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湖流更加强劲。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处于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期。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
                  习近平主席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嬴共享。”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中国方案,结合中国思想、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为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奔跑的人们指明方向、注入能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威与共。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快速发展并改变世界。它不仅改变世界的面貌,而且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把区域性、民族性的历史带入全球范围,不同的文化在相遇相知中交流互鉴。近年来,自由贸易快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推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过去那种孤立片面、相互对立的旧观念逐渐被整体、全面、相互联系的新理念所取代。旧观念容易引发冲突、战争,新理念倡导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同住“地球村“的各国人民共同发展、和谐生活,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信奉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哲学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源远流长,无内无外、天下一家是其核心原则,协和万邦、世界大同是其终极目标。这种“天下观”与和而不同、和为贵等“和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中国人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准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将攸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中国梦与攸关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的世界梦紧密连接在一起,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既让世界发展成为中国的机遇,又让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的机遇。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十分强劲,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B.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蠃共享”的中国方案。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摒弃过去那种孤立片面、相互对立的旧观念,因为旧观念会引
              发冲突战争。
              D.无内无外、天下一家与协和万邦、世界大同分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原则与终极目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
              B.文章第二段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之后,对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方案进行了高度评价。
              C.文章第三段侧重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为此回顾了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D.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先交代时代背景,引出话题然后进行分析,并提供理论支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并改变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雏形已经形成。
              B.生产力普遍发展会带来人们的普遍交往,人们的普遍交往使不同文化在相遇相知中交流互鉴。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与“和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中国人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准则。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连接在一起彰显了先进的世界观。
            • 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毋庸置疑,人类的智能水平从整体上正如许多科幻电影与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远远超越于其他生物智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得出推论,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很可能不再听从人类的指令,反而会与人类争夺统治权。那么,人工智能会从整体上超越人类智能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问题。虽然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但这正体现了人类对智能认识的多样性,是人类实现对智能全面深理解的必经过程,并不意味着人类对智能的全面理解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家对人类智能的全面认识与实现,只是程度和时间的问题,而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的问题。。
                  已有不少学者从哲学、未来学等角度论证了人工智能发展进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在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启发下,在一种非公理化推理系统的技术平台上开发出具有不同配置形式的通用智能系统,并使之走向产业化和商业化。被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誉为“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的库兹韦尔坚信,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智能,而且超越的速度会比人们预想的快得多。他认为,2045年是奇点到达的时期,这将是极具深刻性和分裂性的时间点,非生物智能在这一年将会10亿倍于今天所有人类的智慧。虽然库兹韦尔的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但他的论证并非空穴来风,而且他的著作产生的广泛影响至少说明他所思考的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看,许多预言不可能实现的科学技术,后来都变成了现实。比如,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曾认为飞机不可能飞上天,让比空气重的机械装置飞起来纯属空想。但是,事实证明他们错了。因此,当科学家对某些科学技术进行否定性的预测时,他们更应该谨慎行事。当然,要对某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作出精确预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从相关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重视的程度来看,人工智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极可能会快速地发展。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存储容量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深度学习、云计算、超算、大数据技术等也会推动人工智能的进步。显然,谷歌阿尔法围棋的胜利使得人们普遍相信人工智能必将取得更快的发展。据报道,在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之后不久,韩国政府宣布一项总投资约8.4亿美元的专项计划,用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自然都不甘落后,希望抢占人工智能研发高地,科研经费与人员投入增长。从这个角度看,想要阻止人工工智能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杜严勇《探究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必要性》)(1)下列关于原文呢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人类的智能水平整体上超越了其他生物智能,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将成为地球的主宰。
              B.人类要想对只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一观点的认识并不一致。
              C.索然学界对库兹韦尔的观点并没有完全认同,但他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的著作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D.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会快速发展起来,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国对人工智能重视都是其有利的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现实从人类智能与其他生物智能的比较入手,推论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而提出下文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智能这样的议题。
              B.文章引用比尔•盖茨评价库兹韦尔的话作为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库兹韦尔“人工智能将在2045年10亿倍于今天所有人类的智慧”的观点。
              C.文章第三段举出曾有人认为飞机不可能飞上天的判断,从反面论证科学家应该谨慎地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某些科技发展进行否定性预测。
              D.本文分别从人类对智能的认识、以哲学和未来学的视角审视人工智能发展进步、科技史上预言与现实的关系、相关技术的发展及人类的重视程度等角度来分析中心论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随着认识程度的深入和研究时间的增加,人类对人类智能的全面认识和实现是有可能的,这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是有可能的。
              B.在一种非公理化推理系统的技术平台上可以开发出具有不同配置形式的通用智能系统。这一观点已被有的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论证。
              C.谷歌阿尔法围棋的胜利既得益于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存储容量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技术的进步,也使更多的人相信人工智能必将会更快的发展。
              D.根据作者的观点,虽然现在科学家还很难对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出预言,但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 3.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生肖文化及其起源
              叶舒宪
              “生肖”指的是人出生之年的属相,一共有十二个,通称十二属相或十二相属,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十二种动物又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我国传世的书面文献中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后代的人们认为人出生在哪一年就属哪一年的动物,“生”者,所生之年也;“肖”者,类似、相似也。生肖之说成为中国民间普遍流行的记生年和记岁、排辈分的符号体系,两千年来已妇孺皆知。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各族人民的喜闻乐见和高度关注,生肖之说从简单的记时原则发展为具有弥漫性质的文化现象,历久不衰。然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象征编码系统,生肖还有神秘莫测的一面。比如说十二生肖为什么是十二个,不多也不少?十二生肖是怎样产生的?起源于何时?为什么与十二地支相配?十二种动物的排序有什么根据?为什么其中十一种动物都是现实中所有的,惟独龙这一种却是现实中没有的呢?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人们对上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一文认为:“此肖兽之制不限于东方,印度、巴比伦、希腊、埃及均有之,而其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殆汉时西城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这一看法突破了生肖起源研究的封闭视野,但因没有确凿有力的证据,源于巴比伦之说尚不能令人信服,而汉代之后才有生肖的老观点也被新的考古发现纠正。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在其著作中举出洪水神话、双头鹰造型、黄道十二宫等作为文化传播移植的例子,一方面承认文化传播的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反对“泛巴比伦主义”的极端做法--将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明都追溯至古巴比伦。他承认中国生肖的本土起源,但也还是不排除外来的十二进位制对中国的影响。
                  生肖说的产生同“十二”这个神秘数目有着不解之缘;古代两河流城的苏美尔和巴比伦天文学也确实最先将“十二”作为基数和模式数字来使用。但这并不能直接证明其他文化中的这个数字都和巴比伦有关系。我国瑶族布努人的史诗《密洛陀》中讲到女神开天辟地的方式:“她叫风变成十二根天梁,她叫气变成十二根地柱。”这些用法都把十二的神秘性建立在基数或极限数的象征意义上,然而瑶族的这种数字观很难说同巴比伦人有什么关系。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不的而同地确认十二为基数呢?当我们带看上述疑问浏览文化史上的这个模式数字时,不难发现它的来源同古人“仰观天象”有关。希罗多德《历史》第六卷中提到“雅典人正在向十二神奉献牺牲的时候”,这里的“十二”是天神的象征数。在柏拉图的《裴德若篇》中,十二神与西方式的生肖即黃道十二宫相对应,因为其中讲到十二神乘马车在天上“运行满了一周”。中国人的十二地支表面上看是同地联系的,但这也只是相对于“天干”而言。近有学者考证,由子到亥十二地支之名都来自于太阳的周天运行。《春秋左传注•哀公七年》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礼记•郊特牲》谈到天子之郊祭时说:“戴冕垛十有二旋,则天教也。”注云:“天之大数为十二。”
                  这些说法似乎在暗示:十二之数来自天天象。而天象与历法相对应,所以作为基教的十二最初均用在天文历法方面,就不足为奇了。
              (选自《文明》,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生肖”一词中,“生”指人出生之年;“肖”意即类似、相似。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动物,但生肖具体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B.在我国历史上,生肖之说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具有弥漫性质的文化现象,是因为生肖能用来记生年、记岁、接辈份。
              C.作为一种象征编码系统。生肖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还是有很多神秘莫测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D.中国的十二生肖的起源很有可能与我国先民早期对天象的观察有关,十二这个数字从天文记时逐渐运用到了生肖文化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对于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于支》一文中的观点。作者认为其突破了生肖起源研究的封闭视野。
              B.克鲁伯之所以反对“泛巴比伦主义”,是因为这种观点与文化传播的不可避免性是完全对立的。
              C.柏拉图的著作中提到了十二天神乘马车,这里的十二神与黄道十二宫有某种相对应的关系。
              D.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都以十二为基数,比如中国有“十二地支”,西方有“十二天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有关十二生肖的最尽文字记录出现在汉化,但不能由此断定十二生肖是在汉代才开始流行的。
              B.作者认为生肖应该起源于本土,但也不能排除外来十二进位制对中国的影响。
              C.作者引用《密洛陀》中的例子,是要证明不是所有文化中的十二都和巴比伦有关。
              D.在中国,至今还流行着生肖游戏、生肖算命等现象,这说明生肖文化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以其特定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不管人们如何狂热地用“世界性”、“现代性”、“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之类的术语涂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族特性依然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放逐民族性必将置艺术于无根状态。作为一种,古老的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是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如意大利的十四行、波斯的柔巴依、日本的俳句、中国的律诗……
                  ②那么,新诗是否完成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契合呢?
                  ③中国诗歌史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诗歌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④中国古典诗歌历经二千年实验、积淀,从四言、五言到七言,至唐代格律诗体制完备,产生了中国人骄傲的唐诗。由于方块字的音形特征,格律诗汇融节奏、韵律、修辞与建筑之美,成为汉语诗的黄金范式。伴随这一审美范式的成熟,汉语诗学也发展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天才李白、杜甫是汉语诗的顶峰大师,他们掌握、运用汉语诗的审美范式,并将这一审美范式推向成熟,但他们无力改变这一范式。因为这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一个民族的选择--唐代不仅拥有灿若群星的诗人,更有爱诗的民众。。
                  ⑤然而,新诗是个例外。新诗是由知识分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新诗的第一个尝试者胡适宣布《关不住了》,恰好是美国诗人SaraTeasdale的《OvertheRoofs》的翻译。这与梁实秋所说的“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是一致的。这就是说,新诗的源头是外国诗。的确,中国古典诗到清代已腐朽不堪,革命的选择不容置疑。问题在于,这种完全断裂的结果是将诗学建设置于零起点。作为新诗的代表,自由诗风靡一时。当时,谁写得最不象古典诗,谁就是先锋。在这种风气鼓励下产生的大量新诗确是货真价实的白话--当时有人说白话诗只有白话没有诗,这话虽然尖刻而轻巧,倒也并非无的放矢。不久,“胡适之体”新诗遭遇质疑,周作人也觉得新诗少了点“余香与余味”。郭沫若的《女神》固然为创生期的新诗开阔了气象、充实了内涵,但体制依然是自由体。他甚至说“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这句易于引起误解的话也表明郭沫若对诗歌体制未做深入思考。
                  ⑥然而危机也正发生在这里:一种新的审美范式是否契合民族心理?
                  ⑦但是,初期白话诗也并非欧化的一统天下。刘半农的《瓦釜集》是以江苏民歌的方式创作的,刘大白更以民谣体式写了《田主来》。这在当时虽然算不上主流,却也暗示了新诗体制的一种选择。
                  ⑧20年代,新诗从对古典诗的破坏转入本体建设,体制建设和诗学建设成为诗人们关注的中心。真正对新诗格律发挥影响的是闻一多。这时的闻一多背叛《红烛》式的自由诗,以其对中国艺术的衷情与富于唯美倾向的形式追求对新诗体制进行反思,提出影响颇大的格律理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而且他称新诗的格律是“戴着脚镣”,“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束缚”。代表作便是他自己的《死水》。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新诗人投入格律实验,其中徐志摩的诗更活泼。比如他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⑨ 新月派的格律诗实验很快演化成新的“形式主义诗体”,走向没落,但格律意识对于新诗的建设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叶公超仍然在《论新诗》一文中写道:“假使诗人有自由的话,那必然就是探索适应于内在的要求的格律的自由,恰如哥德所说,只有格律能给我们自由”。这证明人们不再一提格律就联想到恢复旧诗秩序,而是从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上进行审思。
                  ⑩胡适的白话诗从体制到诗学都是西方的,刘大白的歌谣体从体制到诗学都是中国民间的,而闻一多的格律体则是中国体制与西方诗学的融汇。这样,从源流上上说,到20年代新诗已出现三种类型的体制: ______ 体、 ______ 体、 ______ 体。此后新诗体制基本上沿着这三条道路演变发展。
              (选自《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有删改)(1)第①段中加点词“审美范式”在文中是指 ______ 。
              (2)依据文本,在第⑩段横线上填空。
              (3)下列与文意不符的一项 ______
              A.中国诗歌的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B.唐诗的辉煌源自汉语的黄金范式与熟练运用这一范式的诗人和爱众。
              C.体制建设和诗学建设是新诗的本体建设,诗人们从理论和时间探索。
              D.新诗的格律要求并不影响创作的自由,只有格律能给新诗诗人自由。
              (4)请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说说新月派的格律诗特征。
            • 5.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贡献给世界的一个普遍价值观,可以与西方文化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法制”的普遍价值观相提并论。中国的经典书籍《礼记》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妙与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理念最早的文字表述,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
                  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道家和佛家思想为两翼的文化思想体系。在孔子、孟子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后,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贯穿了中国从先秦到“五四运动”以来几千年的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道家和佛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的补充,儒、道、佛三家水乳交融、和谐共存,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
                  儒家理论强调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被儒家经典理论提倡的一个和谐社会的基本次序。“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社会的平安、和谐。儒家思想强调依靠道德的规范作用来实现家庭和谐,通过提炼、宣扬相应的伦理规范来调适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及和谐繁荣的道德世界。
                  道家文化与儒家思想简单地说是一种对立统一。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儒道两家文化既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道家文化认为只有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万物在不断变化,万物变化所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是“物极必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方向发展,这些性质一定会使它转向自身的反面,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掌握“度”这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那么,怎样衡量事物变化发展的“度”?事实上,没有人能划出适合一切事物、一切情况的绝对界限,必须依据客观不断变化。合理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佛家文化的和谐理念首先是关于心境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在人的认识层面构建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佛教的平等和谐观教人摆脱苦难的方法主要是教人掌握一种新的认识体系,从自我的心理上寻求突破。在这种新的认识体系的指导下,既体悟到世间一切的虚幻性,又认识到世间一切存在的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圆融与和谐,从而在实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圆融和谐的基础上,完成精神的终极超越。
                  综上所述,儒、道、佛三家文化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提出了其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包含了不少思想的智慧和精华。我们将倍加努力,科学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和谐理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奋斗。
              (摘编自陈宁、李海昕《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大同社会”最早在《礼记》中有描绘,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和谐社会追求的理想境界。
              B.儒、道、佛三家和谐共存,虽有着各自不同的立场,但都对和谐社会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C.儒家认为如果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那么很难实现家庭和谐,从而也会影响社会和谐。
              D.儒家重“名教”,道家重“自然”,这与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很相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先简单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然后阐述了儒、道、佛三家“和谐”理念的内涵。
              B.文章对儒、道、佛三家“和谐”理念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这三家文化思想的精髓。
              C.文章以“家和万事兴”来证明儒家理论认为家庭的和睦对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D.文章在阐述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时,提出了必须要合理把握事物发展的“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和谐”价值观内涵相当于西方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法制”。
              B.道家和佛家是对儒家思想进行的完美补充,所以儒家提倡的和谐价值观理念内涵最重要。
              C.佛家文化理念认为从自我心理上达到了突破,自我心境和谐了,那么就能促成社会的和谐。
              D.文章探析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希望为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之支持。
            • 6.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但唯有汉字沿用至今。这不应该是侥幸,而是源自于汉字的特质。
                  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其表音符号很多都是衍生自象形表意符号。即便是汉字,占绝大比例的形声字的声符,也大多来自表意成分。在长期发展中,汉字表音的因素在汉字体系中大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表音化倾向。但为什么汉字的表音化倾向停滞了?为什么表音的声符没有进一步简化、抽象化,像很多拼音文字那样发展成为纯粹表音的字母?汉字的生命力何在?
                  若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原因,这首先是因为汉字的适用性。汉字能够很好地记录汉语,这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之一。汉语是词根语,不用改变词首、词尾或词中间的语音来表示语法关系。印欧语言很多“性”“数”“格”都要求有小而频繁的词形变化,这是方块汉字难以如实记录的。汉字作为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在语音上也没有什么变动,和汉语匹配十分得当。
                  其次是汉字具有时空包容性。汉字的“包容性”是一种巨大的弹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包容性。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一看就懂,但如果当年有录音机录下老夫子的话,我们可能难以听懂。因为语音是不断变化的,春秋时代的语音系统和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大不一样。然而,不管语音发生了何种变化,字仍然是这些字,意思始终不会改变,这就是时间的包容性。对于英语、法语或其他拼音文字,几百年前的作品现代人可能就看不懂了,因为语音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了文字的拼写上。汉字承载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比较容易解读的文献,这也成为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
                  二是空间包容性。同样一张《人民日报》,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都能毫无障碍地阅读,他们使用同一个汉字系统,字形和字义是一样的,但读音却各行其是。中国疆域辽阔,方言繁杂,汉字可以起到统一沟通的作用。汉字及汉字文化的联系使中华民族成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试想,如果历史上使用的就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要反映实际语音,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会各不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就像今天欧洲或印度,语言纷繁复杂。据统计,印度有1600多种语言,宪法规定的联邦官方语言就有18种。可以想见汉字的包容性,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汉字起着何等重要的文化认同作用,产生了何等强大的凝聚力。
                  最后是汉字具有文化积聚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它反映了中国早期的生产、商业、政治、战争、家庭、饮食等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隐藏着一部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可以作为历史考古的线索。例如买、卖、贵、贱、资、费、财、货、赚、赔等字,都有“贝”字,这反映了早期社会“贝”曾被作为原始货币的历史。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汉字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成为不可抛弃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展现出其科学性、艺术性,闪烁着独特的智慧光芒,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选自黄国营《中国汉字的开放性与生命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体系之一,汉字是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
              B.汉字在发展中曾呈现出明显的表音化的倾向,表音的声符来自于表意成分,但没有进一步抽象化为纯粹表音的字母。
              C.汉语是词根语,没有“性”“数”“格”等词形变化;汉字是语素文字,与不通过改变语音来表示语法关系的汉语十分匹配。
              D.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汉字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认同作用,具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开头指出汉字能够沿用至今,源于汉字的特质,汉字虽然也有表音化倾向,但这并不是汉字的生命力所在。
              B.文章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汉字不废的原因,那就是汉字具有适用性、时空包容性和文化积聚性特点。
              C.文章第5、6段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阐述汉字的包容性,将汉字与拼音文字进行比较,是为了证明语音变化不会影响汉文化的传承。
              D.文章论证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问题,从三方面分析汉字特质,最终得出汉字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果汉字发展的表音化倾向没有停滞,发展成纯粹表音的字母,它也有可能像楔形文字、圣书字等一样失去沟通交流的作用。
              B.虽然汉字的读音可能受时间和地域影响而产生很大的变化,但因字形和字义是确定的,所以不会影响人们的理解。
              C.如果汉民族历史上使用的是拼音文字,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会受实际语音影响而各不相同,甚至可能会导致汉语演化成多种语言,而不是方言。
              D.汉字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早期社会生活历史考古非常重要的依据。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小寒与物候
                  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的物候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组成“雁阵”。“雁阵”在飞行时,一会儿变成“人”字形,一会变成“一”字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慧,人们说,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这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到了第二候,虽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越多,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前加上喜字,证明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它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小寒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此时尽管有冰天雪地的现象,但阳气已动,阳能开始增加,自然界的一些候鸟和留鸟能感受到这些变化。
              B.根据科学研究,大雁是禽鸟中最机智聪明的,作为一种候鸟,小寒时它们最先感受阳气已动,开始离开南方最热的地方有组织渐次向北迁移。
              C.作为留鸟,喜鹊既表现为很强的适应气候和人类的能力,又能敏感地察觉到气候的变化,小寒时会冒着严寒在高大的乔木筑巢,开始孵养后代。
              D.作为小寒第三候,在山中的野鸡也参与了中国传统节气的表达,节气的变化、阳气的生长使得野鸡不论公母都开始鸣叫,用叫声来招引同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首段指出小寒这一节气的物候分为“三候”,总领全文,引出关于雁、鹊、雉的介绍。
              B.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一些古典诗文,并且介绍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文化色彩。
              C.小寒物候的“三候”与雁、鹊、雉三种鸟有关,并且这三种鸟又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关联。
              D.文章的结构思路非常鲜明,全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便于读者理解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警觉与机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
              B.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因大雁兼具人们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因此把它作为五礼之贽。
              C.喜鹊在中人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D.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
            • 8.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金钱控制文化的生产后,就会出现对文化的侵蚀,文化就可能置情感道义、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于不顾,甚至为了攫取利益,它不惜挑战情感道义、公序良俗、伦理道德,以引起“关注”,从而获得“利益”。这便导致了当代文化的“低俗化”问题的产生。
                  桑德尔说到无处不在的广告时称:“侵略性的、干扰性的广告,长久以来一直是文化抱怨的主题。”低俗文化与那种富有侵略性、干扰性的广告相似,它犹如“苍蝇”,看似于人的肌体无大害,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些成群结队的苍蝇的袭扰。人们的注意力、精力和时间都被其分割和吸收。鲁迅对这种文化更持一种批判态度,指出它犹如“精神雾霾”,毒害心灵。他说:“看完一部书,都是那时的名人轶事,这时可得自己有主意了,知道这是帮闲文士所做的书。凡帮闲,他能令人消闲消得最坏,他用的是最坏的方法。倘不小心,被他诱过去,那就坠入陷阱,后来满脑子是某将军的饭量,某先生的体重,蜈蚣精和人面蛇了。”
                  低俗文化所体现的那些伤风败俗、有违道德伦理的观念和行为,有害人心,有害社会。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态度。史蒂文•约翰逊就认为低俗无害,他说:“我想我们是过于严肃地夸大了媒介能传递核心价值的程度。大部分人都知道屏幕上的人物是虚构的,他们是让我们来取乐、欢悦的,而非给我们什么伦理教导。”他认为暴力文化并不必然导致暴力的泛滥。而在有些人眼里,低俗文化并不必然导致犯罪行为,甚至还有助于减少犯罪。他们说,暴力影片可以将有暴力倾向的人吸引到电影院中,使他们不会到酒吧酗酒,然后四处滋事,从而减少暴力犯罪;沉浸于媒介暴力,尤其是具有参与性的游戏媒介,对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好的化解暴力倾向的方法。
                  表面上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首先它们是从“犯罪”层面而不是从“精神”层面来检讨低俗文化。在他们看来,只要与犯罪关系不大,甚至有助于犯罪的减少,就无害,就有益。可是,文化的“功过”利弊并不是以能否导致“犯罪”来衡量的,“文以化人”是文化的最大的功用,低俗文化的危害在于精神层面的污染,而不在于法律层面的犯罪。其次,他们立论的对象是价值观、是非观已经定型的“成熟人”,但是对价值观尚未形成、自制力尚薄弱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对低俗文化缺乏一定的免疫力,低俗文化的侵袭易使他们“中毒”。
                  当代文化的低俗化的成因很多,但刨根究底,无不指向文化生产的“唯商业逻辑”这个“总根源”。不破除“迎合需求”的文化生产的原则,文化低俗化问题就很难得到真正解决。这就要求文化创造者应当以社会利益为重,而非唯经济利益是图。除了“按摩式”的文化产品外,文化还应当为人们提供一种向善向美的精神动力和道德资源,有益于人心和社会。
              (选自《文汇报》陈占彪《摆脱文化生产的唯商业逻辑》有删改)
              (1)下列关于“低俗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金钱对文化的控制导致了当代文化“低俗化”问题的产生,“总根源”当是文化生产的“唯商业逻辑”。
              B.低俗文化犹如“精神雾霾”,毒害心灵,令人在“消闲”中失去意志,成为无聊的帮闲者,进而成为有害社会之人。
              C.史蒂文•约翰逊认为低俗无害,认为暴力文化并不必然导致暴力的泛滥,甚至可以化解暴力倾向,有助于减少犯罪。
              D.从低俗文化产生的原因来看,只要我们破除“迎合需求”的文化生产的原则,文化低俗化问题就能得到真正解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第二段,以富有侵略性、干扰性的广告和鲁迅对低俗文化的态度为例,指出低俗文化的危害。
              B.作者把桑德尔、鲁迅对于低俗文化的犀利批判与史蒂文•约翰逊的观点进行对比,阐释了低俗文化所存在的问题。
              C.文章第四段,作者针对低俗文化无害论,从切入层面和立论对象两个方面阐释这一观点的错误所在。
              D.对于低俗文化,文章先交代产生原因,再分析危害,接着围绕文化低俗无害论观点,分析其错误,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史蒂文•约翰逊等人的观点只是从犯罪层面而不是从精神层面来检讨低俗文化,忽视了“文以化人”才是文化的最大的功用。
              B.“低俗文化无害论”忽视了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他们好奇心、模仿性都很强,沉浸于媒介暴力,定会导致犯罪行为。
              C.基于低俗文化产生的原因,文化创造者应当以社会利益为重,而非唯经济利益是图,这样才有利于文化低俗化问题的解决。
              D.从精神层面来看,文化还应当为人们提供一种向善向美的、有益于人心和社会的精神动力和道德资源。
            • 9.
              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甚至是伟大品牌。只是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想到,这个故事会发展得这么快。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拿走的市场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去年增长3%,但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只增加1.5%。
                  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变动不居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后适当加入中国元素的逆向设计),面对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掉头。而一些跨国公司发展乏力,正是由于决策与市场的分离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竖井”。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大牌在大型百货店、超市、免税店的渠道优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
                  消费升级的过程,本质上是消费者自我价值认定变迁的过程。消费的递进,就是生活观念的演进。品牌偏好的变迁史,即是最生动的生活史。1954年,欧莱雅推出的一次性剂量香波,被认为“彻底改变了法国人的卫生习惯”。今天,先于海外竞争者推出大受欢迎的无硅油洗发水,抽纸从双层递进到三层,果汁由浓缩向鲜榨升级……本土品牌的优势,在于以更快的速度抓住了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品味。从这个角度讲,品牌间最终竞争的,不只是价格高低、包装美丑、渠道宽窄,更是对一代人生活价值观的理解。谁理解得更透彻,谁就更可能取胜。
                  在理解本地市场方面,国产品牌有天然的优势,从一心扑向洋货到货比三家后选款国货的消费习惯变化,我们看得见国产品牌的成长。但是,这种成长离不开开放经济引领的市场竞争。因为开放,样板越来越多。先模仿再图赶超,差距则不断缩小,中国品牌的成长,绝非一个不断本土化的剧本,而是一个始终打开大门拥抱世界的故事。
                  这场全方位的竞争,还有另一个面向。当我们欣喜于传音手机热销非洲、珠江钢琴畅销欧美、华为在世界各地掀起中国风潮时,可能德国啤酒、进口奶粉也在成为中国农村的新时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市场的理解及市场竞争都是双向的。中国市场的升级,给了中国品牌抢滩的机会,必须顺势而为,才能让诞生于中国的伟大品牌名单越写越长。
              (摘编自《读懂品牌消长背后的观念之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本土品牌增长势头强于外国品牌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
              B.观察家与本文作者一致认为企业应与快速变化的消费者保持同步。
              C.产品设计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与销售渠道过于单一是一些国际大牌销量滑坡的原因。
              D.无硅油洗发水、三层抽纸、鲜榨果汁折射出国人消费的偏好变化,反映了国人生活观念的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______
              A.文章开宗明义,之后紧扣论点列举了调查报告中的事实及数据作为相关论据。
              B.第二段紧承上文,深入对比分析了品牌消长背后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优劣势。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本土品牌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D.最后两段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提出本土品牌建设的策略及殷切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只要透彻地理解了现代人的生活价值观,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B.开放经济让中国企业有现成的样板可以模仿,可见中国品牌必然要经历从模仿到超越的阶段。
              C.外国品牌想要成为中国农村的新时尚,也要在市场熟悉度和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方面多做功课。
              D.传音手机、珠江钢琴、华为产品热销海外,可见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世界一流企业已经比肩。
            • 10.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
                  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B.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C.技术精湛的摄影家也需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
              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C.文章在论证中用较多文字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
              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B.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C.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
              D.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