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香菱学诗”是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1)黛玉说得“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指的是____诗的____、___两联。

              (2)“王摩诘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这样算起来至少有三百多首诗了,读到这里会让我们联想起哪句谚语或俗语?请结合故事情节谈谈香菱学诗对你自己写作的启示?

            • 2.

              “香菱学诗”是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1)黛玉说得“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指的是____诗的____、___两联。

              (2).“王摩诘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这样算起来至少有三百多首诗了,读到这里会让我们联想起哪句谚语或俗语?请结合故事情节谈谈香菱学诗对你自己写作的启示?

            • 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助科技创新  催生“蛟龙”入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深海潜水家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 I”号。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浅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开创了人类检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0年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缺德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16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近底航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美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6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深500米。“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象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取材于崔维成、王海磐、刘涛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蛟龙”潜水世界关注

                  近日,“蛟龙“号首次下潜到水下4000多米的深处,这个数字在人类深海潜水史上并不罕见,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都曾达到这个深度,但中国的大步追赶让这一领域的领先者感到紧张。

                  美国某网站称,“深海是中国的下一个边界”,并认为中国载人潜水器的深海试水意味着美国在深海勘探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被超越。《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这次下潜是“中国在一场关系重大的科技竞赛中达到的最新里程碑”。该报还评论,大洋深处的这场竞赛具有堪比太空探索的商业、科学和军事意义,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目前也是世界大国之一,只有它和美国、俄罗斯、印度具有载人航天能力。

                  英国媒体对“蛟龙”号也作了详细报道,说如果“蛟龙”号一两年内下潜7000米成功、将超越日本的“深海”号深潜器和俄罗斯的“和平”号深潜器。“中国的‘蛟龙’号将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把人类带到6500米深海的潜水器之一”,英国某报评论说。该报还认为,“蛟龙”号代表中国“打响了征服海洋的战斗”,尽管它目前的任务仅限于纯科学领域,但是中国政府希望“蛟龙”号探索深海的能力使中国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对深海的大量金属矿藏进行合理利用。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在一场美国一直保持优势的技术竞争中,深海开发计划将成为“中国的金字塔”。文章还说,有军事专家认为这样的潜水器可以切断海底通信电缆,回收海底的外国武器,或者用于修理和营救潜艇

                                                                          材料三

                                                        “彩虹鱼”:中国深潜新利器

                  国际上对海洋的深度区间是这样划分的:3500米至6500米为深海,6500米之11000米为深渊。要使中国在深潜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须尽快研制出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蛟龙”号研制的基础上,“彩虹鱼”号向11000米深渊极限发起了挑战。

                  根据“彩虹鱼”项目总体设计,探秘深渊将是协同作业:以“彩虹鱼”号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为核心,配备1台无人潜水器,3台着陆器和1艘4800吨级的科考母船“张骞”号。这些科学设备共同构成全国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凭借这一世界领先的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对全球26条6500米以下的深渊海沟开展系统的科学普查,获取珍贵的深渊资源样本,建立深海生物DNA数据库,从而带动深渊生命科学、深渊地址与资源科学研究的开展。

                  然而,探索万米以下的海底世界绝非易事。试想一下,下潜深度达到11000米是一种什么体验?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都不会露出水面。那里的海水寒冷刺骨,黑暗无边无际,还要承受约1000个大气压的压力——这样的压力足以摧毁大客部分科考设备。因此,“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

                  正在研制的“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望成为国际上首个作业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与7000米级的“蛟龙”号相比,万米级“彩虹鱼”号再外形设计、制造材料、设备抗压能力、电力系统等方面均需升级换代,提升各项性能,根据设计方案,与胖鲨鱼外形的“蛟龙”号在海里垂直下潜不同,“彩虹鱼”号呈瘦长的鱼雷状外形,在海里将采取45度倾斜下潜的方式。由于抗压能力要求高,“彩虹鱼”号载人舱的制造材料也与“蛟龙”号不同,需要使用优于目前常用的高强度钛合金的新型材料——马氏体镍钢。在稳定翼、舾装系统、声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彩虹鱼”号均需提升相应的耐压性能。在电力系统方面,“彩虹鱼”号正在研制寿命更长、动力更大的锂电子电池。

                  2015年9月,“彩虹鱼”号万米级五仁潜水器和着陆器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试,最大潜深为4328米,标志着我国探秘“万米深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按照设想,2016年,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将利用新的科考母船去冲击马里亚纳海沟;2018年,完成载人潜水器的研制;2019年,力争让中国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研究。

                  万米级深渊科技流动实验室建成后,将具备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所没有的万米深渊作业功能,能够填补我国在深渊科技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空白,提升我国开展大洋深海交叉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占领世界深渊科技研发的制高点。

                                                                     (取材于张欣、张建松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蛟龙”号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我国跻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
              B. 使我国首次获取了7000米深海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C. 使我国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D. 使我国深海潜水器研发能力和水平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
              (2) 

              根据“材料一”,相比“新阿尔文”号,下列属于“蛟龙”号独有能力的一项是   

              A. 长时间水下工作              B. 悬停作业
              C. 自动驾驶                      D. 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国外媒体关注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载人能力 B. 科技竞争力 C. 下潜深度   D. 深潜意图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蛟龙”号首次下潜到4000多米的时间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2009年    B. 2010年     C. 2011年       D. 2012年
              (5) 

              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迅猛:“迅”字书写的第一笔是“⺄” B. 载人:“载”读作zai
              C.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 D. 堪比:难以与…...相比
              (6)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向海洋深渊区开展科学考察 B. 是全海深“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C. 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 D. 目前尚未完成研制
              (7) 

              根据材料三,与“蛟龙”号相比,不属于“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特点的一项是   

              A. 外形呈瘦长的鱼雷状        B. 垂直下潜
              C. 使用新型材料                D. 抗压能力更强
              (8) 

              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从“蛟龙”号到“彩虹鱼”号,我国载人深海潜水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上海拥有的咖啡店_____,但这一家无疑是其中_____的。它只供应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门口告示里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是‘自闭症实践基地’。”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目的,跟人交流才是目的。”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有语言及社会交往行为刻板、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干预是_____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于顾客的形式,帮助年轻的自闭症患者进行职业锻炼,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是漫长艰难的,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就要用80分钟,且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忘记,但老师和“顾客”们都______.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孤独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一起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为这些孩子营造出仿真的温馨世界。
                     然而,仅有爱心和宽容是不够的,【】。走出这间咖啡店,他们要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久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因此,要唤起更多的社会主体长期关注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不胜枚举 别具一格 行之有效 不厌其烦
              B.不一而足 独辟蹊径 立竿见影 不厌其烦
              C不一而足 别具一格 行之有效 不胜其烦
              D.不胜枚举 独辟蹊径 立竿见影 不胜其烦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这会导致他们沉溺于这个特殊环境
              B.还要培养他们走向真实世界的能力
              C.特殊对待会让他们更加受到歧视
              D.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
              B.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C.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
              D.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輸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       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彩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去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D.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
              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
              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
              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B.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C.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D.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           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            ,牢牢把握断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B.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C.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D.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D.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B.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
              C.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D.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深海勇士号”是继“蛟龙号”之后我国又一里程碑式的深海装备,其____之处,就是国产化程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核心关键部件全部国产化。
                     深海下潜达到一万米的海底后,潜水器承受的压力相当于将一辆轿车的重量压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而载人舱是潜水器的心脏,有严苛的要求,必须____.2015年5月,我国首个国产4500米潜深载人潜水器耐压壳在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出厂。该球壳与“蛟龙号”所采用的耐压壳尺寸相当,不同的是,“蛟龙号”的耐压壳是俄罗斯制造,钛合金焊接工艺难度极高,此前只有俄罗斯掌握。现在,我国也_____研发了此项技术。
                     2012年蛟龙号的下潜深度就已经达到7000米,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______),这是出于海洋科学考察、勘探和开发海洋资源的需要。当前国际深海科学前沿的热液硫化物一般分布于2000米到3000米之间,4500米的设计深度可以满足大部分深海科学研究,是一个更为经济实用的选择。
              “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28次、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同时,中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正______地进行着,预计将在2020年完成研制。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创造新的“中国深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与众不同    毫发不爽    独立自主     有条不紊
              B.标新立异    毫发不爽    匠心独运     井然有序
              C.标新立异    稳操胜券    独立自主     有条不紊
              D.与众不同    稳操胜券    匠心独运     井然有序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4500米级作业潜水器比7000米级作业深潜器重要,要优先研制
              B.拥有7000米级作业深潜器之后,还要研制4500米级作业潜水器
              C.7000米级作业深潜器和4500米级作业潜水器,都要研制拥有
              D.有了4500米级作业潜水器,会大大提升我国深海研究能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创造下潜作业28次、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B.“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28次,完成了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C.“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完成下潜作业28次、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D.“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28次,完成388项测试任务,创造了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 8.

              吟唱

              ①屈原庙脚下集合了一山坡的秋蝉,鬼柳树、杜仲树和柑橘树上都是,仿佛全世界的蝉都团结起来,在屈原庙下嘶鸣,像骚坛诗人们的吟唱。乐平里①整个被蝉鸣覆盖了,秋天也被蝉鸣包裹。
                    ②我原以为秋天村子里会安安静静,却不料吵声一片。大虫、小虫都吵,白天吵,夜里还吵。打开窗子,虫鸣涌进来,让人耳鼓齐鸣;关上窗子,村庄似被这些声音抬了起来。我枕着虫鸣睡觉,虫鸣像无数只手,抚摸着我;又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着我,让我热热乎乎。我似睡非睡,觉得整个村子都梦幻起来。虫在吟唱,骚坛的诗人们也在吟唱,恍惚中我分不清,这种吟唱究竟是痛苦呢还是快乐。
                    ③实在说,虫鸣 千篇一律,只有那些诗人们的吟唱像呼唤,又类似欢庆秋天的丰收。朦胧中一个个吟唱诗人开始在我的眼前浮现。【甲】 李国杰,颤颤抖抖,一身朴素,面容枯千,长长的白胡子像鸟儿的羽毛,如果来一阵风,他会像鸟儿一样飞上天。他的吟唱是天籁,能让河流苏醒,沿着他的诗行,可以找到太阳的光芒。徐正端开始登台了。他也是老态龙钟,现在中气不足,哮喘不断,神韵暗淡,但他的吟唱挺有味道,只是需间隔、要停顿,把咳咳嗽嗽 掺和了进来。李盛良也飘飘渺渺地来了,他不是故去多年了吗?难道他的魂儿又回归骚坛了?他有一个好看的鼻子,红红的脸庞,【乙】 他在吟唱时,嘴巴一张一合,像在喷吐一粒粒饱满的果实。耕田犁地时想出一首诗,他就在牛尾巴后面、拖着长长的尾音,深情地吟唱。卢学俊亮相了,耳朵大如一只勺子,他写诗不如儿子卢琼,吟唱却是高手,声音洪亮得像村里的大喇叭……
                    ④凌晨三点,我被虫鸣闹醒了。清醒过来后,忧虑却装上了心头。李国杰九十岁了,他的吟唱不会永远,会随时中断,端午诗会、中秋诗会,都不能上场了。徐正端离九十也只有一拃长的距离,病魔缠身,诗会如在庙里举行,他还可以参加,如在村外,他就只有在庙里吟唱了。李盛良已故去多年,吟唱之声还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是他飘荡的魂灵,但已不可复制,吟唱来去无踪。卢学俊已得了肾病,吟唱开始喑哑。
                    ⑤关于吟唱,有人说,哼哼哈哈摇头晃脑的,是远去的古音,毫无诗意;有人说,这是最美的诗歌。
                    ⑥骚坛是屈原故里一个古老的诗社,传统就是吟唱。几年的中秋诗会,年轻娃娃们的吟唱并不成功,各唱各的腔,各吹各的调,有的像山歌,有的像丧事闹夜的调子,也有的像蝉像小虫子,没有起伏,干吼,韵味都没出来,老一辈 精髓的东西没有学到。庙里的守社人、骚坛社长徐正端看着着急,跟我说他要带个徒弟。培养骚坛传人,我给他推荐了聪明伶俐的明月。立秋那天,我和明月一起到了庙里。房间里暗淡,我们便把方桌抬到天井里。徐正端掏出本泛黄的书,那是他的宝贝《韵学津梁》,油渍斑斑的,老师传给他的,他从未示人。他一页页地翻,一页一页地讲,他吟唱一句,明月跟着学一句,整整一天。教明月之前,他还在不停地咳嗽,喘不上气来,奇怪的是传艺过程却很平静,他只是偶尔咳嗽那么一两下。在教明月句一句地吟唱《橘颂》时,突然来了一阵风,庙前所有的树呼啸起来,接着撒下一阵雨。看天上,还有阳光从云雾中透射出来。那这阵雨是从哪儿来的呢了大概是屈原听到《橘颂》的吟唱之声要魂归故里吧。风雨过后,师徒俩又接着吟唱。直到天色已晚,看不清字了。他把《韵学津梁》递给了我,吩咐我把这本古旧的书多印些,在中秋诗会上发给诗友。我心里一热,以为这本书他会送给明月,送给嫡传的弟子,没想到他考虑得更多。
                    ⑦这天晚上,虫儿的吟唱更加声嘶力竭,田园里,山坡上,树丛中,都在喧嚣。这是一支有组织的队伍,千军万马。
                    ⑧为了将骚坛现状探个究竟,我和骚坛秘书长择日又去探访了卢学俊。有一次遇到卢学俊的儿子卢琼,他把诗从手机里翻出来,就像从地里翻土豆一样。不是让我看诗,而是让我听诗,那是他父亲的声音,仿佛从远古传来。我当时就对他说,你写的诗都让你父亲给吟唱出来,以后出诗集,就出吟唱版的。这次卢琼也在家,对于我们的造访,爷俩儿既吃惊又感动。现在写诗的人不多,吟唱的少之又少,更别说学吟唱了。现在竟然有人登门听他们吟唱诗歌、交流诗歌。卢学俊祖上都是读书人,也都是教书人, 潜移默化,他吟唱的根便扎了下来。现在老了,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吟唱不能断根,诗歌要进行到底。卢琼有良好的文化基因,能把诗歌和吟唱的事业进行下去,我毫不怀疑卢琼已写了很多诗,吟唱也在起步。
                    ⑨从卢学俊家出来,我的心特别爽快。村庄漆黑一片,空中却是满天的星星。乐平里晚上的天空和白天迥然不同,但虫鸣是一样的。卢学俊家里很弱的吟唱之声隐隐传来。虫子们是要鸣叫的,骚坛的诗人也要吟唱,这是天性。

              (取材于周凌云的同名散文)

              【注释】:①乐平里:位于湖北省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至今保存着大量关于屈原的遗迹遗址,如屈原宅、屈原庙、乐平里牌坊等。


              (1) 根据文意,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千篇一律(老生常谈)     B.掺和(融合)
              C.精髓(精神)                   D.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2) 下列对作品中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吟唱”即吟咏歌唱;“吟”也是中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须用“兮”表示停顿和节奏变化。
              B.“嫡传”的“嫡”表正统,《红楼梦》中凤姐说黛玉像是贾母“嫡亲的孙女”,有奉承之意。
              C.“骚坛”之名源自屈原的《离骚》,“骚”常与《诗经》中的“风”并举,“风骚”泛指文学。
              D.“秋蝉”又叫寒蝉、暮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常用意象,常常给人以凄切、悲凉的感受。

              (3) 纵观全文,说说作者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4) 第③段对几位骚坛诗人吟唱的描写颇有表现力。请从【甲】【乙】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5) 第⑦段文字写出了“虫鸣”怎样的特点?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 9.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 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 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 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 解释下列词语并为划线字注音。

              (1)嵌(    ):

              (2)笨(    ):

              (3)愧怍(    ):

              (2)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
              (3) 老王为什么在去世的前一天抱病到我家来?而且还拿着香油和鸡蛋?
              (4) 怎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5) 从全文看,这段选文的线索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