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义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

              洪武初,修《元史》,召鲁为总裁官。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乞还山,会编类礼书,复留之。时议者蜂起。鲁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鲁曰:“袭帕误耳,纳贡称籓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曰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由是器重鲁。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1)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皆遵 约束约束:规约,规章
              B.编类礼书         会:恰逢

              C.鲁 曰:“袭帕误耳……”   让:谦让   
              D.鲁复如此,文运 昌乎!  其:大概

            • 2.

              江宁两校官传  袁 枚

              我国家百有三十余载,而江宁以校官祠于学者,只二人焉。

              其一曰教谕汤先生,讳伟,字鹏乎,宣城人。康熙庚午举人,居官时年已七旬。天倪甚和,碌碌然不可见涯。夏月短葛衣摇扇,与群儿嬉。或上树扑枣,童子环啖之,先生俯而笑曰:“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其风趣如此。

              兵部左侍郎法海督学江南,威棱言言,所至不敢仰视。初按江宁,命报程生某劣。先生摇首,意若有所疑。法呵之。先生正色曰:“程生不特不劣,且贤。公命取优耶,今晚牒且上矣。若以为劣,则公知之,伟不知也。”法大怒,叱先生出,将劾先生。江宁先辈蔡铉升者,与法有,往见法,争曰:“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过上新庵,见僧奉富商木主与天子龙牌峙,生诋其妄,捽而投之,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公得毋若辈所眩乎?汤先生正人,九学所推,公不知敬,何也?”法大惭愧,三肃先生而谢。

              时学舍穿漏,每大雨,汤辄持伞坐承溜下,白发淋漓。客骇问之,则颦蹙然曰:“大成殿未修,先圣露居,某敢即安乎?”上官及诸绅士闻之肃然,未几,争相营,终先生之世,宫墙焕然。俸满,迁国子监典籍,以笃老辞。卒年九十余。

              其一曰训导唐先生,讳时琳,字宸枚,上海人。康熙甲午贡生。饬躬训士,一衷于礼。在官捐俸修前明周贞毅公祠。去后,诸生即以先生与汤先生附焉。

              乾隆三十九年,邑有修学之举,将迁祠周公,并迁两先生。训导曹君惧两先生泽将湮也,属予作传以永之。予览所持来汤状甚具,而唐事寂然无可记述,以故笔涩不下者屡矣。然窃以为,官不在大小,惟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中庸》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后之人闻两先生之风,可以观,可以兴矣。

              选自《袁枚散文选》

              (1) 对下列加画线词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画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碌碌然不可见涯 涘                 涘:边际

              B.与法有 ,往见法                 旧:交情

              C.未几,争相营 构                   构:建造

              D.躬训士,一衷于礼               饬:谨慎地
            • 3.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泾:直
              B.于是焉河伯始 其面目   旋:掉转,这里指改变
              C.闻道百,以为莫己 者 若:像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矣 殆:危险
            • 4.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丰天姿瑰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 茂才,迁侍御史。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 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劝绍迎天子,绍不纳。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 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 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绍遂忌丰。绍军之败也,土崩奔北,师徒略尽,军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丰在此,不至于是也。”绍谓逢纪曰:“冀州人闻吾军败,皆当念吾,惟田别驾前谏止吾, 众不同,吾亦惭见之。”纪复曰:“丰闻将军之退,拊手大笑,喜 言之中也。”绍于是有害丰之意。初,太祖闻丰不从戎,喜曰:“绍必败矣。”及绍奔遁,复曰:“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 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 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 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 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
                  孙盛③曰:观田丰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暗后④则覆亡之祸至。存亡荣辱,常必由兹。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六》,有删改)【注】①翮(shěn),齿龈。②逢纪,东汉末年河北霸主袁绍的谋臣。③孙盛,晋代历史学家。④后,君主,诸侯。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初 太尉府,举茂才 辟:征召


              B.绍 以子疾,不许  辞:告诉


              C.外结英雄,内修农战    :修整


              D.不及二年,可坐 也  克:攻克


            • 5.

              下列加横线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宁许以 秦曲               负:使…承担
              B.相如因持璧 立             却:后退
              C.于是秦王不                怿:喜悦
              D.吾羞,不 为之下           忍:忍心
            • 6.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故令人持璧归, 至赵矣       间:间接

              B.大王必欲 臣                    急:着急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 ,固请      谢:谢罪,道歉

              D.固请,召有司 图                案:案牍
            • 7.

              严祺先文集序  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注]①浼(měi):玷污。 (选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句“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 其俗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 俗也 拔:拔除

              C.远 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D.不又 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 8.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

              A.涂有饿莩而不知          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弃甲曳 而走              斩木为
              C.不违农时,谷不可 食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
              D.亦走也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9.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4)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 。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 ,信也 渝:坚持
              C.公 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 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 10.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

                  天启间,逆奄窃国,是时有《百官图》《邪党录》,依之以尽杀朝廷之士,所谓东林党人也。其间侍从之臣,杨、左以外,宜兴少保陈公为魁。崇祯末,阮大铖作《蝗蝻录》,以复社名士填之,谓是东林后劲,欲依之以尽杀天下之清流,其间定生先生为之魁。讫今四十年,贞元朝士无多,劫尘冷落。天子开明史局,根括天下藏书,于是东林党籍稍稍复出,而先生父子皎然,与日月争光,可不谓之荣耶!

                  先生讳贞慧,字定生。陈氏为止斋之后,由永嘉徙宜兴,遂为望族。父讳于廷,仕至左都御史,赠少保。少保四子,长贞贻,有文名而夭。先生幼而奇杰,少保丧其才子,居郁郁不乐,顾先生在侧,曰:“赖有此耳!”弱冠补弟子员,廪于学宫。侍少保宦游南北,凡朝政之缺失,君子小人之消失,口谈笔记,皆出经生闻见之外。居家孝谨,庭闱之内,无疾言色。念长兄之才,恐其遂至沦没,因梓行其书。少保没,同邑故相生前睚眦修怨其孤,有取子毁室之虞,先生榰定良苦。故相知不可以力屈也,好言慰藉之,先生落落如故。

                  国亡之后,残山剩水,无不戚戚可念。埋身土室,不入城市者十余年。先生即甚贫乎,而遗民故老时时犹向阳羡山中一问生死,流连痛饮,惊离吊往,恍然如月泉吟社也。生于万历甲辰十二月九日,卒于顺治丙申五月十九日,年五十三。长子维崧以先生卒后六年十一月葬于亳村新阡,又后十有八年,从京师币寄余,求铭幽石。维崧以博学宏儒征入史局,天下方藉以发潜德之幽光,而况于其先公乎!乃不惮数千里之远,下讯草野,其亦司马子长征于夏无且之意欤?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

                  【注】  ①止斋:陈傅良的号。陈傅良,南宋著名学者,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②榰(zhī):支撑。③月泉吟社:元初宋遗民所创立的遗民诗社。④司马子长征于夏无且:事见《史记·刺客列传》。夏无且是秦王嬴政的侍医,荆轲行刺秦王时在场,公孙季功等与夏无且有交往,详知此事,然后告诉了司马迁。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 郁郁不乐  恒:经常
              B.无疾言 色  遽:慌张
              C.有取子毁室之   虞:欺骗
              D.从京师 币寄余  函:邮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