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灾难,我们拒绝遗忘    鸿篇巨制《一九四二》被冯小刚视为其导演生涯中最严肃、最沉重、最具分量的作品。而对于小说作者和编剧刘震云,《一九四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灾难片、历史片,而是对一个民族精神支点的追寻和叩问。
              遗忘比灾难本身更震撼人心
                  记者:在您所有作品里,《温故一九四二》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一方面,他与您通常惯于描述的当代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另一方面,类似采访手记的纪实风格也在您的作品中独树一帜。20多年前,是什么让您产生了创作这样一部作品的冲动?
                  刘震云:作者与作品的相遇,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温故一九四二》创作于1990年左右,在此之前,我从来没写过非虚构类作品。那一年,我的朋友钱钢准备编一本《中国灾难史》,希望从中看到中国人是如何从灾难中走出来的。1942年,他选择了当时最严重的灾难--河南旱灾,并把这个灾难的写作任务交给我。作为一个河南人,我竟然从不知道1942年曾经发生过这么严重的旱灾。一个人的去世是去世,许多人的去世就是数字了。钱钢告诉我,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迫害致死的有100万人,1942年河南就有相当于3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死于旱灾。更令我震惊的是,当我向这场灾难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代问及这场灾难时,却发现他们无不选择了遗忘。这样的震惊和疑惑,迫使我进入对1942年的探究和写作。
                  记者:不管小说还是电影里,美国记者白修德都像是创作者进入历史、接近真相的一双眼睛。他在1942年的采访里发现了比自然灾害更残酷的真相,您在这个探寻中发现了什么?
                  刘震云:我把1942年放到历史的长河里,发现历史上河南的旱灾非常频繁,从东周到1942年,基本上每隔三五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旱灾,而每次旱灾的记录里都有人吃人甚至更惨的景象。这样的记载,头一次看触目惊心,看多了就习以为常了。这也回答了我心里最初那个问题--为什么这场灾难的亲历者选择了遗忘。我还有更多的发现,也就是白修德的发现--300万人的死,不仅仅是因为自然灾害,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战争和政治环境。
              生死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    记者:从小说到电影,在这些具体人物的塑造中,您最在意的是什么?
                  刘震云: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将1942年从历史中打捞出来,再放在亲历者面前,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在美国或者欧洲,一个人在临死之前一定会追问:“我为什么死了?”但是河南人没有,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得坦然,这是他们人生最后也最大的幽默。
                  为什么坦然?因为生活里严峻的事实在太多了,人的心就变成了一块铁,这块铁如果就这么硬着,磕在石头上就破碎了,但坦然和幽默把这块铁化成了水,它变得柔软了,也就不会破碎了。
              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老张要饿死了,饿死的时候他没有想起日本人、没有想起蒋介石,他想起了好朋友老李,但老李三天前已经饿死了。老张说我比老李多活三天,我值了。
                  这个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对于灾难里的河南人来说,什么战争、国家、元首都不是重要的,只有他身边的人是重要的。
              好的创作者应是平等的倾听者    记者:在小说里,您肯定了揭竿而起的精神是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而在电影里,您用更多细节赋予这个故事人性的温暖。这种变化,是否说明了您在创作中的一种态度?
                  刘震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跟小刚一直觉得要特别注意表达上的节制。所谓节制,就是在面对这么大的灾难的时候做到不煽情,不要有过多的台词和表演。创作者绝不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尤其在面对这样一个题材时,创作者是站在70年后优越的生活里揭灾民的伤疤,这是非常残忍的。我说过,真正好的创作者,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倾听者。
                  记者:在极端环境里,人内心最本真的东西往往最容易体现出来。这种本真,有时甚至是支撑一个民族存活下去的精神支点。在1942年,您认为支撑河南人甚至中华民族生存下去的支点是什么?
                  刘震云:《一九四二》揭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灾民、rijun、国民政府、美国人……他们之间互不见面,但灾难使所有人既有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对当时的河南人来说,生存依靠的已经不是信仰,而是本能。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唯一需要的慰藉就是人和人之间那点微弱的善良的光芒。
                  电影的最后,老东家发出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追问:“为什么我要逃这个荒?”他遇到了一个跟他一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瞬间互相成为亲人,如果不是在1942年那个极端的环境里,这是不可能的。正是在这个变异的状态里,人心里的精神支点得到了最大的彰显,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生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那份亲情,那抹人与人之间善良的光芒。
              (人民网2012年11月29日  刘阳)(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的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刘震云创作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是因为灾难发生在河南,作为河南人记录这场灾难是他的责任,他是以平等的倾听者的身份在搞创作。
              B.刘震云在探寻1942年自然灾害的真相时发现300万人死亡的背后还有重要的战争与政治原因,说明他是一位有思想、有责任感的作家。
              C.老张饿死前想到比饿死的老李多活了三天,就觉得值了,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人的狭窄心胸和无情,而这也正是刘震云所揭露的。
              D.对当时的河南人来说,生存依靠的已经不是信仰,而是本能。死亡见的多了,会使人变得麻木,所以选择遗忘是正常的,不应该受谴责。
              E.这篇采访用平实理性的语言展示了刘震云创作和改编《温故一九四二》的思想历程,而改编后的电影结尾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2)为什么说《一九四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灾难片、历史片?
              (3)通过记者采访,你从刘震云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请简要分析。
              (4)中华民族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地震、洪灾、旱灾、战争不断发生。面对这些给人类带来痛苦的灾难,是选择遗忘还是铭记?请结合文本联系际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南怀瑾:谜一样的国学大家
              周为筠
                  1918年,南怀瑾出生在浙江乐清古村。他从小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后来在他家附近的一座庙里自学,这让他一辈子与佛结下不解之缘。在这幽静的古庙里,南怀瑾除精研四书五经外,还遍及诸子百家,在这遗世独立的世界里过着宁静的读书生活。
                  十七岁,南怀瑾到浙江国术馆习武。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这时,抗战烽烟四起。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南怀瑾也想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去杀敌报国,他毅然辞亲远游入川,到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担任武术教官。
                  当教官时,南怀瑾经常外出寻仙访道,结交名人,为求深入研究佛法。抗战胜利后,他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对佛理有了更为精深的研究。1947年底,南怀瑾回到阔别九年多的故乡,并隐居在西子湖畔。
                  1949年,伴随解放军一路南下,归隐山林的南怀瑾本已闲散入定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但是南怀瑾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尽管不满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却不会跳出这个营垒反戈一击。1949年2月28日,南怀瑾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地尺身买好去台湾的船票。船到台湾基隆,回想出逃的狼狈经历,他感慨万千吟出:“三百年来养士潮,为何文武尽皆逃。”其实在1947年他曾回过老家,同家人商量,全家一起走。但南怀瑾最终没有说动父亲。他只好辞别了年迈的双亲和妻儿,离开家乡。他本打算自已先去台湾安顿好,再把全家老小接过去。谁知道这一去之后,亲人分离,生死两茫茫,直到双亲辞世他也没能见上一面。“父母在,不远游。”深受传统文化教育熏陶的他,对于自己一直未能尽孝而一直耿耿于怀。
                  在台湾,南怀瑾刚来时是一个无名小辈,迫于生计,做起了船运生意;但南怀瑾是秀才出身,不懂经营之道,又经常接济一些从大陆来的落魄流亡者,加之商船被国民党政府征用,终落得一贫如洗,南怀瑾不得不拖儿带女栖身于基隆一个陋巷中,一度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
                  不久,南怀瑾举家迁居台北龙泉街。这里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吵吵嚷嚷,喧嚣终日。但南怀瑾充耳不闻,仍能安贫乐道,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
                  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经济逐渐走向繁荣;但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文化沙漠”里需要一种理念和精神来支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南怀瑾的学问才有了市场。
                  随后,南怀瑾受聘于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原来他讲课太受欢迎,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这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南怀瑾急流勇退。
                  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父子的邀请下,到高雄空军基地演讲,蒋介石听后感慨万千,即命令成立“复兴中华文化委员会”,请南怀瑾主持工作,但南怀瑾却婉言谢绝了。
                  1969年,南怀瑾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东西精华协会”。课室里挂着南怀瑾自撰的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1985年7月4日,南怀瑾离开台湾,乘机抵达美国。1986年,南怀瑾在华盛顿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古稀之年的南怀瑾,常因思乡夜不能寐,于是独自起身西望故园。泪眼婆娑地吟咏道:故园西望泪潸然,海似深情愁似烟。最是梦回思往事,老来多半忆童年。
                  在美国稍安定,南怀瑾便与大陆家乡的朋友们联系上了。1990年2月25日,尹衍梁代表南怀瑾到上海签订了中外合资建设金温铁路的协议书。修铁路只是南怀瑾毕生的一个愿望,他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借用宋儒张载的话来说,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世纪初,南怀瑾又在太湖边的一片芦苇荡兴建起太湖大学堂。他就在这里居住、讲课。
              (1)南怀瑾对国学的继承与发展做了哪些方面的事情?请简要概括。
              (2)南怀瑾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文章在材料组织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组织材料有什么好处?
              (4)作者所说的南怀瑾“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生傲然苦不谐    在红学的道路上,沿着学术与大众接受、趣味阅读的交叉重合地带,他走出了一条奇异的人生之路,终成一代红学大家。这,有时看上去几乎是神话,令人难以置信。比如,1947年,这是他在红学上扬帆起航的年代,他作为燕京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得到了大名鼎鼎的胡适的赏识和垂顾,他的第一篇红学论文充实了大家对曹雪芹的认识,使考证派获得文献上的新支持得以昂然前行,因此受到胡适的推崇。再比如,2005年已是年近八十八岁的他,一年中有八部著作出版,在耳聋目盲的情境下奋笔快写,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程度,被称为是罕见的学术“大跃进”。他,便是周汝昌。
                  红学之路,是风雨路,也是显学之路,二者,周汝昌先生可谓兼得。他因研究《红楼梦》而处于聚讼纷纭、是非争议的中心,也因红学而成为少见的学术畅销书作家。从1953年他的《红楼梦新证》开始,他就处于红学的论争中心。他的文献资料总被引述,但他的观点也总是飞矢追逐的靶子。周汝昌先生曾不无自嘲地说,我的衣服已经被撕得褴褛不堪,但他们却是使用我提供的材料编制了自己的盛装。
                  周汝昌先生认为,他在为人之怪(乖僻)上,与曹雪芹相似,都是不同俗流,也不愿意从善如流,他们都是有满腔积愤难以自诉,需要发愤著书以自遣。这种自比,使他钻入曹雪芹的心灵深处,与曹雪芹展开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对话,创作了无以收束的雄文。其实,我们不妨把周汝昌先生所有的红学著作都看作是与曹雪芹的心灵秘语,这里充满了对话的私语性。他自负与曹雪芹心灵相通,与曹雪芹所赞颂的人物一样,都是正邪两赋之人,出离于俗界凡间,一方面万人嘲谤,一方面又超于万万人之上。他曾在《红楼无限情--周汝昌自传》中如此描绘曹雪芹,“倘若细究起来,雪芹是大智慧者,他那话(“愧则有余,悔则无益”)含蓄的内情恐怕还深还厚得多。那‘无益’,也许并不是顽固不化,执迷不悟,死不回头;而是这种悔者,本来丝毫没做什么错事,倒是做极高尚极善美的事--可结果呢?做错事坏事的万人都功成名就,位高禄厚,洋洋乎自得,而这个做好事的曹雪芹,却落得‘万目睚眦,众口嘲谤’,一生忍辱负垢,受尽了欺侮贬抑、诬陷伤害。”“狂于阮步兵”的曹雪芹,孤怀难鸣,周汝昌自信是他的旷世知音。
                  正是他感觉到“世人待他太浅薄、太恶毒”,所以“要为雪芹鸣冤”,因此,“我不幸之至--当上了‘红学家’。”周汝昌在媒体界已经成为红学泰斗,而他则说红学正是他不幸的选择。为什么不幸?“受了那些魍魉蛇蝎的那么多的明枪暗钺,可谓遍体鳞伤,若不当红学家,何至于此?”
                  可是他又不后悔,并且“永远不悔”!正像在大多数场合他语气坚定、铿锵有力一样,个性倔强的他向来是一副坚毅面孔,傲然不群。他认定,因为不但是“悔则无益”,而是“为了给雪芹、脂砚洗雪奇冤,受了这等人的欺侮伤害又算得什么?”
                  周汝昌不愿意人们称他为红学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观念超出了《红楼梦》小说的范围,“以红解红”不是他的路数。周汝昌“研红”给人的最大感受是诗性浪漫,这里抒情大于说理,心灵对话超越了形式逻辑,散论并不来自严格的层层推理。对于《红楼梦》的博闻强识,对于《红楼梦》相关文献的精研细读,使他能天马行空、左右逢源,余裕自如,触境生春!他以《红楼梦》为依托,追求的是崇情文化,一种新创的文化,一种存在于诗性创造中的文化。他在中华大文化的背景下,将一部小说和民族的历史、人生的价值、美好的信念等结合在了一起。他一直说,还有一个“真”的《红楼梦》,这个“真”的《红楼梦》存在于他的感悟里。
                  所以,与其称周是一位红学家,不如称他是一位诗人。其实,他更偏爱后一个名字!
                  诗人是个大艺术家,也时常有点儿“怪”,与世俗人不甚谐调。他总有被人误会和嘲谤的遭遇。
                                                 (摘编自韦科《一生傲然苦不谐--纪念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周汝昌初出茅庐即蒙胡适垂顾,足见其作品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年近九旬,目盲耳聋,一年内能有八部著作出版,更见其超人意志与精力。
              B.面对学术异己的无端攻击,周汝昌自嘲对手是用从他身上撕下的碎片,为自己编制了华丽盛装,实指对手以学术争论之名,行学术剽窃之实。
              C.周汝昌不愿意人们称他为红学家,一个原因是,他的观念超出了《红楼梦》小说的范围,另一个原因是自己不幸之至,当了红学家,悔之已晚。
              D.周汝昌说还有一个“真”的《红楼梦》存在于他的感悟里,表明他“研红”诗性浪漫的特点,而这种诗性与浪漫并未脱离中华大文化的背景。
              E.本文通过记述周汝昌研究《红楼梦》的片断经历,以及他“研红”的方法与主要成就,表现了一位学术泰斗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伟大精神。
              (2)周汝昌自信他是曹雪芹的旷世知音,认为自己在好多方面与曹雪芹相似。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
              (3)周汝昌能够最终成就为一代红学大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题为“一生傲然苦不谐”,似乎“傲然”则“不谐”,“谐”则未必“傲然”,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边疆教育先驱寸树声
              陆安
                  民国教育界出过一些知名人士,像陶行知、晏阳初、粱漱溟等。然而在最为偏远、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也有这样一个热心教育的人士。他就是边疆教育的先驱寸树声。
                  寸树声(1896-1978),字雨洲,云南腾冲县和顺乡人。1911年,寸树声考入大理中学,1915年毕业回乡执教小学堂,1918年赴日本留学,一待就是10多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寸树声回国,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执教。他与张友渔、千家驹等人合办《世界论坛》,分析研究时局,力主抗日。后来,又与马叙伦、张友渔、齐燕铭等发起组织“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宣传救亡。
                  关心地处边疆的家乡文化建设,一直是他始终不渝的情怀。他的家乡有建于1928年、占地1392平方米、藏书7万余册、被誉为“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由胡适题写牌匾的和顺图书馆。这座气势非凡的乡村图书馆,是寸树声心仪之地,也是他心中的灯塔。1934年,得知和顺图书馆馆藏图书大增,拟筹建新屋时,寸树声立即捉笔写了一封信给家乡的这座图书馆:“我心焦的是图书馆所有的书籍虽然增加,而阅者不增加,……图书馆决不可成为一种‘独善其身’的建筑物,应当利用种种方法引诱乡人来阅览,养成乡人一种进图书馆犹如进茶馆、上烟馆一般踊跃的习惯,只要进图书馆的人增多,那么我们的目的在无形中就算达到增加了。”这些话,今天读来,仍不失其振聋发聩之意义。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寸树声化装逃往西安,先后在西安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任教。
              1940年,寸树声回到家乡,创办了云南第一所华侨学校--益群中学,同时兼任和顺中心小学校长及和顺图书馆馆长。为了筹集办学经费,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亲赴缅甸募捐,并委托好友吴晗、曹靖毕从昆明等地延聘来一大批学有专长、教书育人的名家,深入这座边陲学校,执掌教鞭,培育人才。
                  在他的心目中,“乡村学校应与社会打成一片”,“乡村学校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在教室里,在图书馆里有优秀知识的学习者,而出了教室、图书馆又是优秀的生产者--一种新型的人才”。今天人们一再倡导的“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藩篱”的理念,当时的益群中学已经身体力行了。他十分欣赏斯巴达式的严格训练,认为,“以斯巴达的严格训练对背负着几千年因袭的中国青年是必要的,有益的。”这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就在日军铁蹄声声,逼近腾冲之际,寸树声在他-手缔造的学校里,上了那令人雄忘的“最后一课”。学校中依然高扬着中国的国旗,飘选出琅琅读书之声。一袭素色西装的先生,站在学校礼堂的台子上,神色凝重地给全校同学上了“最后一课”。那永远定格在史册上的“最后一课”,对于寸树声来说,更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他在《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中这样描述:“……讲完后,我呆站在讲台上,只觉得鼻酸喉哽,不能再继续下去。台下的女生们已经唏嘘地在哭泣着,男生都低垂着头,直立不动。似乎经过了很长时间后,我鼓着勇气说了一声:‘同学们,再见吧!’就踉跄地走下台来了。”
                  然而,他心中始终没有割舍对边疆教育的情怀。腾冲沦陷后,寸树声先后流亡到昆明和重庆。即使在颠沛流离、极为困厄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学生,在昆明组织成立了“益群校友会”,想方设法关心和帮助学生。
              1943年5月,他撰写出版了《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一书,总结了乡村建设尤其是创办益群中学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其挚友徐家瑞评价此书,“情至文生,哀感顽艳,教育理论,以文艺之笔写出,更为动人。”
                  抗战胜利后,寸树声返回故乡,重新竖起益群中学的金字招牌,益群中学红红火火坚持办了下来。“文革”中,未能幸免,惨遭迫害。1978年因病在昆明溘然长逝,一代教育家寸树声的名字和业绩与故乡的山河同在,永远载入了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史册之中。
              (选自《文史春秋》2012年11期,有删改)(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寸树声在求学期间,力主抗日。他先与张友渔、千家驹等人合办《世界论坛》,后来,又与马叙伦等发起绀织“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宣传救亡。
              B.寸树声留日归来后,先执教于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北平沦陷,寸树声化装逃往西安,执教于西安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等高校。
              C.寸树声关心家乡文化的建设,支持边区教育。1934年,得知和顺图书馆馆藏图书大增,拟筹建新屋时,寸树声立即捐款并提笔给家乡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观点。
              D.抗日战争时期,寸树声在家乡创办了第一所华侨学校--益群中学,为了筹集办学经费,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亲赴缅甸募捐。
              E.这篇文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寸树声求学、教学、办学的经历,真切的体现了作为边疆教育先驱者的风采。
              (2)1934年寸树声写了一封信给家乡的图书馆,简要分析这个举动的作用?
              (3)文中对“最后一课”的描述,用了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这些细节描写的好处?
              (4)作为边疆教育先驱,“他心中始终没有割舍对边疆教育的情怀”体现在全文很多方面,结合文章,淡淡你的理解。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树人立学毕生事    自章氏国学讲习会首执教鞭,直到1996年退休,奠中先生始终没有离开过教学岗位,转徙数省,最终反哺故土,在山西大学任教长达半个世纪。奠中先生曾云:“由于我是研究所谓‘国学’的,文、史、哲不分而以‘小学’为基础,所以在各大学教书,面相当宽。所开课程不下十余门,多因教学需要,而非出于泛爱。”限于当时的条件,师资匮乏,奠中先生常是一身多任,从不言困难;额外的政治任务、社会工作,从不推辞。在奠中先生心中,培养学生是第一位,个人出成果则在其次。1978年平反后,本来完全可以完成一些学术上的宏伟计划,本可为自己学术上的地位名望谢绝社会邀请,闭门著书。但面对培养学生的教学任务,他很难有完整的时间坐下来。太炎先生之师俞樾,曾以“曲园”命其所居,奠中先生后门亦有一块弯曲草地,遂取名为“亦曲园”,并有《小园》诗自赏:
              堂不标春在,园名亦曲园。
              前贤安可企,学圃育花繁。
                  其意甚明,其志甚笃。在奠中先生看来,踵武前贤的方式虽多,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学圃育花”无疑是分量最重的。辛勤繁忙的园丁自然会赢得满园芳菲,从教50载的奠中先生桃李满天下,弟子不乏卓然有成者。
              奠中先生为学作文,多有感而发。如为驳廖季平、胡适否定屈原存在之说,而撰写了《屈原的有无问题》;为驳孙次舟、闻一多关于屈原为“弄臣”或“奴隶”之说,而撰写了《屈原其人其赋》.《论治诸子之作,有感于从胡适、冯友兰以来,从思想上研究诸子的学者,多喜以西方哲学的体系、概念、术语为框架,套用于中国学术,形式上新颖可喜,然往往取粗遗精,失掉诸子的真精神,且已形成一种通弊,因而予以分析批判,提出了研究诸子应有的基本态度与方法。《书注与读书法》之作,有感于经传以下书注之流弊,古籍之难读,有“使民族精神竟坠于地”之叹,提出了注释应必备的功能。行文之中,常具对中国文化生命之深切同情,笔底间,时见道义承担的使命精神。
                  特殊政治思潮下的学术研究每每被先行的观念束缚,稍有违背,就会惹祸上身。在特殊的年代里,奠中先生先后接受过不少“政治任务”,性情一向温和的奠中先生面对“口诛笔伐”的时代狂潮,能用平和之心面对面前发生的一切。即便在“批林批孔”的热潮中,奠中先生也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靠孔子传下来的。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历史事实没法去掉。”多年后,奠中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说我敢于向‘四人帮’斗,不是,而是一般口号我仍跟着说,具体问题,我却不能歪曲历史,不肯说假话。”其胸襟风格,可以想见。
                  传统意义上的国学,大致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集部五大块,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被重新切割为历史、哲学、中文等学科。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大量流失。面对此神情景,奠中先生旗帜鲜明地说:“哲学系主要讲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成了附庸;历史系讲授世界史、中国史;只有中文系是以‘中’字打头的,因此承传中国文化的使命就落在了中文系的头上。”其坚守国学正脉、乘传文化的使命精神于此可见。奠中先生始终强调:以小学为基础,以经史为根抵,以诸子为归宿。中国文化之道贯于“经、史、子、集”之中,奠中先生不为学科所囿,每从国学的浑圆中,寻绎道脉,针对问题,有为而作,点到为止,惜墨如金,密集观点,金针度人,不炫渊博,而卓见慧识,层出不穷。树人为本,著述为次,学问为本,文凭为次。对于个人的职称、奖项从不挂碍于心,但是,当学有所成的青年人才因年龄、资历被排斥打压时,这位温和的先生奋笔疾书,在《光明日报》发表了《破除专业职务评审中论资排辈》一文,真挚殷切,拳拳之心,尽付后学之栽培,毕生期望,皆在中华学脉之薪火相传,民族复兴之后继有人。
              (摘编自郭万金《姚奠中:中华学术正脉的守望者》)(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姚奠中从最初执教,直到退休,坚持教学半个世纪,辛勤耕耘,桃李芬芳;同时痴心国学,专注学术研究,可谓树人立学,均有建树。
              B.从《屈原的有无问题》,直到《书注与读书法》……,姚奠中的文章总是针对流弊,有感而发,且能破立结合,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C.姚奠中研究国学,深得要义,为人坦诚,胸襟博大,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但在优秀后学受到打压时却能够奋笔疾书,仗义执言。
              D.传统国学分为小学等五大部分,现代学科分类却将其重新分割,姚奠中对此颇有异议,以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E.本文通过记述姚奠中先生从事教学工作与国学研究的相关经历及其成就,表现了一位优秀教师、一位国学大师的敬业精神与崇高境界。
              (2)文中《小园》一诗,表明姚奠中矢志教书育人。他在山西大学执教期间是怎样践行这-承诺的?请概括说明。
              (3)作为中华学术正脉的守望者,姚莫中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分别表现了怎样的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姚奠中在特殊年代里先后接受过不少“政治任务”,并能用平和之心面对这一切,对此人们各存褒贬。你的看法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博士学位    牛津大学魅力超凡,但对17岁的霍金来说,头一年的功课很没意思。他几乎毫不费力就能解答导师出的任何物理或数学问题,轻易地胜利无法带来成就感。他很少做笔记,对很多标准教科书也不信任。一位导师根据一本教科书给全班出了一些题,霍金竟然没做任何一题,导师问他原因时,他花了二十分钟指出了那本书中所有的错误。
                  进入牛津快三年的时候,霍金开始面临毕业考试的压力。有一件事使情况有些复杂,那就是他已向剑桥大学提出申请,准备攻读宇宙学博士。但是要被剑桥录取,他就必须得到牛津所授予的最高荣誉--第一等学位。霍金的毕业考试成绩在第一等和第二等之间。他必须再参加口试。他很了解自己在学校中的形象,但他低估了别人对他天分的高度评价。当主试者要求他他能谈未来的计划时,他说:“您给我第一等,我将进剑桥,如果我得到第二等我将留在牛津,所以我想您会给我第一等。”结果他们真的给了他第一等。
                  霍金到剑桥攻读博士时选择了宇宙学,他认为“宇宙学有着定义明确的理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他被分配给一位名叫夏玛的教授,他很快发现夏玛是一位能给他很多鼓励的老师,一位总有时间与他讨论问题的科学家。
                  第一学期早些时候,夏玛注意到霍金有轻微的语言障碍,霍金的父母和同学也注意到他有点儿不对劲:一个宴会上,霍金倒一杯葡萄酒时,把大部分酒倒在了桌布上而不是杯子里。春季学期前,霍金被送进一家医院接受检查。他被诊断出患了罕见的、无法治愈的运动神经元症。这种病的发展结果是全身肌肉萎缩而瘫痪,但大脑的诸如思考与记忆的高级功能不受损害。通常的预测是当蔓延性瘫痪导致呼吸肌肉失效时,病人会因窒息或肺炎而死亡。医生预言霍金只能再活两年。毫无疑问,霍金深受打击,认为自己可能活不到读完博士。一段消沉之后,他想:“如果我非死不可的话,那也要做些好事再死。”
                  天文学家霍耶教授是剑桥大学鼎鼎有名的人物,在宇宙的稳态理论上花了很多心血,但他在还没有考虑成熟时,就在一次皇家学会的会议上公布了他理论的最新部分。演讲结束的热烈掌声后,霍耶问大家是否有任何问题。霍金当然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而且完全听懂了。他抓着手杖慢慢站起来,会议厅里顿时安静下来。
              “你所谈的那个量是发散的(即无限大)。”霍金说。
                  一时之间,压低了的私语声传遍了听众席:如果霍金说的正确,霍耶的最新成果就是错误的。
              “它当然不发散。”霍耶回答。
              “它是发散的。”霍金大胆抗议。
              “你怎么知道呢?”霍耶高声吼道。
              “因为我把它算出来了。”霍金慢慢地回答。
                  一阵使人窘迫的笑声传遍了会场。霍耶对这个傲慢的年轻人感到非常愤怒,认为霍金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霍金与其他人指出,霍耶不应该公布尚未证实的结果,是他不讲学术道德在先。
                  霍金的病情很快恶化:走路极困难,有时会重重摔一跤;说话的声音变得莫名其妙,不再只是普通的模糊。但没有任何变化能减慢他的研究进度,事实上,他的研究工作进展得更快,并且比他过去学术生涯中曾做过的都要好。
                  一天晚上,在会剑桥途中的火车上,霍金一时默默地注视着窗外,车内的朋友们正在争论着彭罗斯的一些数学论点。突然,霍金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向坐在对面的夏玛说:“如果把彭罗斯的奇点理论,运用到整个宇宙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就是这个简单的想法,将他推到了成为超级科学巨星的路上。把奇点理论运用于宇宙研究绝非一个简单问题,几个月内,夏玛注意到这位年轻的博士生正在做一件的确很特殊的事情。当霍金对自己思想背后的数学感到满意时,就开始写博士学位论文。论文最后一章是极有才气的研究成果,幸亏有了这一章,才使霍金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从那时起,这位23岁的物理学家就可以自称为霍金博士了。
              (摘编自迈克尔•怀特、约翰•葛瑞本《霍金传》,邱励欧、王滋译)【注】①彭罗斯:罗杰•彭罗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在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方面有杰出贡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交代霍金在牛津大学期间的突出表现,为写他后来能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宇宙学博士并取得成功做了铺垫。
              B.文中引用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特点,也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使传记具有特别的感染力。
              C.皇家学会会议上,“霍金慢慢地回答”表明他已经有语言障碍,“使人窘迫的笑声”则即针对霍金又针对霍耶。
              D.火车上那个“简单的想法”并不简单,它是霍金广泛学习和长期研究的结果,它使霍金跻身为超级科学巨星。
              D.年轻时的霍金成为物理学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健康的体魄也毫不影响科学家们研究科学和不断创造。
              (2)本文叙写了霍金进入剑桥大学后不断成长直至获得博士学位的哪几件事情?这些事情中贯穿着霍金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从全文看,霍金获得博士学位与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4)霍金成长为“霍金博士”有着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请你就对“学校宽容”、“学术道德”两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然而,新文化运动成为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则是1917年之后的事情。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帜下,延聘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新派学人为北大教员,使新文化运动的力量汇聚到北大。同时,在蔡元培支持下,陈独秀将《新青年》杂志迁到北大。由于北大进步师生的加盟,《新青年》宣传内容更广泛,影响也更大,开始真正扎根到“新青年”之中。而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北大进步师生创办的《新潮》、《每周评论》等杂志,又进一步扩大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影响。这样,新文化运动从原来的陈独秀少数人提倡的文化运动变成有大批青年学生拥护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梁漱溟先生谈到新文化运动历史时所说:“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
                       更令人感佩的是,蔡元培还以其声望和社会地位,排除反对势力的进攻,极力维持北大这一新文化运动阵地。1919年2~3月间,桐城派古文家林纾代表守旧势力,率先向北大和蔡元培发难。他一面写毁谤小说,对新文化领导人物进行人身攻击,其中把蔡元培比作赞助“毁圣灭伦”的怪物“元绪”(大龟);一面发表公开信,指责北大陈、胡等人“覆孔孟,铲伦常”。同时,北洋政府也通过教育部对蔡元培施加压力,指责《新潮》杂志的言论过于激进,要求他约束北大师生的言行。对林纾的恶语谩骂,蔡元培嗤之以鼻,表示“林君詈仆,仆将哀矜之不暇,而又何憾焉。”对林纾的公开信,蔡元培从容作复,一一辩明林纾的指摘是毫无根据的,最后声明自己绝不改变“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回复教育总长的信中,蔡元培重申“大学兼容并包之旨,实为国学发展之资”。对于守旧势力压迫他辞退陈独秀、约制胡适,蔡元培坚决予以拒绝,表示:“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
                      在保护新文化运动的同时,蔡元培也是宣传新文化最力的人之一。如在提倡白话文方面,他在1917年2月间便与梁启超等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并出任会长。此后,他还多次发表演说,宣传白话文必然取代文言文。在提倡科学方面,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继续支持我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活动。1917年1月,他为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杂志撰写《祝科学》一文,极言科学之重要,指出:“循是以往,凡往昔哲学之领域,自玄学以外,将一切为科学所占领,科学界之发展,未可限量,科学社诸君勉乎哉。”此外,蔡元培还在经济上援助科学社,每月由北大编译处拨款作为《科学》杂志的经费,并积极为科学社募集基金。
                     然而,在宣传新文化过程中,蔡元培在许多方面又表现出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不同的思想特色。对陈、胡等大多数新文化运动人士来说,他们宣传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化、新道德,更多是出于政治的动机,将文化和思想工作看作是实现民主共和政治的手段。而对蔡元培来说,他从事文化和思想工作,固然也有政治的动机,实现“救国”的目标,但他更倾向于将文化和道德革新看作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格完善和人性升华的途径和标志。蔡元培的这一思想倾向,又导致了他在一些文化问题上与陈、胡等新文化人士持不同的见解。如在科学问题上,陈、胡等将科学看作是万能的,认为科学不但能解决客观世界的问题,而且也能解决人生观问题。蔡元培则不同,他虽然也提倡科学,热心赞助科学事业,但他认为科学是有局限的,并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关于存在、意识等“形上”的一部分问题是科学无能为力的。与此相关,在人生观问题上,蔡元培也不像陈、胡等新文化人士那样采取一种简单的态度,以为只要提倡一种科学的人生观就解决了。他认为,美术和科学都是人生须臾不可脱离的,科学予人以知识,美术予人以情感的要求,指出:“世之重道德者,无不有赖乎美术及科学,如车之有两轮,鸟之有两翼也。”他还认为,美在人生中的特殊意义在于,美感具有与现实利益无关的超脱性,是人类生而固有的内在必然而不待外铄。并且,由于美感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便导致人类罪恶的“占有性冲动”逐渐减少,而使人类趋于高尚的“创造性冲动”得以逐渐扩展。
              (摘编自崔志海《蔡元培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陈独秀将《新青年》迁到北大,此举扩大了《新青年》的影响,从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B.面对守旧势力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蔡元培严词以对,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与之辩论,表现了坚持真理、绝不妥协的精神。
              C.蔡元培充分肯定了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并积极支持中国科学社的活动,但他同时认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D. 蔡元培认识到美虽然与现实无关,但是美可以发展人的自由个性,从而使人产生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E. 本文叙述了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表现,描写了他为推动新文化运动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的事迹,展现了“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伟大人格。
              (2)对于影响巨大的新文化运动,蔡元培主要有哪些贡献?请简要分析。
              (3)蔡元培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不同于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人士的思想特色?请简要分析。
              (4)人们以“亮节高风”来评价蔡元培先生,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林巧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黄薇  李响
                  20世纪上半叶,职业女性崭露头角,却仍备受歧视。协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女性,也为她们设置了一道不近人情的门坎:担任住院医生的女性,一旦结婚自动解聘,女护士如果结婚必须辞职。老协和的管理者坚信,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扮演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
                  也许,这既是门坎,也是考验。坚定的理想和虔诚的信仰,支撑老协和女医护人员以殉道者的姿态,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她们大多终身未婚,将自己嫁给了医疗事业,她们是中国医疗史上的特蕾莎修女。“万婴之母”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一是因为她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二是因为她亲手接生了5万多婴儿,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每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林巧稚的孩子。林巧稚说过:“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难怪很多妇女千里迢迢赶到协和找林大夫。原协和医院副院长黄人健回忆说,她曾看到林大夫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个流产的贫穷妇女,让她买营养品。“那时林大夫的工资是300块,像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1921年协和医学院落成,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的林巧稚正是在这一年考入协和。1929年,林巧稚毕业,入学时有5个女生,3人坚持到最后。林巧稚学业优异并热心公益,得以留校任职,她是协和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也因此与协和医院签下了不近人情的聘书。林巧稚怀着矛盾的心情接下这张光荣的聘书,也接下一纸枷锁。曾有说法认为林巧稚有过一段朦胧的恋爱,但随着她在医院表现出色,协和派她赴欧美考察深造,恋情也不了了之。林巧稚去美国进修时,也婉拒了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1940年林巧稚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她又创了个纪录:协和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家人和学生劝她休息,她说:“上帝如果让我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存在的场所便是在医院病房,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治病救人。”她虽然早已不是住院医师,但她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只要病人出现问题,即使是半夜也要马上通知她,否则她会生气批评。林巧稚曾说过,“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养成林巧稚单纯倔强的个性,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1949年,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可以搭乘任何一次航班去任何一个城市,傅太太特别说:“这是多少人用金条换不来的。”林巧稚谢绝了好意。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
                  随着协和“收归国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展开,老协和知识分子首当其冲。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重点改造对象”。工作组派她的学生给她讲形势、谈理论,劝导她“揭发美国人的文化侵略”。林巧稚想不通,“美国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
                  与共产党女干部的接触,让林巧稚对共产党人有了更多好感。有一天,一个穿灰色列宁服的妇女来协和挂号找林巧稚看病,林在问诊中了解到,这名患者1927年生过孩子,因为躲避国民党抓捕不能在大医院就诊,孩子夭折,自己也不能再生育,长征中又落下许多病根……后来她才知道,这位患者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林对她更增添了同情和敬佩。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夫人张洁清来协和生孩子的时候,林巧稚经常和她聊天,但并不知道张的身份。
                  林巧稚与周恩来夫妇、彭真全家的交往,使她对共产党人和新政府有了新的看法。她的“思想动态”被工作组敏锐地捕捉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来到协和,亲自给林巧稚写了100多页学习体会和思想小结。林巧稚在协和大会上代表教授发言,没有采用吴晗写的报告,她回顾自己在协和不问世事一心从医教书30年,现在她愿意“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祖国”。言辞朴实恳切,在场许多老协和人流下眼泪。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共产党。林巧稚对周恩来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能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入党恐怕不便。周恩来宽慰她不必介意这个问题,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文革”中,林巧稚推着四轮车给病人打针送药,清洗便盆,倒痰盂……这些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毕竟,她还没有 离开协和,她说这已经是再幸运不过。“文革”结束后,林巧稚已近80岁,体质逐渐衰弱。1983年春,林巧稚病情恶化,陷入昏迷,她总是断断续续地喊:“快!快!拿产钳来!产 钳……”4月22日,林巧稚在协和的病床上走向人生终点。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
              (节选自2012年《文汇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A、协和医院能接纳女性医护工作者,在20世纪上半叶已算是开明之举,所以它对住院女医生和女护士提出的工作就不许结婚的特殊要求虽不合情也是合理的。
              B、像林巧稚这样的老协和女医护人员凭借着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大都终身未婚,像特蕾莎修女一样以爱心坚持工作。
              C.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林巧稚又考入协和医学院,在学习八年后留校任职。林巧稚在协和医院成功地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第一个中国籍女主任。
              D.文中写道林巧稚与邓颖超、张洁清有意的交往后,自己对共产党人有了好感,说明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
              E.文革期间,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里仍然一丝不苟地做着医护工作,说明她对医院和患者的感情没有因政治运动而改变。
              (2)林巧稚热爱自己的工作,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三条。
              (3)单纯倔强的个性使得林巧稚对政治一无所知又毫无兴趣,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
              (4)林巧稚对政治毫无兴趣,可她却曾拒绝过美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这是否矛盾?请结合传记谈谈你对林巧稚的理解和评价。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郭沫若的“崛起”
              邹士方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女神》的诞生使郭沫若成为中国新诗界的巨人,奠定了他在整个新丈学史上的地位。《女神》的诞生同一个人很有关系,他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产婆”,这个人就是宗白华先生。1918年11月,宗白华开始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宗白华就是在这期间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学灯》属于“学艺性副刊”,原来占据主要篇幅的是学术性讨论、报道、翻译、名人演讲录及编作者之问的运信。宗白华到来后,把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特别是新诗和戏剧)的血液输入《学灯》,使《学灯》大放异彩,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在宗白华的建议下,1919年8月15日《学灯》开辟《新文艺》栏,开始刊载新诗。宗白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字体秀丽的日本来件,深为留学生的浪漫热情而感动。他没有因为上面陌生的作者名字而看轻作品的实际价值,不久署名“沫若”的诗作《鹭鸶》与《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在9月11日《学灯》刊出。
                       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出于爱国热情,他集合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团体“夏社”,出油印小报。在编印小报过程中,他经常阅读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当他在8月29日《新文艺》栏上读到康白情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唤起了自己的胆量,遂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不想很快刊出,惊喜若狂。在此之前郭沫若虽有创作和翻译,但他知音难觅,寄回国内,屡屡碰壁。这次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给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闸门已经打开,诗人的才华之泉终于迸发奔流了!宗白华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出年轻诗人胸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创造力,看到一颗珍珠正在东洋岛国烁烁闪光,他以惊人的气魄将“无名小辈”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大量发表,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就陆续发表了《死的诱惑》《新月白云》《某礼拜日》等十几首。宗白华鼓励比自己年长五岁的郭沫若尽量写诗,为此1920年1月宗在《学灯》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以《新诗》栏。郭凡有诗寄去,宗毫无保留地发表,甚至有时用《学灯》整个篇幅。沫若像一座作诗的工厂,产品有了销路,他的诗兴大发,于是沫若的诗像潮水一样接连不断地在<学灯》上涌现出来。大量地编发一位无名作者的新诗,在《学灯》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报刊史上也是罕见的。
                      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和鉴赏家。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  “我很希望《学灯》栏每天发表你一篇新诗,使《学灯》栏有一种清芬,有一种自然的清芬”,对于《凤凰涅檗》和《天狗》二诗,他热烈地赞颂:  “你的凤歌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一读过后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及真实的情绪,因为没有辞藻来粉饰他。” “你《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诗形式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使人读了有点麻烦,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你的诗意诗境偏于雄放直率方面,宜于作雄浑的大诗,所以我又盼望你多作像凤歌一类的大诗,这类新诗国内能者甚少,你将以此见长。但你小诗的意境也都不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作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工。”
              对于宗白华的扶植和帮助,郭沫若是永远不忘的,他认为由于宗白华给予他很大的鼓励使他有最初的一本《女神》的集成,他甚至感激地称宗白华为“我的钟子期!”
              (选自《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宗白华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产婆”,《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是宗白华奠定了郭沫若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B.《学灯》之所以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与宗白华引入哲学、美学和新文艺,并将其与过去的学术讨论等内容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密切相关。
              C.郭沫若对《学灯》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没想到被刊载,这唤起他的胆量,他的生活和创作从此发生决定性的转折。
              D.宗白华用《新诗》栏取代《新文艺》栏,大量发表当时并无名气的郭沫若的诗作,打破《学灯》编辑的惯例,激发了郭沫若的创作热情。
              E.这篇传记通过记述宗白华发现郭沫若并扶植他“崛起”的故事,既赞扬了宗白华的伯乐之功,也肯定了郭沫若的新诗创作才华。
              (2)宗白华为郭沫若的“崛起”提供了哪些帮助?请简要概括。
              (3)对于郭沫若的诗,宗白华从哪些方而予以了评价?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4)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的“崛起”源白各种主客观条件,一个人的成功不也如此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余大师勒石刻碑不慎留笑柄
              十年砍柴
                  人生苦短,而许多人总希望追求功业、声名之不朽,于是,勒石刻碑、传之后世成为中国人很喜欢的一种“行为艺术”,如东汉窦宪北击匈奴,勒石记功于燕然山。在我看来,这和普通游人去某景区,手痒涂鸦“某某到此一游”没什么区别。只是窦宪勒石的碑文由大文豪班固所作,在立意、文采上高于一般人而已。
                  最近,荣膺“大师”称号的余秋雨,也效法前辈先贤,为钟山风景区书碑文一篇,招来网友炮轰。我认为“余大师”此番遭遇并非盛名所累---就是常说的被人嫉妒,而是这篇碑文写得实在太差了。“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所幸得逢盛世,重新打点江山。”这类文字,立意浅薄,格调不高,更兼无甚文采,作为一个在诸多公共场合弘扬传统文化、调教后辈的“文化大师”,拿出这样一份作业,被公众挑刺,算不算“春秋责备贤者”呢?
                  写碑文不易,在现在语境下写碑文更难,写不好就成了余氏所撰的这类文白混杂、半通不通的文字。白话文运动以前,无论写碑文还是撰对联,作者和欣赏者多处于共同的知识体系内,士人群体有着比较统一的美学标准,为文雅驯还是粗鄙,一般会取得共识。因为当时掌握权力的人,多是士大夫,懂得美丑之辨。不会像钟山景区管理部门,无非是慕余秋雨的大名而附庸风雅,无论“余大师”交给一篇什么样的文字,相关部门会毫不脸红地赞其碑文写得很美妙,这也是用权力强调自己的眼光不差。
                  唐代的韩愈、明代的钱谦益图丰厚润笔,一生所写的碑文甚多。韩愈乃至在世时就有“谀墓”之名。韩愈虽然为了钱,给一些富豪显宦写墓志铭,过于溢美,但其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才,哪怕是千秋万代后,也是公认的。其撰写《平淮西碑》1500字,因持论欠公允被李愬告到皇帝那儿,碑被砸,令段文昌重新撰文刻碑。但韩文公碑文实在写得太好,到了宋代又被重刻留世。
                  好的碑文,哪怕是隔代人读之,必定会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因此以前的许多文士、名宦对撰文刻碑,是非常谨慎的,生怕被后世讥笑。“余大师”在碑文中写道:“隐隐可见大明王气,伟人身影。”应该是指此地葬明朱元璋和孙中山。当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后,遵孙先生遗愿将其埋葬在此,尽管党内大才云集,最后讨论来讨论去,只留下一块上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于此”的石碑。
                  用文言文写碑文,又似作格律诗,在当下用旧瓶来装新酒,既要保留文言格律诗的形式音韵之美,又要不拘泥于形式而有时代感,难度非常大,弄不好就会沦入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于汶川地震后写出的“纵作鬼,也幸福”的那种把肉麻当格调,把冷血当有情的境地。
                  余秋雨以文化大散文而名世,他的那些文化散文,确实影响大,但余基本上是用脱胎于早期政论文字盛年理论论述的欧化语言来表达,再点缀一些散见于古人笔记中的故事,让当时的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但若是论传统国学的功底,余先生不要说和古代乃至民国时期的文化人相比,当下大隐于网络的许多爱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都比他强。在孝陵、中山陵之畔,“余大师”竟敢拿出这样的文字刻石立碑,真佩服其勇气过人。不知后人读之,有何感想。我想这篇碑文为后世留下的唯一价值也许是史料价值,后人可从“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的文字中来研究今日中国社会拆迁之状况。
              (选自2009-12-11HYPERLINK“http://www.ks5u.com/“ “_blank“华商网-华商报(西安))(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勒石刻碑是中国人很喜欢的一种“行为艺术”,名人石刻和普通人在景区涂鸦留字没有本质区别。
              B.余大师为钟山风景区题写碑文而被网友炮轰,是因为“树大招风”,为盛名所累,而碑文质量是一个次要原因。
              C.白话文运动以前的手握权力人,都懂得美丑之辨,不会像钟山景区管理部门附庸风雅,毫不脸红地称赞余秋雨碑文写得很美妙。
              D.韩愈图润笔费丰厚而滥写碑文,有“谀墓”之名,但其才华横溢,他的一些有溢美欠公允之嫌的碑文依然能够留传后世,得到了后人的承认。
              E.好的碑文,即使是隔代人读之,也能够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许多文士、名宦对撰文刻碑,态度非常谨慎,生怕遗笑后世。
              F.余秋雨虽以大散文名世,取得了很大影响,但其国学功底欠佳,在孝陵、中山陵之畔,“余大师”竟敢拿出这样的文字刻石立碑,真可谓自不量力。
              (2)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不能作为余秋雨写钟山风景区碑文而遭炮轰原因的一项是    
              A.余秋雨虽以文化大散文名世,但传统国学功底差,以其惯用欧化的语言,采用碑文的文言旧瓶装时代新酒,力不从心。
              B.余秋雨像韩愈、钱谦益图润笔费而撰碑文,却无韩钱旷世之才,未免为人讥笑。
              C.即使有大才,也应非常谨慎,不能不自量力,随便下笔。
              D.余秋雨碑文中有“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为强制拆迁歌功颂德。
              (3)文章第二段说“作为一个在诸多公共场合弘扬传统文化、调教后辈的‘文化大师’,拿出这样一份作业,被公众挑刺,算不算‘春秋责备贤者’呢?”请谈一谈作者所说的“春秋责备贤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文中对此做出了回答,请对作者的态度给予简要概括并阐明理由。
              (4)结合文本,谈一谈作者认为“余大师勒石刻碑不慎留笑柄”都遗留了哪些笑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