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注】①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木兰诗》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句。  ②释菜:亦作“释采”,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 博士              博士:古代官名

              B.老师宿儒耻出其下, 遣客刺之             阴:暗中

              C.太子既长,不宜数面 之                             折:折磨

              D.后 致仕,卒,陪葬昭陵                              致仕:辞官回家
            • 2.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奸党名姓           阴:暗地里  
              B.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C.既至匈奴,置币 单于   遗:遗失
              D.连 公府不就           辟:征召
            • 3.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按剑而 曰                        跽:同“忌”,忌惮

              B.沛公之 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参谋,谋士

              C.杀人如不能                           举:尽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 非常也      非常:特别
            • 4.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移其粟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

              (3)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 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弃甲曳兵而              走:逃跑
              C.养生丧死无              憾:遗憾
              D.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请
            • 5.

              下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栽培) 臣请就汤镬(就:成就)

              B.   连辟公府不就(辟:打开)          武等实在(实在:确实活着) 

              C.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岳父)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所以:之所以)   

              D.   视事三年(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特地征召)
            • 6.

              下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遍赞宾客     赞:介绍,引见        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壁:营垒

              B.诸将效首虏   效:献出,呈献        信建大将之旗鼓           建:树起            

              C.慈父见背     见:被                舅夺母志                 夺:耽误

              D.垣墙周庭     周:周围              今已亭亭如盖矣           盖:伞
            • 7.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遭闵凶(一向)             亲抚养(亲自)
              B.势 五岳掩赤城(超过)       我欲 之梦吴越(趁机)
              C.人事音书漫寂寥(国家大事)   吴丝蜀桐张高秋(演奏)
              D.彼且 乎待哉(厌恶)         宇文新州之 范(美好)
            • 8.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有夫妇 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 至富贵           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            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                    诘:追问
            • 9.

              20、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戍卒叫,函谷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

              B.精悍之色,尤 于眉间 而燕国 陵之耻除矣

              C.始臣 解牛之时 师道 不传也久矣

              D.造化之尤物也     可乐也
            • 10.

              下列括号里对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恐年岁之不吾 ( 参与)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超过、超出)乎技矣

              ③予(相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               ④此天以卿二人孤也(辅助)  

              B.①仁者播其惠,信者 (效仿)其忠 ②郦元之所见闻, (大概)与余同

              ③虽臣(奴隶)之劳,不苦于此矣            ④君既(拘囚)狱,题一诗于狱壁

              C.①因人之力而 (败坏,损害)之,不仁 ②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 (互相)逐

              ③申之以孝(敬爱兄长)之义                ④国无(抛弃)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D.① 于溪石上(记载)                        ②而善鉴万 (照彻)

              ③权起更衣,肃追于(屋檐)下              ④直前诟虏帅失信,(列举罪状)吕师孟叔侄为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