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刘勰《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乐府双璧”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
            • 2.

              情 诗

              曹 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吹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释 :【1】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2】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下列诗句运用了这一手法的是()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传达出“游子”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 3.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到两汉时期散文,以至唐宋散文,各个时代的散文特点鲜明。如唐宋时期,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就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代表作品有莎翁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威尼斯商人》。

              C.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其中少牢为一猪一羊。

              D.晏殊的词多为小令,情移于物,情景交融,风格含蓄婉丽,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存世有《小山词》。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等。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重的文学样式。中国古代称合乐的为诗,称不合乐的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

              D.徐志摩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
            • 5.

              。下列各句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阙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D.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创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因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词。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初唐四杰,中国唐代初年,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B.屈原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七十篇“列传”主要记载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
              D.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 7.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B.“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使用的规定礼仪。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
              D.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相最大。既望,一般在月末,月相已经残缺。
            •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河东先生集》。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为“永州八记”之首。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同属豪放派的代表。在散文方面,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刘禹锡、曾巩同属“唐宋八大家”。
              C.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注明曲调;“长沙”是题目,标明所咏的内容。
              D.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等。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近体诗是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高适、王维等。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中的《国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它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
            •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
              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世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