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③。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②三城戍:岷山三城的堡垒,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诗分古体和近体,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前三联皆对仗工整,不同于常见的中间两联对仗,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颔联的“海内风尘”指战乱,切合首联的“三城戍”;“天涯涕泪”切合与离别相关的“万里桥”。

              C.首联扣题中“望”字,视角由近及远:从终年积雪的岷山、重兵驻防的三城到清澈见底的锦江和横跨江面的万里桥。

              D.尾联最后点出深沉的忧虑: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E.此诗前三联写“野望”,由向内审视转为向外观察,尾联才指出由这一变化的原因,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 2.

              辋川别业

              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释】①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写诗人在辋川隐居时的生活,其状写精细传神,抒情流畅自如,意境恬静优美。
              B.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

              C.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全诗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D.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

              E.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笔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
            • 3.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汾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两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下列对《公安县怀古》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