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信 解其缚    生 与哙等为伍             
              B.信与张耳 兵数万    欲发 袭吕后、太子
              C.斩 长乐钟室    人言公 畔                 
              D.淮阴人 余言    乃 儿女子所诈
            • 2.

              下列每组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②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C.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D.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3.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①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②,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④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与诸侯盟。                            (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注:①包茅:裹成捆的菁茅。茅,菁茅,楚国的特产,用它滤酒。②缩酒:渗酒,滤酒。③不谷,又作“不榖”,“不榖”的本意是不结果实。水稻不灌浆就不会有稻米产生,这个叫“不榖”、“不谷”。对人来说,就是没有子女。和孤、寡意思相并列。用来比喻人没有德行。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谦。④徼福:jiǎo fú,祈福。

              (1) 对下列四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 君之涉吾地也             虞:忧虑
              B.师进, 于陉                 次:临时驻扎
              C.楚子使屈完如师         如:往,到……去
              D.屈完与诸侯           盟:订立盟约
            • 4.

              (一)

                  贞元十一年,获与郑师俭遇,郑歔欷言曰:“豫章之回,次南阳大泽。见一贫翁乘驴,驴甚瘠;一丈夫肩负杂物,可三十觔;妻抱半岁婴孩,童稚驱行两人。山路初尽,始行陂泽。属久霖雨,泥水深,老翁瘠驴往往颠踣。丈夫________翁之子也,每见驴倒,掷其负,若泥若水无顾惜,扶抱洗拭,泪辄盈目。倒既数,悲不自胜,遂以所负置诸驴,而负其父。平田积雨,潦淖到胫。不至店舍,竟无憩歇。父在子上殊自安畅子在父下亦尽欢心父与子笑子与父笑如同乘高车连辔逸骑,怡怡________,欣欣焉。爱其事父母能竭其力也,又痛自欲竭力,已无其所。赠绢一疋,令与驴驴,代以载父。其人将求驴者三店,知欲分路,却其绢曰:‘无驴可博,愿复本绢。’始嘉其孝,又贵以忠,为度一绢博驴未就,更与一绢,自此东西。”

                  某以如其人所行,是难能也,是亦皇唐纯孝一人焉。论曰:负父信孝矣,而赠绢非孝欤?“唯其有之,是以似之”。郑与南阳孝子偕孝矣。

              ([唐]欧阳詹《南阳孝子传》,有删改)

                  【注】①觔:同“斤”。②“唯其有之,是以似之”:语出《诗经·小雅·裳裳者华》。

              (二)

                  郑孝子立本,父相德,坐事戍西域。立本长,知痛哭,废寝食。及年十八,辞母寻父。母初止之,不听,临行哭而戒之曰,“汝父左手小指缺一节,中有横纹,幸而相见,以此为验也。”历半年,行抵库车,查军籍无父名。未知所往。会军将高魁元,闻立本操中土音,问之,具以告。魁元惊曰:“汝父我友也。曩昔戍绥来县。”由是历蒙古塔,至乌鲁木齐,急奔绥来县访问,则父已病殁数年矣。立本长号过市,恸不欲生,濒死者再。他日启墓,门人悉会。祭毕开棺,体肤悉化,惟左手独存,缺指横纹宛然,远近骇异,以为天留只手,以待孝子辨认也。立本益哀哭不能止。众上其事于都统,沿途具夫役,给驿马,护孝子负骨________归。

              (选自《名人轶事》,有删改)

              (三)

                  孝子吴姓,忘________名。少孤,喑哑不能言。一日,正担水入肆门,适恩宰梅公子盛服至,误泼水溅公子服,怒且叱,肆中执事人急趋至,拱曰:“公子莫怒,此吴家哑孝子也。”公子惊询其事迹,转怒为喜,假青蚨五竿赠之。孝子坚却不敢受,执事人举无名指示之。盖凡哑者,均以无名指为母耳。孝子见之,知公子怜伊有老母,始伏地稽首拜,呀呀指天地,感激非常。担水讫,荷钱归,甫近村,见母正倚闾,遽欢喜呼啸,泥滑,几倾倒。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口呀呀指划,咿唔不能道一字。母恐其因贫误行窃,遍问邻右,亦不知其所由来。叱使膝立,怒曰:“吾宁有残疾担水子,不愿有邪心穿窬子也!”自扶仗诣质库,遍问执事人,始知实是公子持赠。始诵佛而回。顾往返虽五里,然究因老病,步履迟滞,半日始归村。视孝子犹跪地不敢动。

              (选自《夜雨秋灯录》卷一,有删节)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丈夫________翁之子也        ②怡怡________,欣欣焉

                  ③护孝子负骨________归        ④孝子吴姓,忘________名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出孝子们“纯孝”的一组是 ( )

                  ①遂以所负置诸驴,而负其父  ②无驴可博,愿复本绢

                  ③知痛哭,废寝食            ④立本长号过市,恸不欲生

                  ⑤孝子口呀呀指划            ⑥自扶仗诣质库

              (5)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与驴 驴,代以载父      博:交换
              B.更与一绢,自此 东西        东西:各奔东西
              C.立本 长,知痛哭          稍:渐渐
              D.肆中执事人急趋至,拱 曰  谢:道谢
            • 5.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父复,隐居不仕,魏、周二代,十征不出,号为逍遥公。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抚之,士民胥悦。

                  尉迟迥作乱,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

                  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吾生因绪馀,夙沾璎弁,驱驰不已,四纪兹。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如斯之事,颇时悉。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四年,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准。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诚,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因而出拜荆州总管。

                  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谥曰文。

              【注】  ①绪馀:后代。②二疏:指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兄子疏受。

              (1) 下面加画线字在文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面句中加画线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3)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
              (4) 下面全属于韦世康“寡嗜欲”的一组是 ( ) ①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 

              ②夙沾璎弁,驱驰不已

              ③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 

              ④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

              ⑤禄岂须多,防满则退 

              ⑥恐先朝露,无以塞责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姓未安,世康 抚之  绥:安抚
              B.不以得丧 怀  干:求取
              C.未尝以位望 物  矜:轻视
              D.今之所请,深 本望  乖:违逆
            • 6.

              孔子困于陈蔡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有饥色,读《诗》、《书》,习礼乐不休。子路进谏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意者尚有遗行乎?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来!汝小人________,未讲于论也。居,吾语汝。子以知者为无罪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刳心而死?子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何为抉目而悬吴东门?子以廉者为用乎?则伯夷、叔齐何为饿于首阳之山?予以忠者为用乎?则鲍叔何为而不用,叶公子高终身不仕,鲍焦抱木而泣,子推登山而燔?故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________独丘哉?贤不肖者材也,遇不遇者时也。今无有时,贤安所用哉?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傅说负土而版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________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管夷吾束缚自槛车,以为仲父,则遇齐桓公也;百里奚自卖五羊之皮,为秦伯牧牛,举为大夫,则遇秦缪公也;虞丘名闻于天下以为令尹让于孙叔敖则遇楚庄王也伍子胥前功多后戮死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阖闾后遇夫差也。夫骥罢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夫兰茝生于茂林之中,深山之间,不为人莫见之故不芬。夫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志不衰,先知祸福之终始,而心无惑焉。故圣人隐居深念,独闻独见。夫舜亦贤圣矣,南面而治天下,惟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之中,则为善矣,亦何位________有?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当此之时,岂关龙逢无知,而王子比干不慧乎哉!此皆不遇时也。故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其时者也,子无惑焉。”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①三经:日本关嘉《说苑纂注》认为“三经”指《诗》《书》《礼》。②糁:饭粒。③讲:明白,知晓。论:通“伦”,道理。④鲍焦:春秋时隐士,耕田而食,穿井而饮,非妻子所织不穿。子贡讥笑他,他抱树而死。⑤傅说:商朝人,传说曾在傅岩之野筑土打墙,遇商王武丁,举为宰相,天下大治。⑥有莘氏:古代氏族名。⑦朝歌:商朝都城,故址在今河南淇县。⑧茝:香草。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由来!汝小人________。  ②________独丘哉?

              ③九十________为天子师。  ④亦何位________有?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孔子在文中列举的事例中,大多是一个人的经历就能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机遇的重要。以下六个事例的主人公编为四组,全都有这类经历的一组人物是 ( )

              ①比干  ②伍子胥  ③傅说  ④百里奚  ⑤虞丘  ⑥吕望

              (5)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 汝  语:告诉
              B.为大夫  举:推举
              C.夫骥 盐车  罢:通“疲”,疲惫不堪
              D.而王子比干不 乎哉  慧:聪明
            • 7.

              送陈经秀才序

              欧阳修

                  伊出陆浑,略国南,山而下,东以会河。山夹水东西,北直国门,当双阙。隋炀帝初营宫洛阳,登邙山南望,曰:“此岂非龙门邪!”世谓之龙门,非《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而号龙门者也。然山形中断,岩崖缺砑,若断若鑱。当禹之治水九州,披山斩木,遍行天下,凡水之破山而出之者,皆禹凿之,岂必龙门?

                  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刺舟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擉鳖,可供膳羞。山两麓浸流中,无岩崭颓怪盘绝之险。而可以登高顾望。自长夏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暮归。故人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乐,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

                  然洛阳西都,来此者多达官尊重,不可辄轻出。幸时一往,则驺奴从骑,吏属遮道,唱呵后先,前傧旁扶,登览未周,意已矣。故非有激流上下、与鱼鸟相傲然徙倚之适也。然能得此者,惟卑且闲者宜之。

                  修为从事,子聪参军,应之主县簿,秀才陈生旅游,皆卑且闲者,因相与期于兹。夜宿西峰,步月松林间,登山上方,路穷而返。明日,上香山石楼,听八节滩,晚泛舟,傍山足夷犹而下,赋诗饮酒,暮已归。后三日,陈生告予且西。予方得生,喜与之游也,又遽去,因书其所以游以赠其行。

                  注:天圣九年,26岁的欧阳修被派往洛阳任留守推官。

              (1) 对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 下面的句子分编四组,全都属于“得山水之乐”的一组是 ( )

              ①然山形中断,岩崖缺砑  ②水溅溅鸣石间  ③唱呵后先,前傧旁扶  ④激流上下、与鱼鸟相傲然徙倚  ⑤步月松林间,登山上方,路穷而返  ⑥听八节滩,晚泛舟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而下,东以会河  绝:穿越
              B.刺舟随波,可为 浮泛  浮泛:乘舟游览
              C.登览未周,意已 矣  怠:轻慢
              D.傍山足 夷犹而下  夷犹:从容自得
            • 8.

                赵简子,名鞅,为赵氏孤儿赵武之孙。晋定公时,赵简子为执政大夫。

                  王孙圉(yǔ),楚国大夫,为人机敏,善言辩,每出使诸侯,不辱使命。

                  楚晋常有行李之往来。十九年,王孙圉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见,问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为宝也,几何矣?”

                  王孙圉对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而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六宝则足矣,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节选自《国语》,有删改)

                  【注】①白珩(héng):楚国著名的佩玉。②观射(yì)父:楚国大夫。③训辞:教导之言,这里指外交辞令。④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⑤上下:指天地。⑥薮:大泽。⑦宪:表明。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孙圉 于晋  聘:访问,出使
              B.又能上下 于鬼神  说:通“悦”,使愉快,取悦
              C.以戒不 者也  虞:欺骗
              D.龟足以宪 否  臧:善,好
            • 9.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________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________?”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________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________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国相。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给下列句子加入恰当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醉________犯之者

              ②所忧何________

              ③吾君欲________树木之故

              ④________可乎

              (3) 下列选项中分别直接表现景公“以私恚害公法”和晏子正直、爱民的一项是 ( )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 之      内:接纳
              B.君树槐 令  县:通“悬”悬挂
              C.刑杀不     称:合适
              D.威严 乎君  拟:与……相比
            • 10.

                来俊臣,京兆万年人。父操,博徒也;与里人蔡本善,本负博数十万不能偿,操因纳其妻,先已娠________生俊臣,冒其姓。

                  天资残忍,喜反复,不事产。客和州为奸盗,捕送狱,狱中上变,刺史东平王续按讯无状,杖之百。天授中,续以罪诛,俊臣上书得召见,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为续所抑。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俊臣乃引侯思止、王弘义、郭弘霸、李仁敬、康韦、卫遂忠等,阴啸不逞百辈,使飞语诬蔑公卿,上急变。每擿一事,千里同时辄发,契验不差,时号为“罗织”,牒左署曰:“请付来俊臣或侯思止推实必得”。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俊臣与其属朱南山、万国俊作《罗织经》一篇,具________支脉纲由,咸有首末,按以从事

                  俊臣鞫囚,不问轻重,皆注醯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每赦令下,必先杀重囚乃宣诏。又作大枷,各为号:一、定百脉,二、喘不得,三、突地吼,四、着即臣,五、失魂胆,六、实同反,七、反是实,八、死猪愁,九、求即死,十、求破家。后以铁为冒头,被枷者宛转地上,少选而绝。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惧,皆自诬服。

                  俊臣知群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常自比石勒,欲告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衙谋反,因得骋志。遂忠发其谋。初俊臣屡掎摭诸武太平公主张昌宗等过咎后不发至是诸武怨共证其罪有诏斩于西市年四十七,人皆________庆,曰:“今得背着床瞑矣!”争抉目、肝、醢其肉,须臾尽,以马践其骨,无孑馀,家属籍没。

                  方俊臣用事,托天官得选者二百馀员,及败,有司自首,后责之,对曰:“臣乱陛下法,身受戮;忤俊臣,覆臣家”,后赦其罪。

              (节选自《新唐书·来俊臣传》)

                  (周)兴,少习法律,自尚书史积迁秋官侍郎,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武后夺政,拜尚书左丞。天授中,人告子珣、兴与丘神勣谋反,诏来俊臣状。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瓮________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兴骇汗,叩头服罪。诏诛神勣而宥兴岭表,在道为雠人所杀。

              (节选自《新唐书·周兴传》)

                  【注】①颛:专门。②醯:醋。③匽:厕所。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先已娠________生俊臣  ②具________支脉纲由,咸有首末

              ③人皆________庆        ④命取瓮________炽火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
              (4) 下列各组全都能表现酷吏“凶残”特点的是 ( )

              ①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

              ②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

              ③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

              ④以马践其骨,无孑馀,家属籍没

              ⑤臣乱陛下法,身受戮;忤俊臣,覆臣家

              ⑥屡决制狱,文深峭,妄杀数千人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咸有首末,按以 从事        从事:僚属
              B.被枷者宛转地上, 少选而绝  少选:不久
              C.争抉目、 肝、醢其肉      擿:摘取
              D.诏来俊臣 状              鞫(jū):审问
            0/40

            进入组卷