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向日葵   
              金黄的、庄严的向日葵,
              把花朵朝着太阳开放。

              太阳把多光的羽箭,投射到
              她明静而柔美的花冠。

              她有战士的崇高品德,
              她嘲笑睡倒在黑暗中的小草。

              夜里,风雨打落她的花瓣,
              早晨,她依然朝着太阳。 (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可胜食 谷:稻谷 数罟不入洿池 洿:深
              B、斧以时入山林 斤:锛子养生丧死无 憾:遗憾
              C、鸡豚狗彘之 畜:牲畜谨庠之教 序:学校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检查涂有饿莩 饿莩:饿死的人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狗彘人食而不知检
              C、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
              D、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3、选出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句式不同的一项
              [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3.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持千金之资物——币:礼品。
              B、大王命之——唯:只。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次:次序,先后次序。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而乃以手共搏②顷之未发,太子迟
              B、①引其匕首提秦王②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得闻教
              C、①嘉为先言秦王曰②使毕使
              D、①自引起②今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

              A、①荆轲笑武阳②野有麦场
              B、①至秦②轲取图奉之
              C、①轲自知事不②更胡用之,瞬息可
              D、①秦王惊,自引而起,袖②佛印类弥勒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贪,其强——负:依仗
            B、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
            C、召有司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D、怀其璧,从径道——亡:丢失
            2、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侍从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布衣:平民
            C、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列观:一般的宫殿
            D、固请,召有司案图——有司:司法人员
            3、下列句中划线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冲冠
            B、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大王必欲
            D、乃使其从者
            4、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 5.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划线字的意义与例句“慕君之高义也”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以吾两人在也
            B.见欺
            C.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白者多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 / ③⑤⑥
            B.①③⑤ ∕ ②④⑥
            C.①②③ ∕ ④⑤⑥
            D.①③④ ∕ ②⑤⑥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而相如廷叱
            ②臣所以去亲戚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④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6. 阅读教材中的一段古文,完成下面问题:
             求人可使报秦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1.与“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中“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

            A.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B.何者?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C.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2.下列加线字中,与“城不入,臣请璧归赵”中的“完”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

            A.舍相如广成传
            B.得见汉使
            C.空以身草野
            D.大将军邓骘其才
            3.下列句子中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 7.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第二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1-2题。
            青春
            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1.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青春的特点?请你写出这些意象并选择一个分析其表现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顾城创作过这样的诗句“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在口语中,我们不会说太阳是“甜”的,也不会用“一枚”这样的数量词来修饰太阳,诗歌的语言经常用一些反常搭配,请在《青春》这首诗中找到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声声慢(节选)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雨巷(节选)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这三首诗词都写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江南雨”。请你根据对这三首诗词的理解,说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江南雨”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说明这三首诗词描写“江南雨”各自所包含的感情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首诗词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学中“江南春雨”和“江南秋雨”这两个经典的审美意象。这两个意象是有区别的。请你各用一个比喻句分别表达这两个经典审美意象给你的感受,并各用一句话说明你这样比喻的理由。
              “江南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秋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