一种地域概念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C.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亡国”的具体表现。
              D.引入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拓展的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B.《论语》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