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或夜昏   (      )               入则无法家士,      (      )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所以心忍性    (       )               人恒,然后能改    (       )

              遂大“六经”之旨   (       )           辄以水面          (       )

              (3) 给下列一段话划出五处朗读的停顿。

              仲 淹 刻 苦 自 励 食 不 重 肉 妻 子 衣 食 仅 自 足 而 已 常 自 诵 曰 士 当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也

              (4) 卢梭的这段名言给你带来的什么样的感悟。

                 在森林里的马、猫、雄牛,甚至驴子,比起我们在家里饲养的大都有更高大身躯,更强壮的体魄,更多精力,体力和胆量。它们一旦变成了家畜,便失去了这些优点的大半,而且可以说,正是由于我们照顾和饲养这些牲畜太细心,结果反而使它们趋于退化——人也是这样。

                                                                                            

                                                                                            

            • 2.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衡少善文              属:撰写

              B.自王侯以下,莫不侈    逾:过度

              C.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D.知奸党名姓            阴:暗中

              (2) 下列对文中内容解释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在古代,官职的变动有特定的词语来表示。如表示授予官职的有“征、辟、除、拜”等,表示升官的有“擢、拔、陟、出宰”等,表示贬官的有“贬、谪、放、左迁、转”等,而表示官职调动的有“迁、徙、改”等。

              C.古代官吏"辞官退休"有许多别称,如文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中的“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此外,还有“致仕”“解印”“解绶”等也表示辞官退休。

              D.《张衡传》选自《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有很大部分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张衡稳重淡泊。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

              C.张衡才思缜密。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尽管陇西地震过程中对地震预测稍有差错,但人们依然相信它的精妙。

              D.张衡为官清明。他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

              (4)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5分)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5分)


            • 3.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国 丧 互:交互。 失强援 盖:因为。
              B. 思厥 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   厌:讨厌。 
              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矣  判:确定;分清。  终继五国 灭  迁:改变。
              D. 后秦击赵者 再  再:两次。  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2) 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 第四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
              C. 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 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4.

              武承休,辽阳人,喜交游,所与皆知名士。夜梦一人告之曰:“子交游遍海内,皆滥交耳。惟一人可共患难,何反不识?”问:“何人?”曰:“田七郎非与?”醒而异之。遂访其人,东村业猎者也。武敬谒诸家,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武与语,言词朴质,大悦之。遽贻金作生计,七郎固辞不受。武强之再四,母龙钟至,厉色曰:“老身止此儿,不欲令事贵客!”武惭而退,从人适于室后闻母言:“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罹奇祸。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武深叹母贤,然益倾慕七郎。

                  半年许,七郎为争猎豹,殴死人命,械收在狱。武以重金赂邑宰,又百金赂仇主。月余无事,释七郎归。七郎见武,武温言慰藉,七郎唯唯。家人咸怪其疏,武喜其诚笃,厚遇之,由是恒数日留公子家。馈遗辄受,不复辞,亦不言报。

                  会武初度,宾从烦多,夜舍履满。武偕七郎卧斗室中,三仆即床下卧。二更向尽,七郎背剑挂壁间,忽自腾出匣数寸,铮铮作响,光闪烁如电。武惊起,七郎亦起,问:“床下卧者何人?”武答:“皆厮仆。”七郎曰:“此中必有恶人。此刀购诸异国,见恶人呜跃,当去杀人不远矣。公子宜亲君子,远小人,或万一可免。”武颌之。七郎终不乐,辗转床席。

                  其时床下有名林儿者,武后为林儿所欺。诉官,邑宰以御史书不应,且为反诬。武无奈之,忿塞欲死。逾夜,忽有家人白:“林儿被人脔割,抛尸旷野间。“武惊喜,意稍得伸。俄闻御史家讼其叔侄,遂偕叔父武恒赴质。宰不听辨,欲笞恒。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因思欲得七郎谋,而七郎终不一吊问。窃自念待伊不薄,何遽如行路人?遣人探索其家,至则扃鐍寂然,邻人并不知耗。

                  一日,某弟方在内廨,与宰关说,值晨进薪水,忽一樵人至前,释担抽利刃直奔之。宰大惊,窜去。樵人犹张皇四顾。诸役吏急阖署门,操杖疾呼。樵人自刭死。纷纷集认,识者知为田七郎也。宰惊定,始出验,见七郎僵卧血泊中,手犹握刃。方停盖审视,尸忽然跃起,竞决宰首,已而复踣。衙官捕其母子,则亡去已数日矣。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以重金赂 邑宰   邑宰:县邑之长,即县令 B. 遣人 探索其家    探索:探询
              C. 与宰 关说    关说:通融说情 D. 值晨进 薪水    薪水:俸禄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母龙钟 至   吾尝跛 望矣 B. 又 百金赂仇主    愿夫子辅吾志,明 教我
              C. 见恶人 鸣跃    于其身也, 耻师焉 D. 樵人 自刭死    今其智 反不能及
              (3) 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B. 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C. 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D. 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武承休的梦开头,暗示了田七郎的知恩图报能共患难的可贵品格,为下边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B. 田七郎身陷囹圄为武承休搭救,却不说一句感谢的话。从后文可知是因为他已经决定将来武承休有难时舍命相助。
              C. 田母初见武承休就看出武承休将来有难,所以极力阻止儿子和武承休的交往。但在武承休解救了田七郎后却不再阻止两人的交往。
              D. 武承休的叔叔被打死,田七郎却不来安慰,是他认为杀死林儿已经报答了武承休的恩德,于是不再跟武承休交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