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 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 “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节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精兵击越                 悉:尽,全部

              B.卑辞厚礼以 之                  遗: 赠送

              C.乃 大夫种于吴王               见: 接见

              D.振贫 死,与百姓同其劳      吊: 慰问

            • 2.
              下列加点的虚词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故,后名之曰褒禅    ②孰能讥之乎
              B.①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②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C.①余与四人拥火入          ②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①而记游甚众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也
            • 3.
              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 4.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苟非吾所有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 客     属:劝酒                   窈窕之章          歌:歌颂
              B.白露横江     白露:白茫茫的露水        纵一苇之所         如:往
              C.万顷之茫然  凌:凌空                  击空明兮 流光      溯:逆水而上
              D.倚歌而 之 和:伴奏                  不绝如             缕:细丝
            • 5. 下列句中加粗的字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然后知是山特立 
              B.卒吾君之发愤一击    其亏人愈多 
              C.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因人之力敝之,    夜,缒出 
            • 6.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因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寰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过秦论》
              1.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利乘便,宰割天下——其无备,卒然击之
              B.北收要害郡——杜赫之属为
              C.争割地赂秦——秦有余力制其弊
              D.致天下之士——尝十倍之地
              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会盟而谋
              A.追、逐北,伏尸百万
              B.以黔首
              C.八州而朝同列
              D.天下、集响应
            • 7.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合从缔交,相为一 不秦塞通人烟
              B.秦人拱手取西河之外 吾尝终日思矣
              C.皆出于此乎? 为惑也,终不解矣
              D.蒙故业,遗策 践华为城,河为池
            • 8.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无礼晋——佚之狐言郑伯曰
              B.朝济而夕设版——若不阙秦,将取之
              C.樊於期前曰——度我之军中,公
              D.臣壮也,犹不如人——夫晋,何厌
            • 9.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②不阙秦,取之
              B、①吾还也 ②君知难也
              C、①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D、①吾属皆且之虏矣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 10.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

              A.其闻道故先乎吾    
              B.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C.师道之不传久矣
              D.其下圣人亦远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