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顶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
                             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陈亮:南宋著名词人,倡言回复中原,数次因言获罪.
              【注】:鸣榔:渔人捕鱼时敲击船舷使作声.
              (1)“一丛花”是这首词的    
              (2)对这首词中“山河影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句含蓄地写出了中原沦陷、江山易主之感.
              B.“转”与“辗”相照应,写出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C.光与影的转换,使得山河景象发生了一些变化.
              D.已经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古今变迁的感慨.
              (3)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写“溪堂玩月”?
            •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昭君怨
              (宋)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栏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伺处是京华?暮云遮。
              【注】①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②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1)“昭君怨”是这首诗歌的    
              A.宫调        B.词牌          C.曲牌        D.题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春来雪尽、佳节花期,烘托愉悦之情。
              B.上阕“倚栏干”自然过渡到下阕,天衣无缝。
              C.结尾化用李白诗句寄托客居之思,不露痕迹。
              D.全词表现词人内心愁苦,却不着一“愁”字。
              (3)赏析这首词曲折有致的构思特点。
            • 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②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 4. 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问题.
                                              上    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注】①参辰:星宿名.参(shēn)星在西方,辰星(即商星)在东方,此出彼息,不能并见;白天
              一同隐没,更难觅得.
              (1)上面两首诗词,虽时间相距较远,却是同主题的“姊妹篇”.你认为最能表达两者共同主题的
              (情感)的一句是:    
              (2)请分析这两首诗词共同的表达技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