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 2.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五大体例,这五大体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和北宋的另一部史学巨著______合称为“史学双璧”。

            • 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B.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灵活,从字数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C.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分别是指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D.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人们于此日或前一日祭送灶神,叫送灶。
            • 4.

              下列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二十四史”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C.嘉祐三年,是年号纪年,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如《兰亭集序》中“岁在癸丑”、《游褒禅山记》中“至和元年”等都是帝王年号纪年。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
            • 5.

              刘章,字文孺,衢州龙游人。少警异,日诵数千言,通《小戴记》,四冠乡举。绍兴十五年廷对,考官定其级在三,迨进御,上擢为第一,授镇江军签判。是冬,入省为正字。明年,迁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迁著作佐郎。事王邸四岁,尽忠诚,专以经义文学启迪掖导,受知孝宗自此始。秦桧当国,嗛不附己,风言者媒蘖其罪,出倅筠州。桧死,召为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使金还,除权工部侍郎,俄兼吏部、兼侍讲。正迁吏部,御史论章使胥长买绢,高宗愕然曰:“刘章必无是事。”御史执不已,罢提举崇道观,举朝嗟郁。起居郎王佐讼其冤,亦坐绌。起知信州,未久,复请祠禄。孝宗受禅,念旧学,命知漳州,为谏议大夫王大宝所格。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彦端惧不测。上因夜对问章曰:“闻卿监中有笑朕者。”章不知状,从容对曰:“圣主所为,人焉敢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上意颇解。彦端获免,人称章长者。诏询唐太宗所问魏征德仁功利优劣,章上疏谆复,且言:“太宗问徵在贞观十六年,陛下宅天命十载于兹,原益加意,将越商、周,绍唐、虞矣,太宗非难到也。”进权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对选德殿,问章:“今年几而容貌未衰,颇尝学道否?”章拱对曰:“臣书生无他长,惟菲俭自度。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不易,人以为难,臣以为易。”上嘉叹久之。亲洒宸翰以赐,俾安职。章力告归,以显谟阁学士食祠禄

              淳熙元年,子之衡由御史、检法出守广德军,当陛辞,对便殿,问:“卿父学士安否?”抚劳再三,临退复谓曰:“卿归侍,为朕致此意。”旋遣阁门祗候苏曦至家宣问,拜端明殿学士,赐银绢四百匹。四年,上表告老,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谥曰靖文。章容状魁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节选自《宋史·刘章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B.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C.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D.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 6.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 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 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 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 ,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 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B.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C.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D.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 8.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组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C.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他的代表作还有《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D.“而立”、“不惑”出自《论语》,是古人形容年龄的词语。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弱冠”“耳顺”“花甲”“古稀”“耄耋”等等。
            • 10.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先秦春秋时期的大量历史史实,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C.《鸿门宴》节选自《战国策》,它是由汉代刘向整理编辑的。
              D.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