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诗歌《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的作者西川与以下哪两位诗歌并称“北大三剑客”(  )
              A.骆一禾、海子
              B.何其芳、卞之琳
              C.卞之琳、李广田
              D.骆一禾、洛夫
            • 2.
              诗歌《春》的作者穆旦是下列哪一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
              A.江西诗派
              B.九叶诗派
              C.新时代派
              D.现实主义诗派
            •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B.“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D.“修禊”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 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分别代表每季的第一、二、三个月,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一句中的“仲秋”是指秋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刺配沧州,这里的“刺配”指的是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刺”,是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
              C.“鼎”是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活,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乐器和装饰品
              D.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变徵”是徵的变调,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羽,声调激越
            • 5.
              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 6.
              韩愈,字 ______ , ______ 代著名 ______ 家,他的著作收在《 ______ 》里。他和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 7.
              初中学过的 ______ 、 ______   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 ______ ,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______ ”来理解。
            • 8.
              下列诗句或对联所对应的节日,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海扬波,万朵金菊迎盛典;八风送爽,一天丽日耀长安。
              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③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④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⑤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①中秋节   ②端午节   ③春节     ④清明节   ⑤七夕节   ⑥重阳节
              B.①国庆节   ②重阳节   ③元宵节   ④寒食节   ⑤中秋节   ⑥端午节
              C.①重阳节   ②寒食节   ③春节     ④清明节   ⑤中秋节   ⑥端午节
              D.①国庆节   ②端午节   ③元宵节   ④寒食节   ⑤七夕节   ⑥重阳节
            • 9.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追尊的称号,如“唐太宗”
              B.字介甫:古人重视礼仪,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C.符,又称符契,或符节。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它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
              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
              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会;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
              D.方山子出身世代功臣门第,他的家原来在洛阳,花园住宅宏伟华丽,在黄河北岸有大片土地,足以让他过豪华舒适的生活。但他不慕荣利,放弃了这些而甘愿隐居在荒山里,说明他是一个追求精神上独得其乐的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