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以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这一节除了进行环境描写,最主要的作用还是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贾府的主要人物。其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人物的出场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B.《祝福》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其中祥林嫂再嫁深山时出格的反抗举动,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批判。 
              C.《老人与海》不重在描述故事,而重在表现哲理,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故事和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桑地亚哥是一个命途多舛的渔夫,同时他也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而“命运无常和人生苦难”是小说唯一的主题。
              D.本单元所选的三篇小说,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既有展示中国清代大家族生活的《红楼梦》,也有表现当代社会中国妇女命运的《祝福》,还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 
            • 2.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原,令顺民心。"故论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1) 解释下列字词。

              ①称_______________; ②服_______________; ③之_______________;

              ④卑_______________; ⑤信_______________; ⑥与_______________;

              ⑦小_______________; ⑧将_______________;

              (2) 古代文学常识填空。
              ⑴古代农历纪日中,一些日子有特定说法,每月初一为___①___,十五为___②___,十六位___③___,每月的最后一天为___④___
              ⑵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___⑤___的倡导者,宋代___⑥______⑦___为“文起八代之衰”。

              ⑶《史记》共130篇,包括___⑧___、三十世家、___⑨______⑩___、八书。(填“数目+体例”)

            • 3.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荆轲与盖聂论剑;与_____博,争道而去的故事。

            • 4.

              阅读《过秦论》,完成下列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 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式中,与“为天下笑者”不同的一项是( )
              (3) 关于《过秦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追亡逐                            北:溃败(的军队)
              B.天下云集响应, 粮而景从           赢:担负
              C.谪戍之众,非 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D.一夫作难而七庙 ,身死人手        隳:毁坏
            •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中“秋”指秋天。“序属三秋”中“三秋”,即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而《诗经》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秋”指三个月的时间。
              B.“察臣孝廉”中“察”的意思是考察和推举。古汉语中“举”“荐”“称”都有推持、推举的意思。
              C.陶渊明从29岁开始出仕,时仕时隐,前后十多年。写作《归去来兮辞》时,是他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从此就再也没出仕。他的《归园田居(其一)》也是写于此时期。
              D.驸文十分讲求语言形式美,基本上由对偶句构成,四六句式,多用典故,辞采华美,音韵和谐。《滕王阁序》一文骈散结合,有凌云之气,言随意遣,如泉源之涌。
            • 6.

              材料一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材料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材料三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1) 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小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谈谈儒家对“稼穑”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总共一百三十卷,全书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构成。
              B.《史记》中,“太史公曰”的文字,是司马迁仿《左传》的“君子曰”而创造的史论形式,习惯上称之为“赞”。《史记》106篇有“赞”,“赞”常常是司马迁褒贬历史人物、述“一家之言”的重要内容。
              C.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D.“五经”是指儒家的五种经典,具体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最著名的杂剧作品。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
              B.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C.宋代词坛上的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D.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其中许多人物传记为我国传记文学的杰作,如《张衡传》等。
            • 9.

              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的上片用倒叙的写法,先点出景,再交代观景的人;先写梦醒再写梦中。除了首句写景,其余各句都在抒情。
              B.《踏莎行(候馆梅残)》写的是闺中思妇的感受。开头点明时令、地点,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片初春景色。下片写行人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居者一定相同。
              C.《苏幕遮》范仲淹在上片融情入景,下片就顺着景物所构成的意境抒情,而且还进一步刻画作者本人的形象。
              D.《八声甘州》是作者暮秋所作,上片一幅秋江雨景,下片由景入情,怀乡之情强烈迫切,但又有难言之隐,接着又联想到故乡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样盼望自己回家。感情曲折,文笔变化,达难达之情。
            • 10.

              下列对于词作的理解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望海潮》是柳永赠给孙何的作品。其中“千骑拥高牙”就是指的孙何。由于是呈献给杭州长官之作,词中不免有对杭州夸张描写,也避免不了用恭维的话语作结。②《雨霖铃》中的“念去去”一句之后是对别后情景的设想。“去去”是指他将渐行渐远,直到楚天尽头。他实在是难以忍受这清秋季节的远别。他愁的是一去将连年不归,想到今后会非常孤独,美丽风景无心观赏,相思之情无处诉说,就更忧郁悲伤了。
              B.③《念奴娇·赤壁怀古》起句就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的感觉,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情感饱满。④《定风波》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遇到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C.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辛弃疾自江北率领人马回南宋已经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这里指有大志的人。怕应羞见中的“怕应”是为陈登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还有何颜面去见刘备这样的人?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雄心壮志。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1205年,辛弃疾支持北伐,但认为北伐要好好做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否则很可能重蹈失败的覆辙。然而韩侂胄不接受他的建议,最后北伐失败。
              D.⑦《醉花阴》中巧妙地抓住了永昼、半夜、黄昏这三个时间,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无聊和空虚,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⑧《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作品。其中的叠词的运用为全词奠定了一种凄惨愁苦的情感基调,衬托出词人的愁怨之情。表现出国破、家散、夫亡带来的剧痛、哀伤和孤独寂寞以及茫然无措的心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