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为何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是谁?
                  殷商、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央王朝拥有绝对的文化主导权,掌握知识的祝、卜、史、宗等“王官”环绕在最高统治者身边为他服务。在浓重的神巫色彩的笼罩之下,春秋以前文化观照的核心其实是“治政”之术。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那时渐次生成,如对祖先的崇拜,对象征性仪式的重视,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等。春秋时期,文化下移,形成了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霸,国力强盛与否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此严酷的形势之下,各国的执政卿大夫都拼命汲取前代的政治经验和统治智慧,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尚书》《诗经》《周易》等典籍受到重视。“王官之学”于贵族阶层普泛化,迅速变成了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
                   那时的执政卿大夫阶层无论是讨论国事还是进行外交,都要对这些经典随时加以征引。从《左传》和《国语》对《尚书》援引的内容看,主要是围绕着“礼”展开,落脚点在“德”。在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看来,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就要维护等级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使民”;维护秩序的方式是“礼”,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而要维护“礼”,就要落实于“德”,没有“德”的维护,“礼”就难以生根,难以延续。春秋时代,《诗》被纳入到“礼”的范畴之内,由“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可以看出。无论是《尚书》还是《诗》,都是当时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既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藉此发展政治文化的跳板。“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
                  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春秋时期中央王权更为衰落,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帝”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而春秋执政卿大夫更自觉地将关注的焦点从“天”上移到“地”上,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因此政治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只是在春秋末年孔子出现以后,通过《论语》以及《春秋》把这些观念加以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特别是引入了“仁”学观念,为“礼”文化找到人性基础,为“礼”文化的合法性提出了非常有力的证明。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春秋时代诸侯分裂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却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源头。管仲作为国相看到了“礼”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支撑过于乏力,因此他把“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时还崛起了另一个思想家老子。老子的思想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参照,主张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讲究“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摘自2014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中国文化的基因,在春秋时代由于文化下移而被社会否定。
              B.《尚书》《诗经》等典籍,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它不仅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发展政治文化的跳板,更是贵族阶层重视的思想武器。
              C. 儒家思想形成于孔子之前,孔子通过《论语》《春秋》将“礼“的概念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并且引入“仁”的概念,从而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
              D.春秋时期呈现了思想多元化的状态:管子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源头;老子讲究“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第二段分别列举春秋以前与春秋时期的文化状况,论证了各国执政卿大夫凭借着普泛化的“王官之学”,成为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的观点。
              B.文章第三段与第四段是因果关系,论述了春秋时期是以“礼”为核心的关键时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重要转折点。
              C.文章在提出春秋时代为何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是谁两个疑问后,从文化和政治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D.文章论证有理有据,如引用《论语》中“不学《诗》,无以言”,来论证春秋时期《诗》被纳入“礼”的范畴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是维护国家秩序的方式。在《论语•侍坐》一文中孔子道出哂子路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就证明了这一观点。
              B.孔子出现后,“仁”学观念的引入,不仅为“礼”文化找到了人性基础,也为“礼”文化的合法性提出了有力的证明,因而《论语》中说“克已复礼为仁”。
              C.春秋时期执政卿大夫关注的焦点从“天”上移到“地”上,更关注现实世界,导致了某些统治者对“天”的怨恨和质疑。
              D.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认为:只有维护等级差别,才能很好地“使民”;只有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只有落实于“德”,才能使“礼”生根、延续。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
              B.文章阐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
              C.第⑤段的举例论证,是为了证明从制度这一范畴进行文明比较,存在着缺陷。
              D.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说明从具体的物出发可发现相同的气质与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果对日本文明不从世界的维度去理解,就无法对它理解得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B.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C.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不在于区分文明的进步与落后,而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
              D.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明以止,人以化成    中国文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人文”。“人文”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它最初是跟“天文”相对提出来的,在古籍《周易》的《贲卦•彖传》中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个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后面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对天文的考察,可以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通过人文,就可以教化天下,让这个社会发生变化。所以,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
              那么,用人文的方法来让这个社会发生变化,究竟要变成什么?就是把人们的恶习等各种各样不好的东西化掉,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什么叫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大学》、《论语》、《孟子》都特别讲到,做人一定要懂得“止”,知道止于何处。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份了解自己应尽的义务,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那么怎样达到这个“止”呢?那就是靠文明,所以叫“文明以止”。
              “文化”这个词最初跟“物化”相对,文化是用文的方式去变化,物化是用物的方式去改变。文明呢,就是相对于野蛮、原始质朴而言,用文来明。《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中国文化里,文明就是教化,而教化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自己的身份;不光明白自己的身份,还要认同自己的身份;不光认同自己的身份,还要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所以,通过教化,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去改变很多不良的社会习俗,来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这就是中国人文教育的意义所在。而教化的对象就是人,以人为本。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体会到这一最简单的道理。在家里,如果家长要求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尽职尽责,那么这个家庭一定很和谐。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里面,如果每个人尽职尽责的话,那么这个单位、部门也一定是有序和谐的。
                  我们现在常常念《三字经》。《三字经》一开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中的恶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人性中的善没有得到发扬,才会出现恶。《荀子•礼论》有言:“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人有各种欲望,一旦求而不得,那么争夺和混乱将会时有发生。要让社会每个成员的合理欲求都能得到满足,那就必须制定一种规则,这就是礼的起源。要让这个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就必须制定礼来加以教育。
                  礼不是强制性的,不是通过外界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古论里面讲人与人之间有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种人际关系,这里面父子、夫妇、长幼、朋友都是自然的关系,君臣关系是上下关系,但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转化成内在的自然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理念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这些关系是不能颠倒的。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就有两个身份:在子女面前是父母,在父父母面前是子女。每个人必须认同自己的身份,只有认同了自己的身份,才知道在什么场合是什么身份,该遵循一些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转自“国际儒学联合会”原载于《中国民族报》)(1)下列选项中,关于“人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人们通过对天文的考察,来捕捉四季的变化:通过“人文”的作用来教化,让社会发生变化。
              B.“文化”与“物化“两者是相对统一的,它们是用文和物的方式不断发展变化。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质朴来说的,用文来明。
              C.文明以止,这就是人文。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应知道止在哪里,若想达到“止”的地步,就得依靠文明。
              D.“人文”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用人文的方法把人们的恶习等各种各样不好的东西化掉,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在中国文化里,文明即教化,教化的中心是让每个人不仅清楚自己的身份,还要认同自己的身份,更要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B.家庭中,每个成员尽职尽责,家庭就会和谐。在企业、部门里面,每个职工尽职尽责,这个单位、部门就会有序和谐。
              C.“人文”一词,最初是与“天文”相对提出来的,在《周易》中就有相关的解读。《论语》中,又有对文明和教化的分析,正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四书”中均特别提到,做人要知止。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份了解自己应尽的义务,做本分该做的事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身为社会人,我们要清楚人文教化与社会和谐进步之间的关系,正如天文学家清楚一年四季的变化一样,因为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得以体现的需要。
              B.人们在社会的交往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四种关系都属于自然关系。君臣虽然是上下关系,但从本质来说也从属于自然关系。
              C.当今社会,每位公民的合理欲求都应该得到满足,这就要求人们制定相关的规则,在规则的制约下逐渐形成礼。
              D.《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说的是人性中的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因为善没有得到发扬,才会出现恶。人的各种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一定会发生争夺,甚至出现混乱。
            • 4.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重逻辑理性的言说,中国文化更偏重于诗性言说,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文化也有思辨性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风最为浓厚的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激荡,辩士云涌。诸子的思辨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诸子的思辨艺术成为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文体风格。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身处其中的有识之士对治国平天下各有构想,也各有说辞。不少人常常游说于诸侯之间,成为一群专门靠思想与口才吃饭的游说之士。他们没有权力和地位,但却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有的人佩印封侯,成为一国栋梁;有的人虽不为时人所重,其思想却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性基因,持续地影响着后人。
                  诸子思辨求真求理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士人特别是古代文论家们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们历来把文学当作经国之大业,有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谦谦君子,遇人当礼让三分,原本是不好与人争辩,但人生短暂,世道纷杂,为了建功立业,又不得不辩。
                  刘勰说:“辩立有断辞之义。”思辨性的语言思路清晰、思想明确,给人一种决断之美。诸子论辩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就有这种断辞之美。刘熙载指出:“战国说士之言……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善守者使人不能攻也。”严密的逻辑推理,迫使对手甘拜下风,维护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就呈现出一种“断辞之美”。
                  诸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文章影响很大,刘熙载就曾指出“韩文出于《孟子》。”诸子对后世文论的思辨艺术也影响很大,如刘勰主张“剖情析采”,“剖析”就是一种理性思辨。章学诚称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就点出了《文心雕龙》思辨性的“断辞之美”。古代文论中,大量的诗话、词话、曲话,虽然以松散随性为主,但还是有一些思辨性言说。比如如清代查为仁说:“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须辨毫发于疑似之间。”辨析在毫发疑似之间,可见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之用心,这是否也是一种思辨呢?
              (摘编自吴中胜《断辞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西方文化看重理性的思辨,中国文化则是诗意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辨并重,而后者更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影响着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
              B.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交流碰撞,靠思想与口才纵横各国之间的辩士纷纷涌现,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风最为浓厚的时期。
              C.充满理性思辨的言说以其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思想使对手折服,它讲求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力量,维护自己的思想立场,给人一种决断之美。
              D.战国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很大,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就主张“剖情析采”,其《文心雕龙》被章学诚称“体大思精”,具有理性思辨色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先总说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然后分述其对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影响。
              B.文章的关键词是“诸子”“思辨”“影响”,全文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论述。
              C.文章引用刘勰、刘熙载、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或评价,充分阐释了“断辞之美”的内涵。
              D.文章从源头及承袭角度阐述了诸子的思辨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证明中国文化不乏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如果没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思辨,中国文化就会失去重要的理性基因。
              B.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为了建功立业成就人生,不惜舍弃谦谦君子之风与人论辩
              C.论辩中只有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才会呈现出断辞之美。
              D.历代文论如《人间词话》等对诗词曲赋的仔细揣摩、精心把玩,应该也是一种思辨。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有语言,会说话,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语言好比打字机的字盘,说出来的话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一盘铅字可以打出彼此毫不相干的种种文章来,而字盘里的铅字却有一定的数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规矩。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与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这些交际工具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摘编自叶蜚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有没有语言、会不会说话是区别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但说话不等于语言。
              B.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可以适度杜撰词语,违反规则。
              C.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多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
              D.在交际过程中,身势等伴随动作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第一段用“字盘”这一比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B.文章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强调阐述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社会性功能。
              C.文章第三段通过与辅助交际工具的比较,突出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的本质特征。
              D.全文围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展开论证,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语言是工具,说出来的话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是具体的“产品”。
              B.如果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C.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交际中时空限制,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D.非语言手段包括面部表情、手的动作、身体姿态等,大多情况下是伴随语言发挥交际作用。
            • 6.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B.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D.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 7.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偶尔涉足,这就只能使社会普及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如果上层文化界终于按捺不住,浩荡介入,而且慷慨地把自身的文化优势投注其间,那么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了。 昆曲,是世俗艺术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在昆曲之前,北杂剧也达到过很高的文化品味,也出现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这样的文化大师,但是如果北杂剧的创作队 伍与昆曲的创作队伍作一个整体比较就会发现,昆曲创作队伍里高文化等级的人要多得多。
                  上层文化人排除了自己与昆曲之间的心理障碍,不仅理直气壮地观赏、创作,甚至有的 人还亲自扮演,粉墨登场,久而久之,昆曲就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他们的生命与 昆曲之间沟通得十分畅达,因此他们也就有意无意地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清忠谱》所表现的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长生殿》所表现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 缅怀,尤其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人本立场出发对至情、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是上层知 识界内心的真诚吐露,我们如果把这几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人 格的几根支柱。这几部传奇作品与《红楼梦》等几部小说加在一起,构成了明清两代一切文化良知都很难逃逸在外的精神感应圈。 高层文化人在给昆曲输入精神浓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相应的审美格调。众所周知,昆曲
              从文词的典雅生动、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不少唱词段 落在文学价值上完全可以与历代著名诗词并驾齐驱。更难能可贵的是,多数昆曲作品在编剧技法上也十分高超,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舟筏通达当时无数世俗观众的接 受水平,引起全社会的欣赏和迷醉。在唱腔上,音乐格局的婉转变化,演唱节奏顿挫疾徐的 控制,配器的齐金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而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在表演上角色行当的细密分工,写意舞姿和抒情舞姿的丰富,念白的生动幽默,也成了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 能把握的复杂技艺。这些自然都与社会性痴迷所造成的激励有关,也与高层文化界对它的精工细磨分不开。高层文化人把他们的全部文化素养和审美积淀都投注在昆曲的一招一式、一 腔一调之中,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而升腾成种种舞台景象。因此不妨说,离开了文化精英的大幅度聚合是很难办得到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上层文化界介入世俗艺术,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
              B.上层文化人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使昆曲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
              C.昆曲的审美格调不仅体现在唱词,唱腔和表演上,编剧的高超技法也引起了观众的 欣赏和迷醉。
              D.离开精英文化的聚合,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审美的格调就很难达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提出社会普及的原生态阶段很少有上层文化界的涉人。
              B.文章将昆曲和北杂剧进行对比,突出昆曲和上层文化界的紧密联系。
              C.《清忠谱》《长生殿》《牡丹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几根支柱
              D.文章分析了昆曲对上层文化界的影响,昆曲的价值实现,离不开文化精英的大幅度聚 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昆曲的唱词唱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是众所周知的。
              B.昆曲是一种世俗艺术,有一定的社会普及性,因此这一艺术吸纳的主要对象和主要的参与人是世俗观众。
              C.社会痴迷性对昆曲所造成的激励和高层文化界对昆曲的精工细磨使昆曲成为了一门复杂的技艺
              D.昆曲在唱腔上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
            • 8.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
              梁文道
                  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
                  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
                  “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
                  “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仿佛电影、香烟与内裤和人一样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
              (选自《噪音太多》,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的抵制日货的指导精神。
              B. “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往不利。
              C. 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
              D. 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 的蓬勃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______
              A. 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分析。
              B. 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批判。
              C.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特点。
              D.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B. 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意识形态。
              C. 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
              D. 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费本国产品。
            • 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2017中国电影的竞争与理性
                  ①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回暖了。国产电影的票房比重超过了进口电影。票房与内容没有必然联系,但它们之间的角力,显现了电影市场发展的基本样态。梳理2017年的院线电影,能够发现中国电影的不足和希望,在纷乱之下其实有章可循。
                  ②《西游记》故事在中国尽人皆知,衍生产品不胜枚举。近几年票房排名靠前的国产电影中,每年都有一两部改编自《西游记》。2015年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制作完成后财政紧张,宣传乏力,但众多观众观影后自发推广,口碑影响排片,使该片票房排到当年国产电影票房第七名。
                  ③靠“西游”吸金的情况在2017年更加明显,国产电影栗房前十的影片中竟有三部与之密切相关。比如徐克携手周星驰推出的《西游伏妖篇》还有《大闹天竺》、《悟空传》。无论改编为动画片、奇幻爱情故事,改编书中某个章节,还是以其为叙事原型讲述现代故事(即《大闹天竺》),票房成绩很少与影片质量和口碑挂钩,这是国产电影尤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西游记》仍然已经是一个巨型“IP”,无论怎样改编,观众都愿意理单。
                  ④推动电影票房的另一个关键在于“话题”,尤其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与影片相关的“话题”能登上社交平台的热搜榜,票房就基本有了保障。王宝强导演并主演的《大闹天竺》原计划在2016年底上映,后来调整到2017年春节档,勇猛地闯进国产电影票房前十。除故事原型是“西天取经”外,与婚姻变故引发的公共话题不无关系。
                  ⑤每年都会有几部续集电影创造票房新高,好莱坞商业大片或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自不必多说。道理可想而知:观众尝到第一口新鲜滋味,很难把持住不尝第二口。2017年,《战狼2》取得56.82亿元总票房,是总票房第二名《速度与激情8》两倍有余,除“主旋律”情节切合国民心理,口碑递送和续集效应也有影响。
                  ⑥奇幻片和喜剧片在2017年依然富有票房号召力,一齐为观众提供逃避现实世界的想象空间,《功夫瑜伽》《悟空传》等莫不如此,《妖猫传》甚至也可以归入奇幻电影。当然,也有些奇幻电影视觉效果不佳,剧情荒诞,网络大电影的质量都未能达到,却公然摆在电影院圈钱。
                  ⑦倘若越来越多观众理性选择观影片目,不愿意再上当受骗,“烂片圈钱”现象未来几年料将越发淡薄。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即便有电视剧积累的超高人气,但因电影本身低劣的制作水准和剧情硬伤,上映后票房迅速遭遇断崖式下跌。该片录得5.34亿元票房,但首周票房占比居然高达80%,《奇门道甲》《机器之血》等电影与之相仿。
                  ⑧豆瓣等网站的评分对电影口碑的影响越发明显,同样可能遏制“烂片圈钱”的怪现象。口碑效应不仅间接影响观众选择观影片目,还直接影响排片。明显的例子是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首映排座率不到10%,依靠自发形成的免费水军--“”在微博微信等各大社区平台推荐声援,在短短十天内完成4亿的票房逆袭。反例则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票房挫折,豆瓣的4.0低分佐证了影片的质量问题。
                  ⑨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和评分机制重要程度提升,观众到处都能见到对一部新片的评分和评价。面对众口一词的负面评价,理性尚存的观众自然不愿意去体验看烂片的痛苦。
                  ⑩2017年的票房榜单不再全部由高成本大片占据。即便是国际榜单,好莱坞电影也非一家独大,小成本的美国以外的“批片”崭露头角。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引发全民观影浪潮,票房收入接近13亿元,进入进口电影历史排行榜前十名,超过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美国队长3》。
              ⑪《摔跤吧!爸爸》在上映前并不被看好,但由于影片质量优秀,关注的性别议题各国皆存在,加之口耳相传的超高口碑--在豆辨网的评分高达9.1,最终创造了票房奇迹。
              无论抗衡大片和烂片结果如何,已经有越来越多观众趋于理性。电影市场或将自发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局面。这是未来的希望所在。
              (1)第⑤段中用《战狼2》例子的作用是 ______ 。
              (2)第⑧段加点词“自来水们”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 。
              (3)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A.国产电影票房成绩不与影片质量和口碑挂钩。
              B.奇幻片创设虚构世界为观众提供逃避式娱乐。
              C.观众理性选择影片遏制了“烂片圈钱”的现象。
              D.《摔跤吧!爸爸》创造票房奇迹源于超高口碑。
              (4)第⑫段作者认为“无论抗衡大片和烂片结果如何,已经有越来越多观众趋于理性”,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公共福利支出有刚性特征,表现为公共福利支出规模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不依赖经济周期的变动。政府支出规模在经济衰退期扩张,在繁荣期却削减不多,导致政府支出呈长期向上趋势。福利刚性源于公众对公共福利的刚性依赖。民众期望公共福利越来越高,能升不能降,否则产生不满。
                  福利刚性抑制了政府灵活调整支出结构、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能力。当经济衰退和财政收入下降时,若政府不能削减福利支出,就只能通过加税、缩减公共投资支出或举债来维持。公共福利刚性的存在最终拖累经济增长,使政府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在财力不足时,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支出将抑制经济增长,从而抑制财政收入增长和公众长期福利的改善;举债则会加大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甚至破产或垮台。另一方面,若削减公共福利支出,则将引发公众不满,也可能导致政府垮台。此即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公共福利陷阱”。
               所有国家都可能落入公共福利陷阱,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更易落入这个陷阱。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是指人均而非绝大多数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少数人高收入或超高收入,而多数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未摆脱贫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前,多为落后农业国,为摆脱普遍贫穷和实现追赶,不得不强调效率优先,收入差距扩大有一定必然性。
              另一方面,人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不等于形成了不断扩大的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扩大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中等收入,价值观稳定,遵纪守法,努力向上,重视子女教育,希望社会稳定。庞大而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器。若个社会中多数人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甚至还有不少贫困者,社会就会不稳。
                  在中等收入阶段,政府面临巨大考验。虽然国家和民众总体上不再贫穷(而是总体小康),但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会降下来(因为原有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基数也大了),从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会降下来。而此时社会矛盾却多发且激烈,民众在公共福利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望。但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公共收入增速则比以往更慢了。与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相比,政府财力处于不充分且不均衡的发展状态。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又需要特别关注民生,以致容易陷入“两难”,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等收入陷阱”也是中等收入阶段的“公共福利陷阱”。
              (摘编自黄少安《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公共福利支出具有刚性特征,能升不能降,是因为公共福利的支出规模并不依赖于经济周期的变动。
              B.政府受公共福利的刚性存在的拖累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甚至导致政府垮台。
              C.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易落入公共福利陷阱,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生活之中。
              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无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这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立足于公共福利刚性特征,重点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困境。
              B.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易入公共福利陷阱的观点,并阐述了其原因。
              C.文章谈到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征,是为了论证收入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
              D.作者提出“公共福利陷阱”问题,为后文提出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果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不会出现公共福利陷阱。
              B.如果政府加强了公共福利的预期管理,就不会轻易陷入“两难”境地,导致垮台。
              C.只有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才能规避公共福利陷阱。
              D.公共福利陷阱的存在启示我们:应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社会稳定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