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几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
              (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①在孔子看来,作为地方长官管理一个地区,应该依次完成那些任务。
              ②老子的执政观与孔子有何差异?请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对老子与孔子的执政观予以评析。
            • 2.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 翻译下列句子。

              (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2) 从《氓》中找出2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3)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                               的性格。
              (4)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                  ,流露出来的感情                     ,决绝而不留恋。
              (5)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                                的性格特点。
              (6) 《氓》中女主人公在讲到婚后“氓”的行为变化的时候,怨愤地责骂他:                                                
              (7) 《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                                                 
              (8) 《氓》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9) 《氓》中, “                                        ”以比兴的手法表现女主人公的年轻美丽;而用比兴手法写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的句子是:                                                
            •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 

              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 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 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 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2) 

              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 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 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 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 

              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 4.

              水调歌头

              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注】①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宁少蕴。1138年再次知建康府,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此词大约作于这个时期。②云中:云中郡,汉代名将魏尚、李广都曾做过云中太守,并于此地奋勇抗击匈奴。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本句为倒装句式,西风渐紧,催促人们做好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

              B. “叠鼓”两句,写出破晓时分,军鼓震啊,武士手持雕弓,走马飞驰的豪壮场面,视听结合,振奋人心。

              C. “争”字写座中宾客正当盛年,习射武场得胜,嘲笑衰翁年事已高,还想与客走马比武,使人顿生衰病之叹。

              D. “何似”三句,虚写诗人自己年少力壮时,骑射技艺高超,回答了客人“豪气安在”“为谁雄”的疑问。

              E. 词的上片言“回望”千里江山,结句说“回首”云中郡发出许多感慨。前后呼应,使词作结构浑然一体。

              (2) 作品表现了词人哪几种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诗歌表现了一个传统佳节,是哪一个节日?颈联如何表达相思的?

              (2)尾联使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 6.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宋】姜夔

              家在马城西,今赋梅屏雪。梅雪相兼不见花,月影玲珑彻。

              前度带愁看,一饷和愁折。若使逋仙及见之,定自成愁绝。

              (1)“梅雪相兼不见花,月影玲珑彻”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下列诗句均以梅花为描写对象,请选出诗中提到的“逋仙”所写的名句( )

              A.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D.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7.

              宿府

              杜甫

              ①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②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③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④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答:(只写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 ①词人罢职闲居上饶,作此词时49岁,此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驾崩,孝宗即位。②椒盘: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③彩胜:即幡胜。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以为戏。④整整:词人家中婢女。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蝶恋花”是词牌,“戊申”是干支纪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间作”指在宴席中写了这首词。

              B.“争上春风鬓”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这触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

              C.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的欢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反衬出了词人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

              D.“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

              E.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问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上述句子出自不同作品,对这些作品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______
              古诗/绝句/词/律诗/
              A.①④/⑨⑩/②③⑥⑧/⑤⑦
              B.①⑤/②⑨⑩/③⑥⑧/④⑦
              C.①⑦/⑨⑩/②③⑥⑧/④⑤
              D.①⑦/⑨⑩/②⑥⑧/③④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