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微时代”,读什么?
                  信息技术时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却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的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对于读者来说,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懒惰或是畏难心理,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来说,则需要保持恒定的审美价值观,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
                  希望那些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以及那些不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多阅读变革,在改变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给予我们以真正的幸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微信阅读人数众多,多到可用亿计,已经成为被很多人认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
              B.读者订阅的都是其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内容,这决定了其阅读必然是极其舒服的阅读。
              C.读者的口味被微信阅读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他们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D.微信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但问题多多,需要正视并将其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下列对现阶段“微信阅读”的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微信阅读很可能令读者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固化,使一些读者获得的精神享受是肤浅的。
              B.对看不懂、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订阅、不看,长此以往,读者自然难以拥抱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
              C.微信阅读给读者提供了“揭秘”“爆料”“有染”等饭局上的谈资,难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D.微信阅读多涉及没有多少营养的劝诫、感悟等,读的时间久了会让读者患上精神营养不良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现在的微信阅读提供的产品虽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为读者健康成长着想的产品不多。
              B.作为读者,如果能够主动去欣赏那些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表达,那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C.微信阅读的提供者,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就是一味迎合读者阅读趣味的表现。
              D.微信阅读时代的公共账号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必会引领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真正的幸福。
            • 2.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史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君王,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百代。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因为他曾“治产利居,与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废著鬻才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抑扬之意。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荀卿,赵人。”书老、庄亦不名,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庄子者,蒙人也。”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曰:“孙子武者,齐人也。”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帝之语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评二世曰:“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词。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司马迁在《封禅书》中讥讽武帝惑鬼神,求神仙,迷巫祝,信方士。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
                  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他在《高祖功臣侯年表》中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而刘向、扬雄等皆称“迁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摘编白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1)下列关于司马迁历史批判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司马迁在《史记》中直接指斥君王,大胆贬抑权贵,敢于歌颂“叛逆”,同情贫困弱小,其历史批判态度鲜明,思想深刻。
              B.司马迁以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进行历史批判,这种批判有力地揭发了历史的黑暗,抨击了人类的罪恶。
              C.司马迁的《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太史公作曰”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
              D.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标准,表明价值取向,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人世家,肯定了项羽的历史功绩在陈涉之上;把范蠡、子贡归入货殖之列,则隐含着对经商者的批评。
              B.司马迁对于一般人,用其人之名作标题;对刺客、循吏、儒林等则用其人的行为作标题:暗示司马迁的抑扬之意。
              C.对孔子、老子、庄子不书名,对孟子、荀子直称其名,对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微妙地表明了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态度。
              D.《史记•晁错列传》末记载的邓公一番话,说明邓公不赞成汉景帝诛杀晁错的做法,其实也表现出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司马迁有胆有识,不但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回避。
              B.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是为了记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后人对这种批判认识不同,评价不一。
              C.司马迁赞赏陈涉在秦朝末年率先起义的行为,肯定了陈涉起义的影响,这种歌颂叛逆的评论与当时统治者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D.司马迁作《史记》的用意是“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因此,《史记》的批判意义深远,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
            • 3.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新诗的“变”与“常”
              吕进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
              B.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注重吟诵。
              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常”是诗歌的精神,是审美精神。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
              B.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
              C.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
              D.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这便是创作的境界。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A.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B.变是新诗的根本,作者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C.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彰显了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
              D.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就一定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
            • 4.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今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10周年。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启发民智,旁不可挡。之后的几十年,话剧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百余年来,话剧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以及《雷雨》《北京人》《茶馆》等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随着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扶持政策,对于当代本土戏剧的发展助力很大,形貌多样的演出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种鼓励原创的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同时,难免有各种力量争相加入戏剧的运作,只为资助和奖励,而置艺术于不顾。这也是全国上演的剧目数量虽多,.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够引人思考的佳作依然稀少,在舞台技术和表演、导演技艺大幅提升的同时,很多戏剧作品的精神品质反而下滑的原因之一。
                  戏剧常常是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态人情。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娱乐化的浪潮,近年来,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放任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对于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一些原创剧目舍本逐末,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却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一些剧目明知文本基础差、有硬伤,却由于种种原因仓促上马;盲目投资、拔苗助长等问题也陆续出现。精美的舞台呈现配上严重缺失舞台剧特质的电视剧化、空洞、平庸的剧本,都阻碍着戏剧的进一步发展。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薪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运。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和演出的精神内涵越发显得迫切。
                  艺在于技,更在于心,如果创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戏剧人物的心灵碰撞与选择必然显得虚假。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敬业和操守是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创作者若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生活、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这就没有深入到塑造独特角色,探索人物心灵轨迹以及体现独特情感色彩的创作轨道上来。
                  戏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破除创作上的僵硬化、同质化和模式化,从而让戏剧作品透过外在形式,深入人物的内心,找到直抵人类心灵之路,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摘编自2017年6月28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话剧进入中国后,启发民智,影响现实,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和大批优秀本土原创作品。
              B.置艺术于不顾的做法,使得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引人思考的戏剧佳作稀少,作品的精神品质下滑。
              C.近年来,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都陷入了功利主义泥淖。
              D.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创作者的敬业和操守是戏剧艺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与保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话剧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沿革现状,指出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B.文章肯定了当前的扶持政策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又明确指出这一政策就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C.文章在探讨戏剧今年面临的困境这一议题时,先交代背景,接着列举了戏剧创作与演出中的种种弊端与怪相,发人深省。
              D.文章采用了递进论证的结构,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脉络清晰,论述针对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有关部门制度和实施的各种鼓励原创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
              B.当前,一些原创戏剧剧目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忽视内涵和本质,剧本空洞平庸,电视剧化。
              C.创造者以戏剧的形式讲述生活和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
              D.只要精益求精,透过外在的形式深入人物内心,就能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提升戏剧水平。
            • 5.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不能单纯娱乐化
              王蒙
                  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包括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以及文化服务的扩大与广大受众的参与。与此同时,也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就是好作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以及炒作、消费化、单纯娱乐化的作品当中。
                  文学艺术当然有娱乐消费的功能,但它们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它体现着也充实着、提升着受众的灵魂。我们应该有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评论,这种评论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它们应该告诉世人哪些文学作品是真正优秀的乃至杰出的。卖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点击率和受到时人夸赞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有对于真正好作品的体贴与把握,热情与信心,要取法乎上,攀登精神生活的高峰,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同时,还要告诉受众,有些作品其实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可以包容的;与此同时,评论家有权利也有义务指出:这些作品是有着相当令人遗憾的方面的,是可以讨论的,是可以提出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水准更加相称的要求与期待的。
                  传播在文艺推广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媒体不能带低俗这个头。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尤其是电视节目里,许多都是计划好了的,到了某个地方,要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如果感情变成了兜售手段,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文艺呢?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眼泪呢?还有走光卖萌之类的,令人不齿。有的演员干脆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未免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我们的文艺不能浸泡在营销计谋、人云亦云与装腔作势的浑水里,传媒不能成为娱乐市场的附庸,不要与娱乐市场合谋,而要有一个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传媒要去呼唤经典、呼唤真正的好的文艺作品。
                  现在外国人办一个奖,口气大、规格高、人气旺。法国的龚古尔奖、英国的布克奖、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还有诺贝尔奖等等,这些评奖活动都有极高的规格。于是就有一些朋友、同行,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令人深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们的文艺需要有国家主体的高端评奖,也要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世界性的至少是华文作品的评奖,形成我们自己在文艺方面的评价体系与全球影响力。说到底,这方面的推进有助于显现我们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志向境界,激励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精神,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1日12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好作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作品当中的现象也令人担忧。
              B.文学艺术不仅要有娱乐消费的功能,更要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
              C.对于文学艺术的评价,我们的评论应该是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也应该是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的。
              D.在评判一部文学作品是否真正优秀或杰出时,我们不能以卖得最多、点击率或受到时人夸赞作为评判的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取法乎上,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
              B.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之所以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因为他们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
              C.电视节目里,如果用一种计划好了的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的方法,把感情变成兜售的手段,这样不可能有真诚的文艺。
              D.有的演员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这样的行为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我们的文艺如果一直浸泡在营销计谋、人云亦云与装腔作势的浑水里,传媒成为娱乐市场的附庸,与娱乐市场合谋,这对文艺发展是不利的。
              B.我们的文艺有一个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传媒去呼唤经典,这对产生好的文艺作品是有帮助的。
              C.现在外国人办一个奖,口气大、人气旺,评奖活动规格也高,于是就有一些国内的作家,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这是不可取的。
              D.建立文艺方面的国家主体高端评奖,这有助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境界,激励他们的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
                  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晬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
                  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
              B.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问题,即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涉及诗的情绪和感觉。
              C.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D.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格调”时,会把人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判也可以审美评判,可能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
              B.“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C.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诗教方面要比唐诗高。
              D.“格”作为诗论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的“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品格方面讨论他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
              B.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C.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艺术风格统一起来,以此传播正确思想。
              D.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
            • 7.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去年曹文轩摘得“国际安徒生奖”,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实绩,也让我们再次想起了安徒生。安徒生是一位童话创作者,他开辟了世界儿童文学的新时代。安徒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其童话风格也从轻快、舒展走向沉重、感伤。此中变化源自安徒生坎坷的经历与复杂的心绪,也使他的作品获得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既有浪漫主义的诗情,又有现实主义的严峻。
                  今天,以成年的心境重读安徒生,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底层的关注、对于社会黑暗的洞察讽刺、对于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尽管是以童话形式出之,却既不幼稚,也不过时,且作品闪耀着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与人的灵魂,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小人鱼的遭遇真是让人黯然神伤,而她的巨大勇气与牺牲精神又让我们心生敬意,她是人类追求理想的永恒象征。安徒生后期的不少作品都沾染了一种“淡淡的感伤”,可能是严酷的现实生活让他的心灵变得敏感与沉重了吧。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愤世嫉俗,而是更加投入地热爱人类。因为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反倒从寒冷中燃起熊熊心火,从苦难里升张起希望的旗帜。《光荣的荆棘路》便展示了他高度的乐观与对“人”的自信。在作品里,安徒生描绘了人类历史上诸多贡献卓著的前贤,他们无一例外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直面苦难,用自身的拼搏与坚持鼓舞了后来者的斗志。循着他们的足迹,人们未必一定会收获辉煌与快乐,但却可以“超越时代,走向永恒”,流淌在安徒生童话里的这种精神血脉值得我们珍视与传承。
                  安徒生的另一个伟大之处,正在于他为世界儿量文学在创作方法、文学语言、诗意想象等方面开辟了路径;他用精心熔铸的富有创造力的话语,把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世界的洞察,以童话的形式传递给了读者,从而带给他们欢乐与忧伤、遐想与沉思。他的童话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成人;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安徒生也并非不能批评,当我们把安徒生的创作与对他的批评联系起来看,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安徒生当初所倚重的突破与创新,恰恰成为后来者突破与创新的切入点。比如他所擅长的优美的童话语言,在一些后来者看来,恰恰是阻碍了孩子的阅读。他童话中压抑不住的对美好的歌颂、对丑恶的鞭笞,则被认为是沾染了教化的色彩……类似的争论,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去探究其理,但若从心理角度分析,倒可见出一些端倪。有时候,这些批评似乎未必真想否定安徒生童话,而更多是要倡导一种新的儿童文学创作理念。
                  文学发展的潮流常常是这样,不管经典多么伟岸,后来者都会有新的追求与创见,后来者的活力与价值就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凸显,这是“影响的焦虑”,是文学的流变,也是生命的诉求。后来者要么选择站在经典肩上继绒拓进,要么选择背向经典而别开新路,这种继承或反抗,都是文学也是生命的一种本质表现,从这个用度可以理解很多对于文学经典的批评,甚至至包括一些求全责备的声音。当然,在另一方面,这也让我们对经典的伟大更具会心:那是一种既可供人瞻仰、也可容人探讨的巨大存在。安徒生童话也是如此,它的魅力显现于对它的重读与揣摩之中,它不断激励我们向善向美、向人类最高境界迈进。
              摘编自张健《重读安徒生:他的童话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现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坎坷经历与复杂心绪使安徒生在创作方法、主题和风格上发生较大变化。
              B.对真善美和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乐观和拼搏精神是安徒生童话里的血脉。
              C.我们很难用语言去探究后来者对安徙生作品的批评所蕴含的道理和心理。
              D.后来者对经典的赞扬和批评、继承和反抗都是文学在发展中必经的东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列举两篇童话作品,主要论述安徒生的童话在思想价值方面的伟大之处。
              B.文章从创作和批评的联系出发,举例论述后来者批评安徒生童话的切入点和意图。
              C.文章以文学发展的潮流为背景,论述安徒生童话受到批评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D.文章围绕创作者和作品、创作者和后来者的关系,论述安徒生童话属于未来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国际安徒生奖”以安徒生来命名,可见其童话的艺术价值及影响力已经举世公认。
              B.《海的女儿》和《光荣的荆棘路》分别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诗情和现实主义的严峻。
              C.如果没有安徒生在童话创作方面的创新,就不会有后来者在儿童文学方面的突破。
              D.安徒生的童话经久不衰既因为本身的价值,也因为拥有让后来者重读探究的空间。
            • 8.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D.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D.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C.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D.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1)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
              B.“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
              C.“逍遥”不属于道德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D.“逍遥”即是对己、功、名的去除,达到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似乎反对“逍遥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的猜想。
              B. 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要破除依待,理解逍遥,郭象认为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来说。
              C. 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是因为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
              D. 我们只要同于成心的知见,落入了大小、长短、天寿、高下等对待关系之中,就永远无法达成逍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真正的圣人,既“入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所以,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
              B. 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那么对他在《逍遥游》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和是非分别。
              D.“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郭象认为,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而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碍小鸟羡慕。
            • 10.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也输入西方。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鲜卑、吐谷浑、吐蒂等少数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当时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 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汉族一起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C. 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和洛阳在唐朝时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当时的朝野上下无不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
              D.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上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海上道四条,汉族及北方、西北的游牧民族都是其重要的开拓者。
              B.“青海道”“青唐道”和草原丝路之所以又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和“回纥道”,是因为它们曾分别被吐谷浑、吐蕃和回纥控制过。
              C.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不能否定我国古代北方和两北游牧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不能忽视中原王朝的长期经营和有效治理。
              D. 丝绸之路联结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内地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多元统一体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古代丝绸之路在汉、北魏、唐、宋、元等朝代比较繁荣,但因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它在历史上也有过衰落的时候。
              B. 在西夏和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这说明当时西夏人已有饮茶的习惯,可见物产上的互通有无也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 从生活中常见的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名称可以看出,它们很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D.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重要商贸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为主,而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